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材料(2)

2025-07-14

1.加强党工委对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的领导保障。加强街道党工委班子的自身建设,既是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更是示范性文明社区的组织保障。我们把增强党工委一班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作为班子建设的目标。“以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黄浦精神来统一我们的行动。通过强化党工委的集体领导,完善了包括党工委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在内的党工委工作制度,建立了党工委调查研究制度和工作督办制度,明确党工委与办事处的职责分工,强化党工委的领导、决策职能,以制度化建设推动规范化运行,保证创建目标和任务的落实。

2.提高街道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工作水平。加强了中心组学习,除安排定期的集中学习和交流外,还有选择性地安排了“创新思维”等专题讲座,安排了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专题调研等等,解决对社区建设的统一认识问题,解决提高领导科学方法问题和提高班子合力问题;强化自主意识,率先垂范,当好示范,完善党政领导分片联系居委会制度,推动领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3.完善与社区单位的横向联动机制。以“三风”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行风评议“回头看”、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季度“所、院、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行风、政风建设,紧密与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共建促进会、精神文明理事会等松散型组织的协调和联系优势,加强与社区单位的共驻共建,增强社区工作的社会性。在抓党工委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我们把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作为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

过加强教育,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争当优秀指导员、联络员”为抓手,积极推进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 4.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加强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学习“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居委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工作,开展了“争做优秀指导员、联络员”活动,不仅促进干部深入居民区为居委干部“减负”和为居民服务,还通过深入基层及时指导、总结工作,协调解决矛盾,推进了工作的落实,保证了区及街道各项实事工程的顺利完成;加大青年干部培育的力度,成立了“青春之歌”行动小组、机关党支部注意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发挥青年干部的优势和特长,在机关人员减少、任务加重的情况下,通过发挥他们的作用,完成了示范性文明社区大量的调研工作,既增强了他们对街道工作的理性思考,又提高了他们对驾驭街道工作的能力;以党员干部和青年干部为先导,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特殊困难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落实对“需经常关心”的困难群体的结对联系,确定每月上门联系并反馈情况的工作要求,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试行机关科室民主评议制度,改变只考核干部不考核科室、只有上级考核没有下级评议的传统做法,将上级单位评估和居委会评议结合起来,推动科室作风的转变。街道作风的不断深入,不但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工作效率,而且带动了居委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力量保障,扎实了创建的基础。

在区委、区府领导、区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指导关心下,经过街道上下、社区各方将近一年的共同努力,广场街道示范性文明社区的创

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

一、初步建立了一个社区服务资源的集散地。我们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为载体,将社区层面所有与居民有关的事务办理职能,各类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项目以及来信来访、法律咨询服务等统一集中到“中心”,使“中心”成为服务资源的集散地,实现了真正的一门式服务,避免了居民办事时的无效往返过程,发挥了整体布局上的功能性互补作用,提高了服务居民的有效性。

二、初步形成了群众自主参与和社区资源共享两个运行机制。一是通过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找到了社区建设和管理与居民需求的结合点,留出了居民制度化参与同自身相关的社区事务的空间,增强了居民对居民区事务的主人意识,以专业委员会运转为主体的群众参与机制初步形成;二是通过社区精神文明共建促进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整合功能,成功解决了凤阳路整治老大难问题。通过近一年在社区各类党组织中动员、发动、交流评议、评出了包括市、区、职能部门、新经济组织单位党组织在内的“十佳”为名的“十佳好支部”、“十佳好党员”,顺利举办了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先锋颂”—广场之声音乐会和“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社区党建巡礼展两大精神文明品牌项目,多方互惠互利的社区图书馆和社区市民学校圆满挂牌并投入运转等等,共建签约单位达到78个,定量化、契约化、制度化的共驻共享机制初步形成。

三、初步达到了来信来访人员、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和游离于组织外的党员三个数量的下降。第一,社区来信来访、法律服务中心的功

能不断拓展,通过建立“特殊人群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以党支部社情民意收集反馈制度和“融情寓乐”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使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化解前,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通过组织信访工作人员每月“下访”居民区和每季度“巡访”重点地域,变信访服务“等待式”为“下沉式”;通过开通网上信访服务,建立了来访接待、来信处理、来电答复、网络服务等多条信访服务渠道,变单一服务为多渠道服务;1-10月共处理信访253件,比去年下降30%,到市、区政府上访的批数和人次也有明显下降。第二,再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推出“4050”工程、发展非正规就业以及发展社区经济与再就业相结合,1-10月净增岗位362个,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785人)比去年下降13.8%。第三,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落实“三个延伸”,党建工作以各种形式继续向新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延伸、向社区事业单位延伸、向居民党员延伸,集党员基本信息、党员教育以及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等内容的“党员信息库”开始启动,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游离于党组织外和党员活动外的党员党员人数不断下降,“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形象在社区尤其在居民区初步树立并得到了大多居民的认同。

四、初步完成了实现文明小区、市级安全小区、一级居委会以及困难人群的保障和救助四个全覆盖的基础工作。〈1〉文明小区创建分类推进。对原有的市、区级文明小区,实行巡视制度和立项管理考核机制,实施个性化培育,以长效管理来巩固创建成果;对动迁遗留的两个户口冻结小区,提出“地块一天不动迁,创建一天不停止”的口

号,加大了公用厨房整治、外墙面整修等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力度,在软件和硬件上同步作好了实现市、区级文明小区的全覆盖的准备。〈2〉市级安全小区创建不断拾遗补缺。点面结合深化“创安”工作,辐射“创安”成果,通过安全小区、安全单位以及南京西路安全街的创建,逐步做好居民区与公共区的衔接,实现市级安全小区的全覆盖。〈3〉居委会建设软硬并举。加大投入改善居委会办公条件,以民主建设为抓手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居委会服务居民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基本完成了一级居委会全覆盖的基础性工作。〈4〉保障和救助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借助电子化社区建设,率先建立“社区困难群体资料库”,将困难群体分为需要重点关心、经常关心等三类,按照聚散结合的办法,由部门统一部署,分别落实到政府部门、群众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单位、志愿者等,依托政府救助、社区共助、居民互助落实了帮困救助措施,增强了各个系统的联结程度,从机制上实现了保障和救助的全覆盖。

五、初步构建了社区党建、社情民意、医疗卫生、终身学习、以及安全防范五大网络。通过重点加强对社区各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一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纵向连接居民区党支部(总支),横向贯通社区“院、所、场”部门、新经济组织和社区单位党组织,交错联系社区党员并延伸到居民群众的党建互联网初步构成;二是由设置在服务窗口的社情民意信息箱、街道—居—居民小组三级信息链和各界人士组成的信息员队伍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信息收集网络,与居委会社情民意收集反馈制度和街道每月一次的分析通报及落实制度

互补,初步构建了社区社情民意的信息网;三是由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分中心、5个全科医生门诊点、11个卫生站和医疗大篷车组成的“四级一点”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初步建成,老年人健康档案基本完成;四是由社区图书馆、居委会图书室、市民学校等学习教育基地和与上大、华师大、上外等高校共建的社区学习服务项目等组成的非正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网初步构成;五是以依托一天一次报平安、一周一次排摸不稳定因素、一月一次分析动态性问题这一程序的运行,以日常纠纷调解的向前、先后、向外三个“延伸”,以区域性的夜间治安联合管理等为主体的社区稳定的防范网初步形成,扩大治安防范的覆盖面。

各位领导,创建示范性文明社区不但在全区而且在全市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在今年的起步阶段,我们本着边摸索边推进,边实践边提高的出发点,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这个过程既有困难,也有突破和发展。回顾一年的创建工作,特别是社区工作会议时提出的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和完善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坚持社区建设共驻共建,不断建立和完善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服务于人民的利益,保持与群众的一致步调,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协调。


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消防部队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