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投在外国的要素收入—外国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四.国民收入(NI)
NI=GNP—折旧—间接税+津贴 广义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狭义国民收入:强调创造财富的人真正能分配到的财富。 第七章 工业生产与订单 一.工业生产的范围
1.采矿业(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土石) 2.制造业(耐用品、非耐用品)
耐用品:金属,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玻璃制品。
非耐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燃料,塑料,皮革,纸制品。 3.公用事业(电,煤,水,气) 二.工业生产的量度(指数) 三.工业生产指数的分类 1.按部门分类
采矿业指数,制造业指数,公用事业指数 2.按市场分类
投资品指数、消费品指数、中间产品指数 四.工业生产指数的作用 1.总指数的作用
①年度数据反映工业增长速度 ②月度数据划分经济周期各个阶段 ③月份可衡量危机深度
危机前最高点—危机中最低点
危机深度= *100% 危机前最高点 (衡量工业受到的影响)
2.类别指数和个别部门指数的作用P105-106 五.工业生产订单P109 1.订单指标
①新收订单(时间单位;订单货物总量) ②未交货订单(无时间限制) 2.订单指标的作用
①属于领先指标,有预兆作用
②新收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的增长或下降。 未交货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变动的时点
③资本货物市场部门订单的变动可以表明投资支出的未来方向。 第八章 其他经济指标 一.固定资本投资(FCI) 1.概念
固定资本投资是指政府主体和私人以工商业和居住为目的,购置和建造耐用设备和建筑物所形成的资本。
2.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 居住用投资+非居住用投资
6
3.固定资本投资的意义
①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②固定资本投资的规模影响生产能力以及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投资方向的变化会影响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
③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变化反映经济周期长度变化。 ④固定资本投资的资本来源分析 来源:·自由资金:越高,对银行资金依赖越小,引导经济难度大。 ·借贷资金:非常大,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影响显著。 4.建筑指标
①新建筑完成价值 ②建筑数量
③建筑合同与许可 二.就业与失业 1.相关指标
①劳动力数量﹤人口,排除少年儿童,退休老人,劳动能力不健全的 ②就业人数:为了取得报酬的工作人员 ③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 ④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 ⑤就业不足
2.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
劳动力供求平衡下还存在的失业:正常失业 劳动力供过于求:非正常失业 3.失业应对思路:解决非正常失业 减少供应:计划生育,提早退休
增加需求:政府给补贴,提前启动大型公共工程 三.库存
1.概念:是指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中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 2.分类: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 3.库存账面价值 4.工商业存销比率
=本月平均库存额/本月销售额 5.影响库存的主要因素
与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与价格走势成正比 四.综合价格指数 1.批发价格指数 2.零售价格指数
3.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可判断经济走势) 第九章 世界商品市场行情
一.世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商品市场行情受经济行情影响非常大,但有它自己的特点。 二.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 (1)供求关系
7
①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②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机制相互适应的关系 (2)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则增加。 (3)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4)规律例外
①越降价越没人买?很贵的西装 ②越涨价越多人买?黄金饰品 2.供求弹性
①供求价格弹性 ②需求收入弹性 ③交叉弹性
3.世界商品市场供求的特点
三.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分析的步骤 1.分析商品的属性和用途
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属性决定用途,用途决定需求分析。
2.分析商品的生产(了解供给,生产是供给的基础,但不是生产多少就供给多少) (1)基本情况
生产国家、产量、占世界比例以及地位变动、生产变动规律 (2)重点情况
生产周期、垄断程度、季节性、政府政策等
垄断程度越高,适应市场能力越强,获得丰富利润。 垄断程度越低,价格波动越频繁。 易垄断产品:机器设备,机电产品 (3)季节性
3.分析生产的消费(了解需求) (1)基本情况 (2)重点情况
消费周期、消费垄断程度、季节性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 4.分析商品的国际贸易
供求、历史、主要进口国、主要出口国等 5.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规律 机器设备﹥原料和半成品﹥生产消费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