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将军
最近,我读了《二战往事》与《走向海洋》两本书,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也想到了今天中国与外国海洋权益之争。今天我讲的是——海上骑士尼米兹及其海洋观念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让我们回顾尼米兹的成长经历
1885年2月24日,尼米兹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平民家庭。16岁时,因家穷,他决定报考军校。1901年,尼米兹考入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905年毕业。1907年升任海军少尉,1913年,尼米兹前往德国造船厂深造。1920年,尼米兹奉命在珍珠港建造潜艇基地,同年升为中校。1922年,尼米兹在海军军事学院授课和深造。1926年出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海军科学战术教授,因为没有大学文凭,却担任领导职位,引起了很多教员的嫉妒。1928年,尼米兹升任海军上校,1938年,晋升二星上将。1939年,54岁的尼米兹出任海军部人事局局长。一天,罗斯福总统召见他,要他出任海军舰队总司令,但尼米兹拒绝了。
50多年的时间里,尼米兹官运腾达,但仍是个没有名气的老人。也许是上帝可怜他吧,1941年机会来了,这次让他一战成名。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第二天,罗斯福总统任用尼米兹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当时,美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尼米兹上任后没有责备任何人,而是整顿军纪、鼓舞士气。当他摸熟军务后,立即制定对日作战计划。
1942年4月18日,尼米兹指挥美军飞机轰炸日本东京,虽然对日本造成的破坏少,但对日本国民的自尊心造成巨大的震动。
一年多的海战中,终于迎来了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之战。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损失了1艘航母、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日本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30多架飞机,日本海军主力几乎消耗殆尽。中途岛之战,让盟国看到了希望,也让尼米兹这个名字传遍了世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尼米兹与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接受日本签字。为了表彰尼米兹,10月15日被美国官方宣布为尼米兹日。同年12月,杜鲁门总统任命尼米兹为海军作战部部长。1947年12月15日,尼米兹正式退役,结束了军事生涯,但五星上将属于永久军衔。
尼米兹的将道与将德
1、尽人皆知,同属太平洋战区,却几乎同样位高权重、平起平坐的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一位是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一位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这两人肩负着美国陆军和海军在这个战区相互重叠又有所不同的作战任务,而捍卫各自军种的利益和荣誉,也就成了两位最高指挥官在对日作战之外,最重要也最头疼的职责。何况,麦克阿瑟这位二战时美军资格最老的将军,还常常要在这二者之外,上演一些显示其与众不同的小插曲,给上至美国总统、下至不入他法眼的美军诸将,带来某种小小的不快。对麦氏的这类做法,尼米兹从未公开甚至也很少在私下里表示自己的反感,因为那将不仅影响两位统帅的个人关系,更会因此影响到太平洋战争成败的大局。他唯一含蓄表达自己对麦氏不满的,只在办公桌上,摆了一个相框,相框中放的是从报刊上剪下的志得意满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照片。这种做法让太平洋舰队甚至美国海军中的很多人不解,尼米兹却很少对此作出解释。只有一次,他向一位友人透露说,他之所以在办公桌上摆放这张照片,让他每天一坐到桌前就能看到,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像照片上的人那
样,在待人处事上“威风凛凛,暴跳如雷”。
其实,以尼米兹的性格,无须这样的自我警醒,他也会在行为处事中,表现出完全不同于麦克阿瑟的风格来。
2、一天晚上,尼米兹和副官拉马尔从檀香山返回驻地,看到一个喝醉的水兵在路边招手拦车。尼米兹便命司机停下,让后排的勤务兵把水兵叫上了车。由于当时整个夏威夷都处于灯火管制中,没有路灯,也没有车灯,这个海军营建大队的队员爬上车后,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上了谁的车。 一路上,在坐在前排的那位一头白发的老军人的不断询问下,这个水兵把自己的满腹牢骚全倾吐了出来,说他们那里营房肮脏,管理不善。直到下车,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位倾听自己大倒苦水的就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一早,尼米兹就到海军营建大队视察。这种突袭式的检查,使队里根本没时间做任何虚饰和准备,整个部队的现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司令官的面前,与那个喝醉酒的水兵说得没有两样:肮脏、混乱、士气低落、伙食恶劣。尼米兹对看到的一切极为不满,但他并没有大喊大叫,只是声调不高但十分严肃地告诉那位大队长,他将给他适当的处分。
上面两则小故事,可以说基本上折射出了尼米兹的性格侧面和行事风格。但如果我们以为尼米兹就是靠着这种行事低调、为人友善、体恤下情,就博得了一代名将的美名,那可就大谬而特谬了。 更多时候,他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与下属相处,不是仅仅为了传递自己的友善和体恤,而是要让这种友善和体恤营造无拘无束的氛围,以便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司令官面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智慧。因为他确信,战斗在一线的官兵们,会有更真切的战场感受和更实用的解决办法。
为此,他特意规定,每天的上午十一点,是舰队司令官的接待时间。他对每一位来访者都一视同仁,热情款待。
只是,这些生动的细节和故事,可以揭示一代名将尼米兹的性格特点,却还不能揭示他指挥太平洋舰队最终战胜日本海军,夺取太平洋大海战胜利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美国海军的情报专家成功地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这种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从事的工作,表面上看去与数百万大军的浴血奋战不可等量齐观。但实际上,只有尼米兹心里最清楚,如果没有这些情报专家的出色工作,百万大军的浴血奋战也可能无功而返,甚至付诸东流。从中途岛大海战到瓜达卡纳尔争夺战,直到最后塞班岛、硫磺岛作战,美军一连串的惨胜,都始于情报战的胜利。而这一切,都与尼米兹从不刚愎自用,善于听从和采纳情报专家的建议有关。 此外,从尼米兹的各种传记和回忆类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一位谦谦君子的完美形象。但在涉及军种利益和荣誉问题上,他却从来就不曾是“谦谦君子”。当日本宣布投降,美国总统指示由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国全权受降时,尼米兹不惜以抗命相争,表示如果受降仪式不能体现美国海军对太平洋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将拒不参加受降仪式。在他的坚持下,最后的受降地点搬到了“密苏里号”战列舰上,虽然仍然是麦克阿瑟主持受降仪式,但这位五星上将的身后,却悬垂着红蓝两色五星将旗——红色代表麦克阿瑟,蓝色代表尼米兹。这是他唯一一次争功,为了他热爱的海军。
二战结束后的贡献及给我们的启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总统亲自请尼米兹担任指挥官,但尼米兹谢绝了。退役后,尼米兹多次向民众宣传海军和海洋意识,多次发表文章,批评海军无用论。尼米兹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到处演讲,讲述海军的艰苦奋斗,使
民众珍惜和平,了解海军。正是因为尼米兹的努力,促进了美国航母的发展,奠定了美国世界海洋上霸主的地位。为了纪念他的贡献,美国70年代后开发的航母被叫做“尼米兹级”航母。而今天的中国,岛屿之争,海军落后,海洋观念淡薄,才造成今天被动的局面。想到这里,我的脑海想到了美国人的两句话。第一条是当年美国国会在审批航母经费时所说的那样:“也许航母在未来之争中不堪一击,但充其量也只是损失航母而已;但是没有它,我们将失去整个海洋霸权。”第二句是美国总统面对国际突发事件时,总是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今天中国的发展,必须重视海洋,重视海军。我们不去海上争霸,但我们不能不发展,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海洋权益被侵犯,因为,海洋,中华民族的未来。
结束语
1966年2月14日,将星陨落,81岁的尼米兹因疾病缠身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弥留之际,尼米兹希望朝夕遥望蔚蓝色的太平洋,把他葬在夏威夷的国家公园。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的所有名将,尼米兹恐怕是性格缺陷最少的一位。尽管战史证明,性格缺陷并不影响一位出色的指挥官成为一代名将——因为抛开时运机遇不谈,成为名将更重要的个人因素,一是指挥官的个人才能,二是指挥官的人格魅力。有性格缺陷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人格魅力;但事实上,有很多有性格缺陷的人,常常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张扬自己性格优势的一面,让自己这一面光芒四射,从而补偿或遮掩自己的性格缺陷。即使是巴顿、隆美尔、蒙哥马利和麦克阿瑟这四大名将,尽管各自的性格缺陷特征明显,但表现出来,却又各个不同。名将就是名将,之所以“名”,就因为其与众不同,不可能从一个模板里复制。有缺陷的将领不可复制,缺陷少的将领同样不可复制,尼米兹即如此。
尼米兹没有巴顿勇猛,没有隆美尔狡狯,没有蒙哥马利好大喜功,更没有麦克阿瑟虚荣浮夸,他有的是德国人的严谨缜密和美国人的幽默开朗。这两样特点,巧妙地在一个人的性格中融合,形成了一种深思而不玄想,稳健而不呆板,随意而不浮浅的崭新人格。当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太平洋战区同时存在两位五星级最高指挥官,而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大人物在努力对日作战的同时,又极力为各自的军种利益和荣誉而战,历史最终证明,尼米兹的这种人格,对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大有裨益。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
求帮助
1、我快毕业了,自己想创业,这几年积累的资金就1万左右,发展食用菌还不够,家里是农村普通家庭。2、生活很悲,学校贫困生国家补助,好多名额被班干部抢了,他们好多人根本不穷,权力压人。3、我渴望成功,我是家里的未来,爸妈一天天老去。说实话,不好意思问家里,大家也能体会到,望大家施舍点,1、2元 我银行账号:622202 330103 1443624 可用支付宝,转账等,事业成功后,虽不能物质酬谢,但我记住“人民因我而幸福,国家因我而富强”,拜托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