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46年2月
21、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始于哪个国家? ( C ) A.马来西亚 B. 印度尼西亚洲 C. 泰国 D. 菲律宾
22、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什么? ( B ) A. 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与冲突 B.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 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 D.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二、多选题
1、亚洲四小龙是指_ ? ( B C D E ) A.越南 B.中国香港 C.韩国 D.新加坡 E.中国台湾
2、金砖四国是哪四个国家? ( A B C D ) A.巴西 B.俄罗斯 C.印度 D.中国 E.南非
3、下列国家中属于展望五国的是哪几个?( A B C D E ) A.越南 B.印尼 C.土耳其
D.阿根廷 E.南非 F.中国
4、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体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 A B C ) A.社会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前资本主义制度 D.军人政权 E.君主专制
5、下列属于共和制政体的主要形式? ( B C ) A.君主制共和国 B.议会共和制 C.总统共和制 D.立宪制共和国
6、发展中国家主要政治体制有哪些类型? ( A B C D E ) A.西方共和制 B.传统君主制 C.政教合一制 D.部落酋长制 E.军人政权
7、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 ( ABC ) A.债务危机。 B.人口问题 C.粮食危机 D.能源危机 E.环境危机
8、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政治问题有哪些?( A B D ) A.民族问题。 B.宗教冲突
C.环境问题 D.政局不稳 E.能源问题
9、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 A B C )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召开
10、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 ( B C D ) A. 西哈努克亲王 B. 铁托总统 C. 尼赫鲁总理 D. 纳赛尔总统
11、下列选项中,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内容有 。 (A B E)
A. 南北关系中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B. 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 C.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日趋一致
D. 区域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已经取代全球性南北关系 E. 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回流
1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 (B ) A. 和平共处 B. 求同存异 C. 不干涉内政
D.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E. 和平发展
13、东亚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 。 ( A B C ) A. 经济立国
B.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C. 政府的适度干预 D. 扩大内需 E. 科技立国
三、判断题
1、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错 )
2、南北矛盾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的矛盾。( 对 ) 3、发展中国家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力量。(对) 4、我国GDP位于世界第三位,所以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 错 ) 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的机遇。( 错 ) 6、发展中国家又称南方国家。 ( 对 ) 7、发展中国家都是贫穷的国家。 ( 错 )
8、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缩小。( 错 ) 9、两级格局瓦解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凝聚力上升了。(错) 10、发展中国家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对 ) 11、金砖四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对 )
12、探索、选择和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对 )
13、依据后发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错) 14、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动乱和冲突是由于经济落后造成的。( 错 ) 15、发展是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对 )
第十章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将外交战略调整为 。(D)
A.一边倒
B.“两个拳头打人” C.“三个世界” D.“一条线”、“一大片”
2、2003年10月,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确定发展 。( C )
A. 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B.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C.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D. 战略互惠伙伴关系
3、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被誉为 。( B )
A. 破冰之旅 B. 融冰之旅 C. 迎春之旅 D. 暖春之旅 4、中苏两国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在 。(C) A.1985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5、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B ) A.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国家利益 D. 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6、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 D )
A. 亚洲 B. 西方大国 C. 非洲 D. 发展中国家 7、目前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 。( B )
A. 美国 B. 欧盟 C. 日本 D. 巴西
8、我国主张的新安全观的基本含义互信、互利、平等、 。 ( B )
A. 共赢 B. 协作 C. 妥协 D. 结盟
二、多项选择题
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外交总体布局是 。 ( ABCD ) A. 大国是关键 B. 周边是首要 C.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外交是舞台 E. 以联合国外交为中心
2、中美关系的性质是 。 ( BD )
A. 竞争对手 B.利益攸关方 C. 潜在敌人 D. 建设性合作者
3、1949年春夏之间,中央提出的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ABC)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策从“贸易-投资-技术”三位一体的开发援助,向政治安全的战略援助转变。( 正确 )
8、1995年1月,日美安全协商委员会(“2+2”会议)已成立,就将台湾海峡安全问题列为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 错误 )
9、2007年1月,日本政府迈出突破“和平宪法”的关键一步是,将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 错误 )
10、日本是迄今为止在联合国安理会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次数最多的国家。( 正确 )
第八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 B ) A. 1917年 B. 1922年 C. 1933年 D. 1935年 2、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共有 。 ( C ) A. 12个 B. 14 个 C. 15个 D. 17个
3、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基于苏联经济军事力量与美国存在的差距和巩固自身权力考虑,推行了 。 ( D )
A. 无限扩张战略 B. 超越遏制战略 C. 全球争霸战略 D. 有限扩张战略 4、《改革与新思维》的作者是 。 ( A ) A. 戈尔巴乔夫 B. 鲁晓夫 C. 斯大林 D. 勃列日列夫 5、苏联模式的形成是在 。 ( A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B. 60年代 C.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D. 30年代
6、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 C ) A. 长期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B. 西方的“和平演变”
C. 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所犯的错误 D. 错误的民族政策
7、俄罗斯发展外交关系的重中之重是 。 ( A )。 A.独联体国家 B.欧美大国
C.亚太及周边大国 D.拉美、非洲及中东国家
8、2008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相继通过了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捷夫提请的俄联邦宪法修正案,规定将总统任期延长至 。 ( B )
A.5年 B.6年 C.7年 D.8年
二、多项选择题
1、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 ABCDE )
A. 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集团在改革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所犯的错误,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B. 长期僵化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 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D. 错误的民族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E.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2、苏联解体的教训是 。 ( ABCD )
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第一要务
C.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共产党的领导 D.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E.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使政治体制改革优先于经济体制改革
3、2007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进行了新一届选举,最终进入杜马的政党有 。 ( ABCD )
A.统一俄罗斯党 B. 俄罗斯共产党 C.俄罗斯自由民主党 D. 公正俄罗斯党 E. 大俄罗斯党
4. 组成俄罗斯联邦的联邦主体有 。 ( ABCD ) A.自治共和国 B. 边疆区 C.州 D. 民族自治区 E.国家
5. 二战以后长期影响日苏(俄)关系的北方领土问题涉及的岛屿有:(ACDE )
A.齿舞 B.库页 C.色丹 D.国后 E.择捉
三、判断题
1、苏联的解体是一种必然发生的趋势。( 错 )
2、原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 错 )
3、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错 )
4、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过程中,要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对 )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其前景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三世界的概念是谁创立的?( A ) A. 阿尔弗雷德.索维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尼赫鲁
2、“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B ) A. 阿尔弗雷德·索维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尼赫鲁
3、哪次会议的召开是第三世界崛起的起点? ( A ) A. 亚非会议 B. 万隆会议 C. 贝尔格莱德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4、哪个国家独立宣告了持续100多年的殖民体系瓦解?( A ) A. 纳米比亚 B. 南非 C. 索马里 D. 埃塞俄比亚
5、 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联合反帝反霸的道路,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 (B)
A. 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 1955年的万隆会议
C. 1967年77国集团第一次部长级会议 D. 哈瓦那第一次南方首脑会议
6、“七十七国集团”现在有多少个国家?( B ) A. 77个 B. 130个 C. 118个 D. 87个
7、不结盟运动现有多少个成员国? ( C ) A.77个 B.130个 C.118个 D.87个
10、下列中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四国”? ( D ) A.俄罗斯 B.印度 C.中国 D.越南
12、非洲独立年是指哪一年? ( C ) A.1945年 B.1955年 C.1960年 D.1990年
15、中国于哪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 C ) A.1949年 B.1964年 C.1971年 D.1978年
16、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于哪一年?( B ) A.1982年 B.1997年 C.2003年 D.2007年
17、联合国正式成立于 (B) A.1945年2月 B.1945年10月 C.1944年8月
D.《西欧联盟条约》
22、《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的日期是什么?( A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2年
23、《马约》确定了政治合作机制的地位是什么? ( D ) A.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B.欧洲共同防务 C.司法和警务合作 D.欧洲一体化
24、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 A ) A.欧洲理事会 B.欧盟理事会 C.欧盟委员会年 D.欧洲议会
25、欧洲政治联盟建设的核心是制订和实施什么?( A ) A.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B.政治一体化 C.军事一体化 D.共同防务
27、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制度化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是什么? ( A )
A.欧盟 B.亚非联盟 C.欧亚联盟 D.北约
28、到2008年底,加入欧盟的国家有多少个? ( C ) A.15 B.25 C.27 D.30
30、欧洲理事会又称什么? ( A )
A.欧洲首脑会议 B. 欧洲会议 C. 欧盟理事会 D. 欧盟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罗马条约》的是 。 ( AB ) A.《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B.《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 C.《欧洲联盟条约》 D.《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E.《布鲁塞尔条约》
2、属于欧共体在经济一体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的是 。 ( ABCDE )
A. 建立关税同盟 B.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C. 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D. 建立科技共同体 E. 建立共同财政制度
3、欧洲为实现统一大市场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 ABD ) A. 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各种边界管制 B. 统一技术标准和法规 C. 统一劳动力流动标准 D. 统一增值税和营业税 E. 统一商品质量标准
4、欧元的诞生对欧洲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有 。 ( ABCD ) A. 促进了欧盟国家经济发展
B. 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C. 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D. 对国际贸易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E. 直接导致欧洲联盟的诞生
5、欧洲共同外交政策的两个显著特征是 。 ( AD ) A. 政策涵盖范围非常广泛 B. 强调共同利益 C. 强调历史渊源 D. 强调显示立场的一致性 E. 高度的自觉性
6、正确反映欧美关系的选项是 。 ( ABCDE ) A. 存在大量共同利益
B. 经济贸易上,竞争日益加剧 C. 政治上,存在诸多分歧 D. 经济上,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 E. 在世界和地区问题上需要协调
7、欧盟急于启动地中海联盟计划的原因是 。 ( ABC ) A. 稳定周边环境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强化对地中海国家政治影响的需要 D. 强化与地中海军事同盟关系的需要 E. 迅速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8、关于欧中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CDE ) A. 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B.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和设备供应方 C. 欧盟与中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D. 欧盟与中国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潜力 E. 欧中关系还受制于美国因素
9、影响欧中关系良好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 。 ( ABCDE ) A. 经贸摩擦 B. 缺乏政治互信 C. 民主价值观问题 D. 人权问题
E. 西藏问题
10、关于欧盟对外援助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BCDE ) A. 援助带有支援性质
B. 援助具有自我利益的追求成分 C. 援助是欧盟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通过援助可以控制受援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E. 在一定程度上为受援国创造就业机会
11、欧洲联盟未来发展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 ABC ) A. 建立经济货币联盟
B. 将成员国间外交事务上的政治合作机制上升为共外交和安全政策 C. 加强成员国在司法和内政事务上的合作 D. 经济一体化 E. 军事一体化
12、下列哪些属于欧盟的下设机构? ( ABCDE )
A. 欧洲理事会 B. 欧洲议会 C. 欧盟理事会 D. 欧盟委员会 E.欧洲法院
13、欧洲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战略确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BCDE) A.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保卫共同价值观念、基本利益、欧盟的独立和完整
B. 加强欧盟所有方面的安全 C. 加强国际合作
D. 维护和平和加强国际安全
E. 巩固民主制度和法则,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三、判断题
1、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是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 )
2、欧洲联盟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对 ) 3、卡勒基被誉为“欧共体之父”。( 错 )
4、“舒曼计划”正式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对 )
5、欧洲共同体正式诞生于1965年。( 错 ) 6、建立关税同盟是共同体的重要经济支柱。( 对 ) 7、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核心政策。( 对 )
8、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推动了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 对 ) 9、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最终建立。( 对 ) 10、《科托努协议》是欧盟处理与俄罗斯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 错 ) 11、欧盟与欧共体是一回事。( 错 )
12、欧洲政治联盟建设的核心是制定和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对) 13、欧洲共同防务建设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 )
14、司法和警务合作的加强,是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要求。 ( 对 )
15、欧盟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制度化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 对 )
第七章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是在哪一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 C ) A.1966年 B. 1967年 C. 1968年 D. 1970年 2、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经历几个阶段? ( A )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3、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首先确立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A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4、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 B ) A. 日元升值 B. 体制性危机 C. 政府经济政策失误 D.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5、哪项不是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 D )
A. 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 B.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C. 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6、哪一项不是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 C ) A. 管理现代化、社会改革、政府干预、国土开发 B. 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C.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7、哪一项不是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D ) A. 日元升值 B. 传统经济体制失灵 C. 政府经济政策失误 D.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8、21世纪日本经济调整的重点在于什么?( B )
A. 产业结构 B. 金融制度 C. 财政政策 D. 经济结构 9、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首先确立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A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10、哪一项描述21世纪日本经济实力不正确?( D ) A. 日本总体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 B. 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 C. 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11、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第一次战略选择是什么? ( A ) A. 脱亚入欧 B. 脱欧入美
C. 美亚兼顾,争当政治大国 D. 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2、日本战后外交的基轴是(A ) A. 日美关系 B. 日中关系 C. 日欧关系 D. 日俄关系
13、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第三次战略选择是什么? ( C ) A. 脱亚入欧 B. 脱欧入美
C. 美亚兼顾,争当政治大国 D. 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4、提出“脱亚论”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是谁? ( D ) A. 大久保利通 B. 吉田松阴 C. 伊藤博文 D. 福泽渝吉
15、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口号提出的标志是1983年的“政治总决算路线”,提出者是谁? ( A )
A. 中曾根康弘 B. 宫泽喜一 C. 铃木善幸 D. 小渊惠三
16、日美军事同盟是什么的产物?( B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冷战 C. 朝鲜战争 D. 越南战争
17、 2007年1月,正式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迈出突破“和平宪法”关键一步的是什么内阁?( C )
A. 渡边内阁 B. 小泉内阁 C. 安倍内阁 D. 福田内阁
18、日美“2+2”会谈是针对什么领域的高层对话渠道?( D ) A. 经贸投资
B. 文化交流 C. 高技术合作 D. 安保政策
19、日本认为自己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最关键的是取得哪个国家的支持?( A )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韩国
20、日本的新国家主义思潮是一种关于日本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观,这一思潮兴起于什么时间? ( B )
A.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形成于70年代 B.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于80年代 C.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于90年代 D.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形成于80年代
二、多项选择
1、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确立的战略目标有哪些?( ABCD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E.科教兴国
2、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是什么?( ABCD ) A. 管理现代化、社会改革、政府干预、国土开发 B. 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C. 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设备更新。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E.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3、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ABCE )
A. 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
B.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C. 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E. 日本特殊的战败国地位使日本免于将过多资源用于扩军备战 4、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ABCDE ) A. 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居世界前列 B. 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 C. 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E. 国民生活水平居高位
5、日本经济发展潜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ABCDE ) A. 发达的教育和人才优势 B. 庞大的科技队伍
C. 巨额的科技投入 D.科技研究开发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 E.重视技术引进
6、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具体目标主要有哪些?( ADE ) A. 构筑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B. 完成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所需的国内外法律手续 C. 突破防卫费用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制 D. 成为未来亚太秩序中的主导者
E. 积极推动和参与联合国改革,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以下对新国家主义思潮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BCDE ) A.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式形成于80年代。 B. 以一种关于日本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观。 C. 其实质是以狭隘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大国主义。 D. 其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大和民族优秀论”。 E. 其具体的表现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8、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加快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ABCD )
A. 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B. 强化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日本国际地位。 C. 积极调整军事战略,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D. 进一步开展联合国外交,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E. 扩大防卫范围,突破专守防卫战略。
9、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ACE ) A. 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 B. 日本在外交上脱离了对美国的依赖,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 C. 日本作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军事基础。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其目标是为了更有力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E. 日本已经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
10、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战略目标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ABC ) A. 日本在外交上长期倒向美国,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独立的政治基础。
B.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没有深刻的反省,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深度的国际信任。
C. 修改和平宪法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忧虑,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广泛的国际支持。
D.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低迷,国力衰退。 E. 日本内阁对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在政策上缺乏连续性。
三、判断题
1、战后日本是在1986年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正确 ) 2、战后日本发展经济首先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 错误 ) 3、90年代引起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日元升值。( 错误 ) 4、“体制性危机”是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 ( 正确 )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政策。( 正确 ) 6、为谋求政治大国,中曾根政府增加军费开支,突破防卫费用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0.1%的限制。( 错误 )
7、冷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外交有了新的变化,日本政府的开发援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