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服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研发项目环(4)

2025-08-15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古城东侧、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园区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和204 国道贯穿全境、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从区旁经过,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80 余公里。 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B1-603。具体位置见附图1。 2、地质、地貌 苏州在地貌上属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高程在3.5~5m,苏州西部地势较高,并有低山丘陵,如天平山、七子山等,东部地势相对低洼,且多湖泊,如阳澄湖、金鸡湖等。项目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属冲积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据区域资料,场地属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区。 3、气候、气象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北亚热带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根据苏州市气象台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温度:15.8℃(最高38.8℃,最低-9.8℃),无霜期长达230 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平均降水量:1076.2mm,年平均气压:1016hpa,年平均风速:3.6 米/秒。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4、水文 苏州工业园区为江南水网地区,河网纵横交叉,湖荡众多,主要河流有娄江、吴淞江、相门塘、斜塘河、青秋浦、凤凰泾等;主要湖泊有金鸡湖、白荡、沙湖、独墅湖、阳澄湖等。河网水流流速缓慢,流向基本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据大运河苏州站多年的观测资料,苏州地区年均水位约2.76m(吴淞标高),内河水位变化在2.2~2.8m,地下水位一般在-3.6~-3.0m 之间。 本项目污水最终纳污河流吴淞江河面较宽,平均宽度145m,平均水深3.21m。该河流中支流主要有斜塘河、青秋浦、清小港、浦里港。 14

5、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本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人类开发较早,因此,该区域的自然陆生生态已被城市生态所取代,由于土地利用率高,自然植被基本消失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 年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 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 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 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2013 年末,园区有户籍人口41.3 万,常住人口102.8 万。截至2015 年12 月,苏州工业园区R&D 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达3.4%(科技部火炬中心口径为5%),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 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 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 多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增科技项目约500 个,拥有各类研发机构356 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4 家;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国家级创新工程加快推进;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全国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136 件;上市公司总数达13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 家。科技金融不断加强,国内首个“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暨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加快建设,管理资金规模超600 亿元。 2、教育事业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园区工委、管委会坚持科教兴区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宗旨,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现代化体系。截至2015 年11 月苏州工业园区共有幼儿园70所、小学11 所、初中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 所、纯高中3 所,完中1 所、中等职业学校1 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 所、社区教育中心4 所、新加坡国际学校和特殊教育(博爱学校)各1 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共有教职工2828 人,在校学生33202 人。 3、公用工程 目前,80 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面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 15

(1)道路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区东部,以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网与世界各主要城市相连。轨道交通20 分钟到达上海、60 分钟到达南京,与沪、宁、杭融入同城轨道化生活。 (2)供水 苏州工业园区自来水厂位于星港街和金鸡湖大道交叉口,于1998 年投入运行,总占地面积25 公顷,规划规模60 万m3/d,现供水能力45 万m3/d,取水口位于太湖浦庄,原水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出厂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太湖原水通过两根输水管线(DN1400 浑水管,长28km,20 万m3/d,1997 年投入运行;DN2200 浑水管,长32km,50 万m3/d,2005 年投入运行),经取水泵站加压输送至净水厂,在净水厂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由配水泵房加压至园区管网。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水源工程-阳澄湖水厂为园区第二水源工程,位于听波路,紧邻阳澄湖。设计总规模50 万m3/d,近期工程设计规模20 万m3/d,中期2020 年规模为35 万m3/d。水厂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达到国标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排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网汇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区内所有用户的生活污水需排入污水管,工业污水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管,之后由泵站送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吴淞江。 (4)水处理 园区范围规划污水处理总规模90万吨/日。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5万吨/日。园区乡镇区域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已实现100%覆盖,污水管网683km,污水泵站43座。 目前,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与第二污水处理厂已实现管网联通,并行运营。 (5)供热 目前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由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提供。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主要集中供热企业之一, 16

有燃机分厂、第一热源厂、跨塘分厂3 个热源点。蓝天燃机分厂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三区东南部,建有2×180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最大对外供热能力可达250t/h,发电能力为360MW,第一热源厂建有一台德国进口的20t/h LOOS 燃油锅炉,供热能力为40t/h;跨塘分厂建有二台35t/h 国产锅炉,实际供热能力共为70t/h,发电能力6MW。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园区312 国道以北,占地面积7.73 公顷,于2013 年5 月投入运行,建设规模为2×180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年发电能力20 亿KWh,最大供热能力240t/h,年供热能力100 万吨。苏州东吴热电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东南部,建有三台130 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二台24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总投资达5 亿多元,已于2005 年5 月建成,供汽发电。采用电除尘的电站锅炉,除尘效率高达99%以上;采用高温高压参数和抽汽供热机组性能可靠、压力变动率小的自动调压系统,可以在任何时段保障用户的用汽品质,满足热用户用汽特性的需要。投产以来,机组抽汽的供汽能力可达160-180 吨/小时以上。公司目前拥有蒸汽用户30 多家,年销售蒸汽43 万吨,主要为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吴中区河东工业14 园的外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服务。 (6)供电 园区已建成以500 千伏、220 千伏线路为主网架,110 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以20 千伏配网覆盖具体客户。采用双回路、地下环线的供电系统,目前供电容量为486MW,多个变电站保证了设备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突发停电的风险,供电可靠率大于99.9%。所有企业均为两路电源,电压稳定性高。 (7)供气 目前承担苏州工业园区燃气供应的苏州港华燃气公司管道天然气最高日供气量达到120 万立方米,年供氧量超过3 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约22 万户,投运通气管网长度1500 公里。 (8)通讯 通信路线由苏州电信局投资建设并提供电信服务。目前已建成的通信网络可提供国际直拨长途电话、全球互联漫游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国内主要城市电视和电话会议、传真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LAN、ADSL 等公用数据网络通信业务以及DDN 数字数据电路等业务。 17

4、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苏州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为: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江苏东部国际商务中心、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5、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双核:湖西CBD、湖东CWD 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行成园区城市核心区。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行成十12 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6、园区产业发展方向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 新兴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本项目属于科研类项目,符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项目厂址与区域总体规划相容。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概况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 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 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 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产业。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 按照“低碳、智能、生态、人文”的建设标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所有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实施,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近10 公里,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提倡绿色交通,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率先启动区域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建成了公共自行 18


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服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研发项目环(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42光的折射全反射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