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8、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第一只大雁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大雁是国内生产的浪潮;第三只大雁是出口的浪潮;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这种国际贸易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就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拉动而发生演变
9、简述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答: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机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0、我国经济区划的目标与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本经济区划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经济区划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活动,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也为各地方政府决策及有关企业的区域定位提供参考。经济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发展。
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的地区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区域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各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二者组合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需要政府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此外,前述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本区划。 11、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总结。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一经确立,就将对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工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则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战略指导思想的差别,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差距。 12、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城市发展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13、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有哪些? 答:1、调节资源配置
6
2、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3、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4、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5、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14、区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答:地区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六、论述题
1、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2)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A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B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C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D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2、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原经济区国策的实践做法,试述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动机、目标取向和政策手段。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
(1)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动机:①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②实现邓小平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思想③中共中央“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④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总体部署
(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取向:①稳定发展经济②高效配置资源 ③公平分配收入 (3)区域经济政策的政策手段:①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②基础设施投资手段。③政府行政手段。④区域开发手段。
3、如何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由于体制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
7
征。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投资主要放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建设上。在“六五”和“七五”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319个,从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占一半稍多,中部又多于西部。“八五”和“九五”以来的国家重点投资,基本上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通讯项目上。
四、对外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20年来的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80%以上,对外贸易额的80%以上都是沿海地区。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关系和狭隘的地区主义,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有时是相互冲突,而相互协作,发展贸易则受到很大限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