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母鸡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4.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变化。
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并从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1课时。
一、导入
有谁见过母鸡吗?见过下蛋后聒叫不停的母鸡?也许你们认为它很吵人,但是这只是母鸡的一个方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掌握词语,理解词意。
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声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本文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三、认知贯通
1.读了课文,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明确:既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又负责、慈爱、辛苦、勇敢的母鸡。 2.结构梳理。 全文共分成两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第二段(第4~10自然段):写由于母鸡对小鸡的爱,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知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明确:因为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 (2)“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让作者讨厌。
(3)“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欺负其他母鸡。
继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欺软怕硬、心狠手辣或暗箭伤人。 教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作者讨厌。这又是一点原因。
(4)“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里又写出了什么原因?
明确:好表现或爱炫耀。
4.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不敢讨厌母鸡了?
明确:因为它具有伟大、无私的母爱。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明确:勇敢、负责。 从文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
明确:“挺着脖儿”、“立刻警戒”、“挺着身儿”、“咕咕地警告”这些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鸡妈妈的勇敢、负责、辛苦。
小结:这只母鸡,不论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多么负责、勇敢呀!(齐读)
(2)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最讨厌母鸡没来由的叫声吗?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明确:“咕咕地警告”、“咕咕地紧叫”、“放声啼叫”。
(3)既然文章是要赞颂母鸡,为何开始要写讨厌母鸡?直接写不好吗? 明确: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对母鸡、对母爱的赞颂!
小结:爱屋及乌,当我们爱上了这位鸡妈妈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可以把缺点当作优点,在这一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表达喜爱之情的写法,请同学们用心学习,灵活使用。
四、句段解读 1.我一向讨厌母鸡。
明确:“一向”在文中是指过去的某一段时期。作者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对母鸡的态度——讨厌,这句话领起了下文。
2.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明确:作者一连串动词的恰当使用,如“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这只“欺软怕硬”的母鸡形象,读来确实令人讨厌。
3.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倒装句,先写事情的结果,后写事情的原因,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结果——“我”改变
了心思。
4.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明确:鸡雏的肚子圆圆的,而母鸡自己却消瘦了许多,作者通过对比,表现母鸡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同时作者将鸡雏“圆圆的肚子”写成“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5.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明确:它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鸡,对母鸡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五、课堂小结
这只母鸡既令人讨厌,又令人敬畏。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要明白对事物的认识是会变化的,要想全面认识事物必须长期仔细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