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线…………………………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2010年闵行区高中结业文化考试
化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Na-23 Cu-64 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硝酸钾
B.碳铵
C.苏打
D.尿素
评卷人 1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空格里)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干冰 C.汽油 D.铝热剂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 B.CCl4 C.Cu D.SO2 4.考古时常用14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14C和12C互为
A.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系物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鸡蛋放久后会产生臭味 B.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 C.常温时浓硫酸使铝钝化 D.漂粉精露置在空气中变质 6.我国歼-10战斗机是利用现代科技将
20984Po涂于飞机表面,用以吸收和屏蔽雷达和红外
线辐射,起到一定的隐身作用。该Po(钋)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209 B.125 C.84 D.42 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l2 B.NaCl C.NH4Cl D.C2H4 8.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第1页
A.Cl2 B.CO2 C.O2 D. H2 9.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甲醛的结构简式:CH2O
10.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气体是
A.NH3、HCl B.SO2、H2S C.CH4、Cl2 D.NO、O2 11.在配制200 mL 0.1 mol/L NaCl溶液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12.浓硫酸可以用于干燥N2、H2、HCl等气体,是浓硫酸具有
A.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D.强酸性 1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c(H+)<c(OH)的是
-
A.FeCl3 B.CH3COONa C.KNO3 D.Al2(SO4)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1 mol OH的质量是17 g
C.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 g D.1 mol SO2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15.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以下措施中:①减少使用塑料袋、②生
活垃圾分类回收、③使用能够吸附噪音的纳米建材、④使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6.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品红溶液通入二氧化硫,品红褪色,再加热又恢复红色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C.氯化铵受热会发生升华
D.自然存放的块状石碱(Na2CO3·10H2O)表面会变成粉末属风化 17.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是
A.Na+、Ba2+、CO32、NO3 B.K+、Na+、Cl、CO32
-
一
一
-
一
C.Cu2+、NH4+、NO3、OH D.K+、SO42、HCO3、H+
-
一
-
一
18.在10ml1mol/LAlCl3溶液逐滴加入1mol/L 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曲线图(横坐
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沉淀质量)正确的是
第2页
19.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 H+
一
B.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2Cl+Br2 C.铜和硫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S
CuS
一一
D.生产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C+H2O→CO+H2-131.3 KJ 20. 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气泡 B.锌片为正极,铜片为负极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1.旧键断裂重组新键是有机反应的特点。如图是乙醇的结构式,乙醇在下列反应中化学键
的断裂方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乙烯:②④ B.催化氧化:①③ C.与金属钠反应:① D.与乙酸进行酯化:②
22.下列利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B.用白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C.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D.将水产品浸泡在甲醛水溶液中保鲜 23.下列离子检验中,结论可靠的是
A. 往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
B. 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
-
C. 往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
D. 往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
24.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摩尔H2O2分子含2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第3页
C.16g甲烷分子中含4NA个氢原子
D.100mL1mol/LNa2SO4溶液含有0.2NA个Na+
25.在445℃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LH2和I2,发生反应H2+ I2(g)
测定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2HI,定时
浓度 c(H2)/mol/L 0.1 0.040 0.022 0.022 c(I2)/mol/L 0.1 0.040 0.022 0.022 c(HI)/mol/L 0 c 1 0.156 c 2 0 30 60 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s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02mol/(L·s) B.c 1<0.156 mol/L,c 2=0.156 mol/L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气体颜色变浅,则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 D.60s时,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则c(HI)>0.312mol/L 得分 评卷人 二、(本题共26分)
26.很多化学物质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根据下列内容填空。
⑴ 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净水剂和消毒剂,传统生产过程用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作净水剂,用液氯作消毒剂,液氯可以消毒杀菌的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⑶ 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可以用如下反应得到。
2Fe(NO3)3 + 16NaOH + 3Cl2 → 2Na2FeO4 + 6NaNO3 + 6NaCl + 8H2O ①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上方,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②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⑷ 食醋中含有醋酸。回答以下问题。
①0.01mol/L醋酸溶液中c(H+)___________0.01mol/L (填“>”、“<”或“=”)。
②将10mL0.1mol/L醋酸,加水稀释至200mL,稀释过程中溶液pH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4页
③室温下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c2,则c1________ c2(填“>”、“<”或“=”)。
⑸ 食盐不仅是每家必备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
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时在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最简便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右图是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⑴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①、②、③三种元素
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②、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族;
… … ① ② ④ ③ ⑤ ⑵ 科学家通过对①~⑤元素的化合物进行研究,从而寻找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高效农药 b.催化剂 c.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半导体材料
⑶ 研究①~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用化学符号回答):②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 ④和⑤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8.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以下是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几种仪器,请在图下方横线上写出仪器名称。
a.电子天平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酒精喷灯 ①“操作I”是灼烧硫酸铜晶体,用到上述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仪器。 ② “操作Ⅱ”的操作是_________,必须在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进行。 ⑵ “重复操作Ⅰ、Ⅱ、Ⅲ”,称为恒重操作。
判断达到恒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恒重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某学生实验后得到以下表数据:
加热前质量 m1(容器)
第5页
加热后质量 m3(容器+无水硫酸铜) m2(容器+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