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大段供电设备系统
2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带铠装聚烯烃护套阻燃电力电缆
WDZA-YJY63-26/35
技术规格书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重庆电力设计院
重庆电网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渝能泰山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大段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35kV电缆。
2 采用标准(不限于以下)
1)IEC60228 《绝缘电缆导体》 2)IEC60332 《电缆燃烧试验》
3)IEC61034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4)IEC60287 《电力电缆额定载流量的计算》
5)GB12706-2008 《额定电压1kV到3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6)GB/ T3956-2008 《电缆的导体》
7)GB11033-89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8)GB/T 2952-2008 《电缆外护层》
9)GB/T 12666-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10) GB/T 18380-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11)GB/T 17651-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等同IEC61034:1994)
12)GB/T17650.2-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 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等同IEC60754:1994) 13)GB/T 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14)GB/T 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15)GB/T 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16)GB/T 19666-2005《阻燃或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17)JB/T 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 3 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 -5?C~+44.5?C 2)污秽等级: 室内Ⅱ级、室外Ⅳ 3)相对湿度: 日平均: 95% 月平均: 90% 有凝露发生
4)海拔高度:≤1000m 5)雷电日: 90D/年 6)地震烈度: ≤7度 4 供货范围和数量 序号 电缆截面(mm2) 电缆数量(km) 备注 1 70 3.7 单芯电缆 5 主要技术参数 5.1 系统参数及接地 1)额定电压: 35kV 2)最高工作电压:40kV 3)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 5.2 技术参数
电缆规格:交流35kV,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铜带铠装,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截面为1?70mm2。
电气参数不低于下表中数值: 项目 额定电压(kV) 35 直流电阻(?/km) ≤0.268 备 注 U0:26kV 环境温度20?C 环境温度55?C,空气中敷设,载流量(A) ≥265A 电缆三角形相互接触排列,导体容许最高工作温度90?C 环境温度55?C,空气中敷设,短路电流耐受(kA ) ≥10.2 (1S) 电缆三角形相互接触排列,导体容许最高温度250?C 环境温度55?C,空气中敷设,铠装接地短路电流耐受≥1260A 电缆三角形相互接触排列,(不小于1S) 导体容许最高温度250?C 交流电压试验kV 91 5分钟(出厂试验) 4h 工频电压试验kV 104 冲击耐受电压kV 250 局部放电量(1.5U0) ≤5pC 绝缘电阻(20?C) ≥4000Ω.m 满足国家标准 -4介质损耗tg? ≤5×10 满足国家标准 电缆单重(kg/m)及尺寸 1×70mm2:2.6 kg/m,44.5mm 6 设备技术性能及要求` (1) 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阻燃、防鼠、防水、防紫外线等特性。采用铜带铠装,防止老鼠啃咬,并使用铝塑复合带纵包结构,保证电缆径向阻水,护套采用防紫外线的无卤阻燃护套料,具有无卤、阻燃、防紫外线等特性。
(2) 电缆燃烧时的阻燃性能满足GB12666?2008及IEC60332规定的单电缆及GB/T 18380-2008A类成束电缆垂直燃烧试验。
(3) 电缆燃烧时的低烟性能满足在GB/T17651-1998(等同IEC61034(1997))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燃烧时产生的烟浓度其最小透光率不小于60%。
(4) 电缆燃烧时逸出气体的pH 值和导电率测试按GB/T17650.2-98(等同IEC60754:1994)规定,PH值不小于4.3,导电率不大于10μs/mm。 (5) 电缆的防水、防潮性能:
电缆具有径向的阻水功能。电缆样品在水中浸泡72 小时后,去除绝缘层外面的复合层后,用肉眼观察,绝缘层外表面是干燥的。 (6) 以上要求供方提供具体的实施措施。 (7)电缆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15d。
(8)电缆端头采用预制电缆头,以防潮气侵入,伸出电缆盘外的电缆端头钉保护罩作保护。
(9)电缆设计寿命:不小于30 年。
(10)电缆配盘要求:每盘电缆长度不小于1km。 (11)质保期:3年。 7 电缆结构要求 7.1 导体 7.1 导体
导体的材料满足多股圆形铜线绞合紧压成导体要求,其组成、性能和外观符合
参数 GB3956标准的规定,紧压系数不小于0.90。导体的结构符合GB/T3956 第二种导体结构形式。导体的表面光洁、无油污、无可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2导体屏蔽
导体表面有均匀挤包的交联型半导电层作为导体屏蔽层。半导电层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无尖角、颗粒、烧焦和擦伤的痕迹。 7.3绝缘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其性能符合GB12706 标准。绝缘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标称厚度为10.5mm,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导体和绝缘外面的任何隔离层或半导电屏蔽层的厚度不包括在绝缘厚度内。 7.4绝缘屏蔽
在导体表面有均匀挤包的交联型半导电层作为导体屏蔽层,半导电层表面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和擦伤的痕迹。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全干式、三层共挤的方式生产,绝缘偏心度不大于5%。 7.5 防水层
电缆具有径向阻水的防水层。径向防水层采用纵包铝塑复合带,其标称厚度不小于0.25mm。 7.6 金属屏蔽
金属屏蔽采用重叠绕包的软铜带,其截面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铜带标称厚度≥0.12 mm。
7.7 缆芯及内衬层
在铠装层里面要有挤包内衬层,其标称厚度不小于1.2mm,任一点的最小厚度不低于标称值的80%-0.2mm。
内衬层及填充物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并对绝缘材料无有害影响。 在金属屏蔽上挤包不透水的内衬层,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内衬层采用挤包形式,其厚度满足GB2952.3 的规定。 7.8 防鼠铠装
采用一层重叠绕包的厚度为0.12mm 的软铜带作为防鼠铠装层,结构尺寸符合GB2952?2008 的规定及满足接地故障电流和保护跳闸时间。 7.9 护套
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制成;标称厚度按GB2952?2008的规定,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表面盖有石墨包覆以便进行护套绝缘测试。护套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日照、紫外线老化性能。 8 试验
供方按GB/T 12706?2008 及IEC 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电缆进行例行试验(试验类型代号R)、抽样试验(试验类型代号S)及型式试验(试验类型代号T),并提供试验报告。
电缆满足以下试验(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要求,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部分满足GB/T 12706?2008规定。 8.1 出厂试验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交流电压试验
??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
8.2 型式试验(提供报告) 1) 电气性能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弯曲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tg?值测量
??加热循环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4h 交流电压试验 2) 机械物理性能试验
??老化前后绝缘的机械性能试验 ??老化前后护套的机械性能试验 ??成品电缆段的附加老化试验 ??交联聚乙烯绝缘收缩试验 ??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试验 ??护套失重试验 ??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护套低温性能试验
??护套抗开裂(热冲击)试验 ??护套碳黑含量试验 ??PE外护套收缩试验 ??绝缘屏蔽的可剥离试验 ??透水试验 ??绝缘吸水试验 ??成束电缆燃烧试验 ??电缆耐紫外线老化试验 ??电缆烟密度试验
??电缆燃烧时逸出气体的PH值和导电率试验 8.3抽样试验
??结构和尺寸检查 ??导体结构 ??绝缘厚度 ??屏蔽结构 ??护套厚度 ??外径 ??外护套 ??外观标识
??4h 交流电压试验 ??热延伸试验 ??电缆防水试验 ??成束电缆燃烧试验 8.4现场试验 ??绝缘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