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作用趋向性
D.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A.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答案:C.
(2)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甘、淡,寒 E.酸、咸,热 答案:C.
(3)作用趋向于沉降的药物气味多是: A.苦、甘,温 B.酸、苦,寒 C.辛、苦,热 D.甘、咸,温 E.辛、甘,寒 答案:B
(4)酒炙药物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C
(5)醋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A
(5)盐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升提 B.下行 C.发散 D.收敛 E.无影响 答案B
(6)升浮药的作用趋向是: A.向上、向外
B.向下、向里 C.向气、向血 D.向阴、向阳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7)沉降药的作用趋向是: A.表示发散、上升 B.表示能降逆、泄利 C.表示向气、向血 D.表示向阴、向阳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8)病变在上在外在表时一般宜选用药性属()者: A.沉 B.降 C.升浮 D.沉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肝火上炎时宜选用药性属()者: A.上浮 B.发散 C.降逆 D.升提
E.以上都不宜 答案C
(10)病势下陷者宜选用药性属()者: A.凉 B.寒 C.降 D.升
E.以上均不宜 答案D
(11)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 A,明朝时代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金元时代 E.宋朝时代 答案D
二、B1型题
A.病势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呃逆 B.病势表现为向下,如泄利、脱肛、子宫下垂 C.病势表现为向外,如自汗、盗汗
D.病势表现为向内,如表证不解 E.以上均不是
(1)具有降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2)具有升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答案(1)A(2)B
A.病变在上在表的疾病,如头痛、头晕 B.病变在下在里的疾病,如腹痛、腹泻 C.病势逆上者,如肝火上炎头痛、目赤 D.病势陷下者,如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E.以上都不是
(3)升浮药可治: (4)沉降药可治: 答案(3)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