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思路
作者:陈星 史春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0期
摘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但规模庞大的债务和缺乏持续偿债的机制使得风险不可小视。国家也陆续出台政策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分析了当前的监管形势和融资平台现状,剖析了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针对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平台模式;建立完善的企业运营机制;建立良好的业务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1 引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解决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建设,为地方政府进行了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提供了平台工具。但日益庞大的债务规模、融资方式单一、缺乏持续偿债机制等问题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隐患。为此,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措施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国发〔2014〕43号文明确政府和融资平台的责任,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财预〔2015〕225号文明确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限额管理,取消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切割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债务,指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挑战,更是转型发展的机遇。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
据Wind统计数据,自2011年以来,拥有财务数据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共有1451家,有息债务规模从2011年末的20.64万亿元增至2016年6月末的43.28万亿元,规模翻番。审计署2013统计了全国717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其中,仅有4.08万亿元的债务被纳入地方政府债务,而Wind统计的1451家发债平台2013年末的有息债务就超过30万亿元,所以大部分的平台债务未列入地方政府债务。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1.未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