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
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 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 1小题,每小题6分,共1 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 27: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较快 B.浆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C.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浆细胞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浆细胞细胞核的核孔能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A-T间2个,G-C间3个),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突变后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
C.突变后的基因中A与C含量可能不占该基因总碱基的一半 D.该基因突变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 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种内斗争越来越弱
4.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 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 1 -
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低
5.在黑藻中,叶绿体非常丰富,但在嫩叶中叶绿体数目不多,下列有关用黑藻作实验材料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藻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B.黑藻嫩叶可用于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
C.黑藻液泡为无色,不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D.将黑藻叶片制成临时装片,可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实验
6.如图是马蛔虫(2n=4)精巢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 B.II时期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
C.I中有4个染色体组,II中有2个染色体组 D.由II变为I可表示细胞内发生着丝点分裂的过程 7.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NH41的电子式:
C.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也是混合物 D.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
8.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干燥的氨气
B.用乙装置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 C.用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1 D.用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9.有机物C4H8Cl2的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3 B.4 C.7 D.8 10.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2 -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足量铁在氯气中反应,l 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 NA
C.1 L I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常温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3.短周期四种元素离子W2+、X-、Y2-、Z+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W>Z>X>Y
B.离子半径: r(W2+)>r(X一)>r(Y2-)>r(Z+) C.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氢氧化物碱性强弱:W(OH)2>ZO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楞次率先利用磁场产生了感应电流,并能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C.法拉第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纽曼和韦伯先后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a、b端加上一交流电压(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副线圈c、d端所接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线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图示位置。现将滑片下移(导线电阻不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流变小
- 3 -
B.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不变 C.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D.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
16.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运动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R4?2R32A.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T B.地球的质量为M=GT 3?2C.地球的平均密度为??GT
4?2r322D.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TR
1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下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B与物体A之间通过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开始时托住物体A,使A静止且弹簧处于原长,然后由静止释放A,从开始释放到物体A第一次速度最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B两物体的机械能总量守恒
B.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C.轻绳拉力对B物体做的功等于B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D.A物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18.如图所示,两平行的粗糙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宽度为L,一端与电源连接。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垂直于平行导轨放置并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
??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3,在安培力的作用下,金属棒以v0的速度向右匀速运
动,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可使流过导体棒的电流最小,此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A.37o B.30o C.45o D.60o
19.甲乙两汽车同时同地出发,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l0s时,甲车追上乙车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lm/s2 C.t=5s时,两车速度相同 D.t=l0s时,两车速度相同
20.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从O点以速率v0射入电场,运动到A点时速率为2v0。现有另一电荷量为-2q、质量为m的粒子仍以速率v0从O点射入该电场,运动到B点时速率为2v0。若忽略重力的影响,带电粒子从O到A和从O到B的运动过程中 A.在O、A、B三点中,B点电势最高
B.在O、A、B三点中,A点电势最高 , C.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电势能的变化量大 D.两粒子的电势能变化量相等
21.如图所示,两端与定值电阻相连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其中R1=R2=2R,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宽度为L,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导体棒ab的电阻为R,垂直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释放后,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下滑动,某时刻流过R2的电流为I,在此时刻
- 4 -
A.重力的功率为6l2R
B.金属杆ab消耗的热功率为4l2R
2IRC.导体棒的速度大小为BL
D.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2BIL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2.(8分)在一带有凹槽(保证小球沿斜面做直线运动)的斜面底端安装一光电门,让一小球从凹槽中某位置由静止释放,调整光电门位置,使球心能通过光电门发射光束所在的直线,可研究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过程如下: (1)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 则小球直径d= cm。 (2)让小球从凹槽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并通过光电门。用刻度尺测量小球释放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光电门自动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可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 。(小球直径用d表示) (3)改变小球的释放位置重复(2),可得到多组距离x、速度v。现将多组x、v、v2对应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4)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纸上适当选取标度和横轴、纵轴对应的物理量,做出小球运动的线性关系图。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