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 意式风情街 图9 莱茵小镇
(图片来源: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5/27/10948914.html http://qd.house.sina.com.cn/scan/2010-10-14/143127788.html)
该区域总的开发经营理念是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展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主题,建设以服装工艺品为特色的精品商业街、特色餐饮服务区、创意产业商务办公区、风貌建筑旅游区和文化艺术展示中心。
海河综合开发项目之一——解放南路莱茵小镇风貌区位于海河中游南端,由温州道、琼州道、解放南路围合而成。占地面积约1.10公顷。该风貌区规划包括11座单体建筑和相关街景建设。其中单体建筑工程分为两类:一是对7幢建于1910年至1930年的风貌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通过剔除不协调的附属建筑,恢复原来老虎窗、檐口、露台等构件,再现昔日风采;二是在区内插建4幢德式新建筑,这些建筑将在风格上与保留下来的历史风貌建筑相呼应,满足整体规划需要。工程还将完成区域环境整修,提升街道景观水平,通过环境改造,挖掘商业价值,将该区域建成以商业为主要功能,辅以文化娱乐功能的特色风貌建筑区。 3.2.4 画龙点睛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文化水平的象征,同时又可以对城市风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10 平津战役胜利会师纪念雕塑
(图片来源http://www.enorth.com.cn/)
10
在海河金汤桥头两岸,平津战役胜利会师纪念雕塑(图10)吸引了众多游人。这组雕塑采用不锈钢制成,真实再现了当年会师情景。海河办还邀请本市和全国著名雕塑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和知名人士策划了近20组海河堤岸主题性雕塑。这些雕塑充分展现了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有风韵、独有格调和独特魅力,大幅度提升了津城的城市文化品位。 3.3 海河效应
海河综合开发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海河综合开发效应也已明显展现出来(如表1):
表1 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效应一览表 序号 1 2 促进老企业改造和工业战略东移 项目 带动危陋平房改造 表现 海河综合开发,有力地推动重点地区的危房改造,海河沿线已拆迁的120万平方米中,有80万平方米是危陋平房,有39840户居民搬进新居。由于海河开发带动了周边危陋平房改造,全市拆迁量已达350万平方米,超过危改时期的年拆迁量。截至2006年海河上游区域拆除危陋平房44片共计33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11万户35万人。真正成为新时期的危改工程。 天津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一批老企业建在海河两岸。当时,那些企业厂房破旧,工艺落后,亟须进行改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由于实施海河开发,加快海河上游区域内的老企业改造,为实现工业东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2003年海河沿岸有223家小型企业进行拆迁,21家大中型企业通过拆迁重组改造,其中迁出化工企业6个。钢铁工业已经东移,棉二、棉四、棉六等大型纺织企业年底前向滨海新区转移。 通过海河两岸综合开发,一批历史文化遗存和风貌建筑得以充分保护和利用,如:望海楼教堂、天后宫、玉皇阁、大悲院、李叔同故居、意式风貌建筑区等,这些历史遗存将大大提升天津的文化品位。同时,通过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大型文化设施,构筑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新高地。天津市工业博物馆等十大文化建设项目,将使天津市的文化品位再上一个台阶,真正使海河成为我市最大的文化设施基地。 3 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 4 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海河综合开发起步段工程,完善了狮子林桥至北安桥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功能,使过去这一地区的拥堵现象成为历史;通过清淤和堤岸改造,使海河这一古老的交通河道焕发出青春的风彩。 11
5 促进劳动力就业 中心城区海河两岸42平方公里范围的工程建设全部实施后,将形成以商贸、办公、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海河上游区域开发累计增加就业岗位23.5万个。 6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在海河两岸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设施,形成最具吸引力的游览观光带,是海河综合开发的目标之一。据对旅游市场潜力的调查分析,到2010年,每年为天津市新增国际、国内游客1000万人次,每年需要住宿的游客为250万人次,平均每天住宿游客量约6800人次。到2011年每年可再增加游客1000万人次。 7 带动金融业发展 海河开发作为全市战略举措和重点工程,引起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目前,规划金融商贸设施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总投资245亿元。其中各类金融设施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总投资82亿元。海河开发大大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8 带动房地产行业发展 海河开发上游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42平方公里,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地价必然不断升值。海河上游开发新建筑总量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300万平方米。海河综合开发有助于提高天津房地产业的附加值,并带动建材、装饰、装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2010年,海河区域综合开发总投资1050亿元。据有关部门测算,海河上游区域开发累计新增国内生产总值770亿元,平均每年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 [15]
9 拉动全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上表根据海河综合开发工程资料报告整理而成。
http://www.hainangh.org/new.asp?lb_1=wsbs_tszs_1&id=10)
3.4 海河综合开发评价
本次海河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众多桥梁的新建与改造极大地缓解了两岸的交通阻塞状况,使制约两岸城市均衡发展的交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也形成了海河流域独特的桥梁景观。其次,海河两岸通过土地整理重新调整了区域功能结构,使海河再次成为城市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体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最后,随着海河两岸景观环境的改造与提升,海河两岸呈现出全新的独特环境景观特色
[16]
。
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不足之处可以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未来的规划建设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规划开发中的整体与局部:一方面,改造后的海河去除了防洪堤,修建了沿河亲
12
水步道与主题公园,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廊道。但在交通组织中,拓宽两岸沿河道路,使车流量加大,为恢复水上交通,提升了桥梁,沿岸修筑大量下穿路,反而阻隔了人与海河的接近。海河景观空间基本沿河呈线性分布,缺少伸向城市纵深的枝状开放空间廊道和绿化体系,减少了整个城市对海河的共享,使得海河成为一条相对孤立的河流,无法与城市形成空间环境上的交融。另一方面,由于在经济成本上仅以海河范围作为计算的依据,造成海河周边寸土寸金、寸土必用的局面,根本无法预留出通向城市的空间廊道。例如,强调海河两岸土地的高密度开发,规划了津门、津塔、仁恒住宅等近在咫尺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城市空间尺度,使原本不宽阔的海河显得更加拥挤。
因此,海河开发的价值应从城市的大范围评价,才能真正体现海河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景观价值,避免为追求局部利益而对沿岸土地过度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价值。
4 海河文化旅游展示模式设计
笔者认为海河开展文化旅游得益于海河的综合开发改造。海河开展文化旅游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即“资源等级因素”和“开发等级因素”。 4.1 资源等级因素
按资源本身的丰富程度将旅游资源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一般资源三个等级。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兼顾三个等级资源的合理搭配,把开发和整合的重心放在如下图的阴影部分(即两者或三者的重合部分)。 4.2 开发等级因素
根据三个等级资源的合理性搭配,并考虑开发的先后性与主次性因素,把资源的开发等级分为核心性开发模式、重点式开发模式和辅助性开发模式这三个层次。这是一种对资源组合综合考虑下的不同开发模式,其互为联系并相互作用(如图11)
[17]
。
图11 海河文化旅游展示模式设计
13
4.2.1 核心性开发
笔者认为展现悠久历史文化;发展滨河服务产业;突出亲水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依托;改善道路交通系统;开发旅游休闲资源是海河综合开发的核心所在。
按照规划,海河区域将采取创新开发模式,充分利用社会投资,建设10个大型文化设施。包括:美术学院美术馆、近代工业博物馆、新文化中心、海河图书大厦、城建展览馆、小白楼音乐厅、天津少儿艺术活动中心、在天钢地区建设的“钢铁博物馆”、在金融广场建设的“海河歌剧院”、在水上运动世界(又名天津湾)建设的“群众体育馆”。
4.2.2 重点式开发
保护和恢复沿岸的文物和风貌建筑,以之为依托,建设一些历史街区,例如古文化街、老城厢、大悲院等传统街区,还有近代的风貌建筑区等等;在海河两岸整体再现历史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氛围,形成反映天津历史风貌的地区;发掘历史题材,修建一些纪念性的文化设施,把它加以再现,形成历史文化的观光资源;以海河为主线,把保留的历史文化街区与新的文化设施串成一条丰富有序的历史文化资源带,人们从海河的源头乘船顺流而下,可以看到天津从起源到今天的发展的清晰脉络,海河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天津历史博物馆,向人们展现着历史发展的如歌岁月,使海河成为一条魅力之河。这是海河综合开发的重点所在。 4.2.3 辅助性开发
笔者认为结合环境治理与景观改造,丰富水域整体空间;加强对城市特色的规划,充实水域文化内涵;提升现有设施价值,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等即为海河综合开发中的辅助性开发。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桥梁工程、堤岸改造工程、灯光夜景工程即属于辅助性开发之列。 5 结语
水的流动形成了天津文化协调性、包容性、时代性的性格特征。漕运文化的热情幽默,商埠文化的和气生财,军旅文化的刚健豪迈,异域文化的开放现代,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天津文化“和”的核心内容。天津文化的“和”包涵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含义,天津市民的平和生活心态,外豪内和的性格特征,古道衷肠的处世哲学,和谐社会的人生理念都反映了天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天津文化进行归纳和提升,形成城市认同,以文化品牌塑造城市形象,以文化氛围营造城市文明,以文化交流扩大天津影响,以天津文化塑造天津人的意志力品质,以文化力促进经济力的增长,如此,就一定能够加快天津的现代化,建设和谐而美好的天津。
14
参考文献:
[1] 河流与城市的生存发展[EB/OL].http://www.oeeee.com/a/20080414/567046.html [2] 何绍华.关于城市河流整治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探索[EB/OL]. http://www.ptzx.gov.cn/articl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95 [3] 吴佳佳,薛海燕. 南京:内外秦淮显生机[N].人民日报,2007-08-09. [4] 张利民主编.解读天津六百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6. [5] 建安九年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魏志·武帝纪》) [6]《魏志·武帝纪》。
[7] 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长水集》(续集),人民出版社,1994:440. [8]《隋书·炀帝纪》。
[9] 康熙《天津卫志》卷一,建置。 [10]《津门保甲图说·引河图说》。
[11] 张利民主编.解读天津六百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355-356. [12] 张利民主编.解读天津六百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357-358. [13] 关于海河综合开发工程资料整理报告[EB/OL].
http://www.hainangh.org/new.asp?lb_1=wsbs_tszs_1&id=10 [14] 海河开发改造 “文化味”飘香[EB/OL].http://www.enorth.com.cn [15] 关于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情况的报告[EB/OL].
http://www.tjrd.gov.cn/rdzlk/system/2003/12/01/000003596.shtml [16] 王健.天津海河规划与开发建设的再认知[J/OL].城市规划:36-40.
[17] 宋立.探析“水文化”城市旅游展示模型的构建——以扬州水城形象策划为例[J/OL].现代商
业:283-28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