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含

2025-07-02

张家界市2015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卷(B)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7道小题,共6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1~3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 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抱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 C.微信使用的普遍状况表明:微信阅读内容很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 D.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还依然太少。 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达,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应该精准地把握读者的口味,不断满足甚至迎合读者的阅读偏好,才会让阅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读市场越来越繁荣。

D.对于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希望它们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B.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C.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D.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对文中下列词语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5分) 译文: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来源:Z§xx§k.Com]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8.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5分)

9.本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 (2)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3)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在《离骚》中,写屈原为百姓生活的艰难而叹息落泪的句子是: ,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

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

屠呦呦:四十六年坚守,赢得了世界喝彩

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全世界的目光从这一刻开始“聚焦”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当身着一袭紫色礼裙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的时候,庄严的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

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3天前,屠呦呦在出席卡罗琳医学院举办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演讲会时,新华社记者拍下了令人感动的一幕: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琳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Jan Andersson先生在屠呦呦演讲过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这位85岁的老人,另一只手为她拿着话筒,30分钟里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

在诺奖得主演讲会上,提及46年前的那场“战役”,85岁的屠呦呦仍然记忆犹新: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项目,她被指定为课题组组长,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接受任务后,屠呦呦开始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屠呦呦说:“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这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虽然有了这样一本“验方集”,但要从640种药物中筛选出对疟疾真正有效的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屠呦呦和她的队友们曾一度陷入到研究的“泥淖”中,找不到理想的出路。面对挫折,屠呦呦也曾苦闷。她后来回忆说:“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当她再次认真翻阅起曾出现抗疟苗头的几个药物的历代文献时,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给了她新的启迪,也为青蒿素的成功提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然而,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大革命,大部分单位的科研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实验条件。屠呦呦当年的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姜廷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时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但任务时间又很紧迫,屠呦呦为了加速提纯速度,急需寻找能够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然而,紧张的经费却让她们一筹莫展。急中生智的屠呦呦,想到了家中腌咸菜用的瓦缸,就把这样的瓦缸充当了提纯药物的器皿。最终,靠着这些瓦缸成功提纯了100克青蒿素结晶。而屠呦呦却因为长期接触这样的环境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其他成员也出现了不同的中毒症状。”

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病情一好转,她就急忙跑回实验室继续科研。为了能尽快让青蒿素用到临床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自己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她们尝试改用单体胶囊??

回忆起屠呦呦研究团队当年的实验情景,姜廷良不无感慨地说:“她的身上有着超越常人的执着精神。这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姜廷良透露,在青蒿之前,屠呦呦还筛选过很多种物质,“比如胡椒,实验室的抗疟成绩相当漂亮,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90%多,但是临床却没效果。青蒿提取物在开始的实验中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也只不过68%,最低才百分之十几,远远不及胡椒,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坚持和执着,青蒿素的研究很难取得成功。”

“执着”是记者在采访屠呦呦的同事时,听到他们用来评价她最多的一个词汇。靠着这份执着,屠呦

[来源:学.科.网Z.X.X.K]呦从古代医书中找到青蒿,用这株看似普通的小草,拯救了世界上无数的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口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死亡人数约为58万人。正如诺奖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青蒿素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

获奖后的屠呦呦虽然一直保持着贯有的低调,面对公众和媒体言辞甚少,但在瑞典的媒体见面会上,针对大湄公河地区和非洲少数地区出现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她却大声疾呼: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屠呦呦说,自己和疟原虫“斗”了一辈子,发现了青蒿素。她说:“青蒿素是个全新的化学结构,关于它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完成。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今面对新一轮的耐药性挑战,她依旧信心满满。在她看来,新出现的耐药性问题,让青蒿素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行多远,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46年的坚守让屠呦呦认准一个道理: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只要目标明确,坚守信念是成功的前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Jan Andersson教授在屠呦呦演讲时,一手扶着她,一手拿着话筒,“ 30分钟 里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表现了对屠呦呦的尊重。

B.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

服之”的描述,为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了青蒿素的成功提取。 C.屠呦呦当年的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姜廷良对科技日报记者 所说的一段话,从正面表现了屠哟哟对科学研究的认真态度。

D.文章选取大量的事实材料,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地表 现了屠呦呦的对科学的执着精神,表达了对这位老科学家的赞美和崇敬。 E.获诺奖后,屠呦呦一直保持低调,这与她谦逊、淡泊的性格相关;而面对恶性 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却“大声疾呼”,说明她心怀愧疚。

(2)请概括、分析屠呦呦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5分)

(3)第二段开头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5分)

(4)文章结尾写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联系现实,另

举出一例来谈谈你自己的认识。(7分)

II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14题每题3分,15题5分,16题6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成功企业家的优势在于别人还在多种选择中 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出了抉择。 (2)除了缅怀先辈以外,传统的清明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着

新生命的意思。

(3)叙事诗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按 可分为情歌、颂歌、哀歌、牧歌和讽刺

诗等。

(4)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 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

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A.徘徊 养育 体裁 寥廓 B.彷徨 孕育 体裁 辽阔 C.彷徨 孕育 题材 寥廓 D.徘徊 孕育 题材 辽阔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B.索诺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C.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徒手是不

[来源学科网]在其中的,更何况是请愿。

D.我就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好像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1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犹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15.请以“慈善”为话题,再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句相同。(5分)

慈善是一种美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它是融化冰雪的阳光,是消除阴霾的春风; ; 。 16.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念币背面图案,请写出该图案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以”从 中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如“阅读”“实践”“失败”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周年镍包钢纪

其寓意,要求语

张家界市2015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语文参考答案(B)

1.D(“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2.C(与文中“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的内容相矛盾)

3.A(B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C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D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5.C(籍吏民: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 6.C(“不知如何是好”错,张良给刘邦出了关键的一计。)

7.(1)项伯连夜赶到刘邦驻军地,秘密地见了张良,把事情完整地告诉了他。(记分点:之,到;

私,秘密;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每点1分,语意通顺2分,共5分)

(2)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流寇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记分点:所以,?的

原因;出入,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每点1分,语意通顺2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8.秋季。高风、黄叶等意象。(5分,秋季2分,意象3分)

9.表达了诗人思乡盼归的羁旅情怀。长江滚滚东流,而诗人自己却滞留他乡,不禁心生悲意,更加思念家乡。三四句写秋风起,黄叶纷飞的凄凉景象,将诗人的思归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刻。(6分,情感3分,结合诗歌进行分析3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9分,每句1分)

10.(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不知为不知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长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

11.(1)答A得2分,答D得3分,答E得1分。答BC不给分。E面对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却“大声疾呼”,表现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B葛洪的描述只是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为青蒿素的成功提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C应是从侧面表现了屠呦呦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

(2)①超常执著。为研究青蒿素坚守了46年,终于赢得了世界的喝彩。②勤奋刻苦。走访名老中医,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③不怕困难。没有好的实验条件,就靠自己的智慧创造条件,用瓦缸当器皿,成功提纯了100克青蒿素结晶。④乐于奉献。因研究青蒿素患上了中毒性肝炎,但病情一好转,她就急忙回实验室继续科研。⑤富于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她大声疾呼: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答

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3)第二段开头画线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照应第一段“庄严的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46年的坚守”引出下文,并统摄了下文有关屠呦呦研究提取青蒿素的所有材料。(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4)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意思是:不忘初衷,必有回报(坚守信念,必定成功)。(3分)

②示例:被称为“无臂小李阳”“超级演说家”的杨孟衡,从小因高压电击伤而双臂高位截肢,由于他坚守生活的信念,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最终名扬中华大地。霍金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正是他坚守热爱科学的信念,这样一个“废人”,竟成了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宇宙之王”。(任举一例得3分)可见,一个人只要在困境面前不忘初衷,全身心投入,坚持不懈地奋斗,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

13.B(A、“莫言被评为荣誉称号”搭配不当;C、“徒手与请愿”语序不当;D、“仿

佛好像”重复赘余)

14.B

15.(示例)慈善是一种胸怀,当别人陷入窘境时,它是缓解干渴的雨露,是滋润心田的泉流;慈

善是一种境界,当别人遭遇坎坷时,它是躲避风暴的港湾,是带来慰藉的星光。(每句2分,语言优美,比喻贴切加1分)

16.构图要素:图案由数字、长城及鸽子构成。

寓意:“70”、“1945-2 015”突出了纪念时间;其上方五只和平鸽展翅飞翔,象征和平;衬

景龙形长城图案展现出“V”字,喻指胜利属于中国。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苏南五市单招二模卷答案--数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