同一中心轴上,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能大于5毫米。接桩前先将下段桩顶清洗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把上段桩吊放在下段的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桩段接直,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好后过3-5分钟再沉桩,以免温差过大,将焊缝裂开,降低焊接强度。
(7)浅部遇到障碍物,如老基础、石驳勘、大块石等,无法排除时,先用钻机钻孔,将障碍物钻穿,然后再把桩植入孔内再沉桩。钻机钻孔时,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孔深的0.5%。
(8)管桩打完后,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分层均匀进行,桩周土高差不能超过1米,坡顶不得堆土或停放挖土机械,不得用铲斗碰撞桩体,尤其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时,不贪快蛮干。
(9)因基坑开挖方法不当或一次性开挖过深造成的斜桩,采用顶桩的办法处理。
3、沉桩时遇到“硬层”无法继续沉桩
这里所说的“硬层”包括浅部(3—4米)的老基础,石驳勘、大孤石和深部(一般在20米以下)的硬塑老粘土,非常密实深厚砂层、密实砂砾石层等。沉桩时,遇到这些“硬层”,无法继续沉桩,此时桩已入土,不可能再将桩拔出,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一)原因分析
地质勘察时未查清这些“硬层”的分布深度和性质,或者在地质勘察报告中未特别强调,没能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
(二)防治和处理办法
(1)仔细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分析地质资料制定相应措施。 (2)打桩前先探桩。如桩下3米左右有老基础、大块石等障碍物应预先挖除。开挖有困难时,预先用钻机将该障碍物钻穿,然后将桩植入孔内再沉桩。
16
(3)当桩已入土很深(如20米以下)遇到“硬层”时,采用100型钻机将钻具放入管桩中间空洞中钻孔,将“硬层”钻穿,取出钻具再继续沉桩。
(4)施工桩机能量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条件相匹配。 4、桩上浮
已打好的桩发生较大上浮。通过定期的对桩位复测,以检查桩位是否上浮或位移。
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分析,工程所处的区域为粘土质,粘土地基桩基施工中由于沉桩产生的挤土效应,使桩基周围土体产生隆起和位移,已打入的桩由于后打入桩的排土挤压作用而上浮和位移。当桩的上浮量超过10cm时原则上应进行复打施工,将桩重新打入到设计标高。但当持力层为粘土层时,随土体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土体重新固结下沉,上浮的桩会相应的下沉,故一般不必复打。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