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口蹄疫的病原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特性,试分析口蹄疫难以控制和消灭的原因?(10分)
4、针对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状况,提出该疾病切实可行的防制对策?(10分)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家畜传染病学》(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扬州大学试题纸 (2003-2004学年第2学期)
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班(年)级课程 动物传染病学 (B)卷
题目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 Infectious diseases 2. Persistent infection 3. 传播途径
4.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5. Sporadic 6. Disinfection 7. 免疫程序 8. Ornithosis
9.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10. Duck Plague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间接接触传播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传播。 3. 传染病的诊断,不外乎5种方法,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 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的传染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 试列举鸡的3种蛋传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侵害对象是________。 A.架子猪; B.断奶后仔猪; C.1~3日龄初生仔猪; D.10~14日龄哺乳仔猪。
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为________。
A.打喷嚏、鼻塞、颜面部变形或歪斜,病猪生长缓慢; B.咳嗽、气喘;
C.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夹杂阵发性痉挛咳嗽; D.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姿势,伸长头颈呼吸。 3. 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________。 A. 断奶仔猪 B. 架子猪
C. 初产母猪 D. 新生仔猪
4. 禽沙门氏菌中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是________。 A. 鸡白痢 B. 禽伤寒 C. 禽副伤寒 D. B和C
5. 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人兽共患病,动物是病毒的贮存宿主,在家畜中最重要的增殖宿主和传染源是________。 A. 马 B. 猪 C. 鸡 D. 牛、羊
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为________。 A.口腔流涎,呼吸困难,摇头;
B.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挛,作划水状,表现出神经症状; C.精神萎顿,消瘦和拉稀,数小时后发生死亡; D.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浆液性鼻液。
7.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重要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为________。
A.卵巢、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皮肤等器官和组织中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法氏囊肿大、有明显的肿瘤结节;
B.卵巢、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皮肤等器官和组织中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法氏囊萎缩;
C.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D.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皮肤均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但卵巢往往不受侵害。 8. EDS-76的病原体在分类地位上属于________。 A. 疱疹病毒 B. 腺病毒 C. 小RNA病毒 D. 呼肠孤病毒
9. 成年产蛋鸡感染禽脑脊髓炎主要的症状为:________ A.共济失调,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震颤; B.出现暂时性产蛋下降,但不出现神经症状; C.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 D.精神萎顿,进行性肢翅麻痹。
10. 能够通过种蛋传播的免疫抑制性病为________。 A.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B.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C.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禽白血病 D.传染性贫血、禽脑脊髓炎、禽流感 四、问答题(共60分)
1.引起猪败血症的疾病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鉴别诊断?(10分)
2.近日,某种猪场的怀孕母猪不断发生流产,早产及产死胎的现象。试分析可能是哪几种传染病?如何区别?(10分)
3.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试说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如何预防?(10分) 4.鸡的肿瘤性传染病主要有哪几种?如何鉴别诊断?(15分)
5.根据我国禽流感发生与流行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禽流感防制措施。(15分)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3、检疫: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4、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
5、疫病的消灭:一定种类的病原体的消灭。
6、鸡马立克氏病: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
7、钩端螺旋体病: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发热、黄疽、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8、BSE:牛海绵状脑病,简称疯牛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为特征。病牛终归死亡。
9、ICPI: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缓发型毒株ICPI在0~0.5之间;中发型毒株在1~1.5之间;速发型毒株在1.5~2.0之间。
10、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原是一种细小病毒。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而病死率高。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代。 二、填空题
1、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转归期 2、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3、鸡白痢;鸡伤寒;禽副伤寒;禽副伤寒 4、羊、牛;猪;鹦鹉;鸽 5、疯牛病、痒病等 6、7~12周龄 7、30~50;70 8、绵羊;山羊
9、速发嗜内脏型;速发嗜神经型;中发型;缓发型;无毒型 10、2~4;垂直传播。 三、选择题
1、C、D 2、B 3、B、C 4、B 5、B 6、B 7、A 8、A、B、C 9、B 10、B 四、问答题
1、(1)国际兽疫局规定的部分A类疾病,在我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导致我国畜产品难以出口;(2)动物疫病的控制,未实行从“农场到餐桌”一条龙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疫病控制的体制不顺;(3)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4)动物疫病的控制过分依赖疫苗,忽视综合性防制措施;(5)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不能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免疫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对策:(1)重视A类动物疫病的防制,报告制度、控制措施与国际接轨;(2)理顺动物疫病控制的管理体制,杜绝多头管理现象;(3)坚决贯彻“以法制病”、“预防为主”的方针;(4)加强动物疫病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快疫病防制措施的标准化建设。
2、① 乙脑:
症状:6月龄以上小猪大都能康复,开始有许多猪只发病,随后减少,体温略高,不喜行走,好喝水,大便干,抗生素治疗无效,又称无名高热。怀孕母猪流产,如没有到预产期,则形成死胎或木乃伊胎,如到了预产期,则一部分正常,一部分弱仔。公猪主要是睾丸炎,一般是一侧性肿大。
病变:如出现神经症状,可见脑膜充血,脑脊液增多,脑室积水;又如公猪睾丸炎,公猪睾丸呈斑点状或楔状坏死,母猪子宫粘膜充血,有出血点。 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症状:母猪病初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往往持续6周,而后出现重新发情的现象,但常造成母猪不育或产奶量下降,少数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血斑。有的母猪出现肢体麻痹等神经症状;仔猪以2~18日龄感染后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紫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
病变:主要病变见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 区别:通过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
确诊:通过病毒分离、鉴定;也可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抗体等实施诊断。
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是冠状病毒,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传播快,发病率高。病鸡咳嗽,喷嚏,张口呼吸,有口 罗音,流粘性鼻液,产蛋量下降,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增多,病程1~2周,病变为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粘膜卡他性炎症,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产蛋鸡卵巢卵泡出血、充血、变形,有的腹腔内有卵黄物。
EDS76:病原是禽腺病毒Ⅲ群中的成员,本病除鸡易感外,自然宿主还有鸭、鹅和野鸭。产褐色蛋母鸡最易感,感染鸡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性群体产蛋下降,比正常下降20%~38%,甚至50%,病初蛋壳色泽变淡,紧接着产畸形蛋,蛋壳粗糙如砂粒样,蛋壳易碎,软壳蛋增多,占15%以上,病程4~10周,卵巢变小,子宫、输卵管粘膜出血和卡他性炎症,输卵管腺体水肿。
新城疫:病原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属成员,鸡、火鸡、珠鸡及野鸭对本病有易感性,以鸡最易感。病鸡咳嗽,呼吸困难,伸颈呼吸,发出“咯咯”声,嗉囊内充满液体内容物,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病程2~5d,有时产蛋鸡仅表现产蛋下降。 确诊需分离病毒并进行鉴定。
4、特点:如病毒侵害神经,则常见坐骨N和臂N侵害,出现“劈叉”姿势,翅下垂,坐骨N发生肿瘤,N肿大,横纹消失,有可能出现小结节;如病毒侵害内脏,病鸡消瘦,胸部如刀,在内脏产生肿瘤,肿瘤分结节型和弥散型,颜色为白色;如病毒侵害皮肤,则皮肤出现一些小结节,颜色为棕黄色;如病毒侵害眼睛,则病鸡视力下降,或完全失明,虹膜上有肿瘤细胞生长,斑点状或环状灰白色病变。 防制:本病综合性防制措施应包括控制早期感染和预防接种2个中心环节。疫苗免疫失败原因:(1)鸡品种差异;(2)疫苗本身的原因,如病毒的空斑数不够,细胞污染了LL、REV,降低了疫苗的免疫效果;(3)超强毒的存在;(4)环境因素诱发早期感染;(5)人为因素。 5、症状:(1)行动迟缓,少食,体温一般40~41.5℃持续不退 (2)血液变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3)白细胞中性球比例变多,淋巴细胞比例变少 (4)眼结膜炎,使眼睛粘连在一起,睁不开 (5)阴茎鞘积尿,尿呈灰白色、恶臭
(6)大便先干后稀,粒状,有血液或粘液沾在表面,后期拉稀
(7)皮肤粘膜出血,腿内侧有出血点、出血斑;口腔粘膜、母猪阴部粘膜、眼结膜都有出血点
(8)慢性病例表现为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大便干稀交替 (9)神经症状,神经系统损伤,断奶小猪身体僵硬,倒地抽搐,剧烈奔跑
(10)温和型病例,症状缓和,大猪症状轻,小猪症状重,易死亡。 病变:(1)皮肤粘膜,浆膜广泛性出血
(2)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变化,周边和中央条纹状出血,切面如大理石样出血 (3)脾脏不肿大,颜色无明显变化,脾脏周边或尖端出现出血性梗死,边缘呈锯齿状 (4)泌尿系统方面:肾脏不肿大,色淡,可能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纵切,肾脏皮质区、髓质区、肾盂有出血点;膀胱粘膜,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5)呼吸系统:咽喉、喉头,会厌软骨表面有出血点
(6)消化系统:扁桃体炎症,肿大,出血,后期坏死;胆囊粘膜出血点,坏死,溃疡;盲肠、结肠、回盲口附近出现粘膜坏死,呈钮扣状溃疡
(7)中枢神经系统,脑膜,脑实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8)肋骨的骺线增厚。 防制:(1)加强猪瘟诊断和免疫监测 (2)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剂量 (3)疫苗的改进
(4)制定控制和消灭猪瘟的规划 (5)紧急预防接种
扬州大学试题纸
系 动医 课程 家畜传染病学 (A)卷2001—2002学年第 1 学期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一过型感染 2.抗感染免疫 3.病原携带者 4.地方流行性
5.疫病预防(Prevention) 6.Anthrax 7.猪传染性胃肠炎 8.绵羊痒病(Scrapie) 9.传染性法氏囊病 10.犬瘟热
二、填空题(每题1.5分,15分)
1. 家畜传染病的间接接触传播,通常通过4种途径,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仔猪大肠杆菌病,按临诊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 猪细小病毒感染,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犬细小病毒感染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多发生于幼犬,病死率10~50%。
4. 日本乙型脑炎,在马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猪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而牛、羊多呈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不同年龄的畜禽感染衣原体病后,其症状表现不一。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多表现为关节炎、结膜炎;____________________多表现为肺肠炎,怀孕牛、羊则多数发生流产。家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