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目 录 ......................................................................................................................................................................... I 基于PON+EOC系统的接入网集群管理技术规范 ................................................................................................. 1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 1 3.1 缩略语 ............................................................................................................................................................... 1 3.2 术语和定义 ....................................................................................................................................................... 2 4、BCMP接入网集群管理体系结构 ........................................................................................................................ 3 5、接入网集群管理协议 ............................................................................................................................................. 4 5.1 BCMP协议概述 .................................................................................................................................................. 4 5.2 BCMP协议报文总体格式 .................................................................................................................................. 5 5.3 BCMP CLIENT注册及应答 ................................................................................................................................... 8
5.3.1功能描述 ................................................................................................................................................... 8
5.3.2 主要流程 .................................................................................................................................................. 8 5.3.3报文格式 ................................................................................................................................................... 9 5.4 BCMP CLIENT心跳上报..................................................................................................................................... 13 5.4.1功能描述 ................................................................................................................................................. 13 5.4.2 主要流程 ................................................................................................................................................ 13 5.4.3 报文格式 ................................................................................................................................................ 13 5.5 BCMP CLIENT管理参数更改 ............................................................................................................................. 16 5.5.1功能描述 ................................................................................................................................................. 16 5.5.2 主要流程 ................................................................................................................................................ 16 5.5.3 报文格式 ................................................................................................................................................ 16
I
××××—××××
基于PON+EoC系统的接入网集群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PON+EoC系统的接入网集群管理协议,包括接入网集群管理的体系结构、拓扑
收集与集群访问的实现机制、设备管理(如带内管理VLAN、带内管理IP地址自动配置)等。
本标准所述的接入网集群管理协议适用于在一个连通的PON+EoC接入网内,在运营商本地区域的多个PON+EoC接入网可形成一个统一管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664-2007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IETF RFC1071 计算因特网校验和 IEEE 802.1Q 虚拟桥接局域网
IEEE 802.3 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EoC Ethernet Over Coax 同轴电缆以太网 EOLT Enhanced Optical Line Terminal 增强型光线路终端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送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 MAT Management Address Translation 管理地址转化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e 网络地址转化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1
××××—××××
BCMP Broadband-access-network Cluster Management Protocol 接入网集群管理协议
HS HiNOC Switch 缆桥交换机
HSMC HS Main Control HS主控单元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命令行接口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配线网
CDN Coaxial-cable Distribution Network 同轴电缆配线网
3.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接入网集群
接入网集群是由一组接入网设备组成,构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域,并提供对集群每个成员的管理和访问能力。
主控管理服务器(BCMP Server)
在接入网集群中,提供对整个集群的主控管理作用的设备称为主控服务器。同时,主控管理服务器可对集群中的成员进行注册配置、管理、监控。
代理网元(BCMP Proxy)
接入网集群中的网元,负责对一个PON OLT设备和该OLT设备下联的所有EoC设备组成的接入网中的成员网元进行接入网集群管理代理的网元。
成员网元(BCMP Client)
接入网集群中的网元,通过代理网元接受主控管理服务器的统一管理。
增强型光线路终端
是由EOLT主控板、一个或多个EOLT业务板等组成的OLT系统设备。
EOLT主控板
是EOLT的核心模块,为EOLT设备提供中心控制功能。
EOLT业务板
是EOLT的业务接口模块,向用户提供直接可用的一个或多个PON接口。
缆桥交换机(HS)
即EoC头端(PON口上联)设备。在PON+EoC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把ONU与多个EoC头端集成在一个设备上,并通过HSMC对多个EoC头端进行控制管理。在基于PON+EoC系统的接入网集群管理中作为成员网元。
HS主控单元(HSMC)
是HS中的核心管理模块,用于对设备中的多个EoC头端进行管理与控制。
2
××××—××××
4、BCMP接入网集群管理体系结构
BCMP Server主控板BCMP Proxy主控板BCMP Proxy业务板EOLTPON口业务板PON口Slot_1?EOLTPON口?PON口Slot_1业务板PON口业务板PON口Slot_nPON口??PON口Slot_n`ODNODNONUHSMCONUHSMCONUHSMCONUHSEoC头端HSMCBCMP ClientEoC头端HSEoC头端BCMP ClientEoC头端HSEoC头端BCMP ClientEoC头端HSEoC头端BCMP ClientEoC头端CDNCDNEoC终端CDNEoC终端EoC终端CDNEoC终端EoC终端EoC终端EoC终端EoC终端图 1 接入网集群体系结构
集群是由一组接入网络设备组成的一个集合,集群管理提供了一种自动收集设备拓扑的方法,并提供了集中、统一的维护管理通道。基于PON+EoC系统的接入网集群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其管理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由一台EOLT设备及其下联的EoC网络内部形成的二层管理域,包括一个BCMP Proxy和若干BCMP Client;另一部分是由在整个接入网中的一台BCMP Server和若干台EOLT设备组成的三层管理域,包括一个BCMP Server和若干个BCMP Proxy。其中,EOLT设备通常包括主控板以及PON业务板,每个业务板可包括一到多个PON口,每个PON口通过ODN可与多个HS设备相连;HS设备包括一个ONU、多个EoC头端以及用于控制EoC头端的HSMC控制器,每个EoC头端通过CDN可与多个EoC终端相连。BCMP接入网集群管理中定义了三种角色:BCMP Server、BCMP Proxy,以及BCMP Client,分别提供以下功能:BCMP Server作为主控实体用于对集群中的成员网元进行注册配置、管理、监控,它以功能实体方式运行在PON+EOC接入网统一网管系统中;BCMP Client运行在HS等成员网元中,接受BCMP Server对该成员网元的管理;BCMP Proxy作为BCMP Server与BCMP Client之间的通
3
××××—××××
信代理实现BCMP协议报文的解析封装与转发以支持集群管理,它运行在EOLT主控板上。
5、接入网集群管理协议
5.1 BCMP协议概述
BCMP是客户端/服务器端(Client/Server)模型的接入网集群管理网络协议,BCMP服务器端(BCMP
Server)负责接收来自BCMP客户端(BCMP Client)并通过BCMP Proxy转发的注册请求消息或心跳消息,分配IP地址并维护服务器端的设备管理信息表,其中,BCMP Server发给BCMP Client的IP配置与其他管理消息也由BCMP Proxy来转发。当BCMP Server接收到BCMP Client的注册请求,在表中登记一个新的设备,为该BCMP Client分配管理IP;当BCMP Server接收到心跳消息,则更新表,表中每一项对应一个设备,设备可以是HSMC、可通过IP方式管理的ONU类型设备的一种。每一个在线的设备都对应唯一条表项,每条表项都设有一个时间标签,并给定一个默认值,当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这些设备的心跳消息时,则使本条记录失效;当在时间间隔内收到心跳消息,与本地比较设备标识,若相同则定时器恢复为原始值;若不相同,则更新本地管理信息。
BCMP集群建立原理如图2所示,采用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PORT_ID、ONU_ID、OLT_ID、SLOT_ID进行编号。当HS设备上电启动后,HSMC的注册请求报文在某特定VLAN中(默认VLAN4041)进行组播协议报文发送,组播地址采用IETF定义的管理组播地址区间的用户扩展地址段,具体使用0x0180C2000023组播地址。其上联的ONU收到该注册请求报文后应添加HSMC上联的ONU UNI端口编号(PORT_ID)然后提交该报文,ONU的UNI端口编号从1开始递增,如ONU只有一个UNI端口则PORT_ID设置为1。而且ONU的UNI端口编号应与ONU面板上的端口编号严格的一一对应,例如,对面板上编号为1的以太网端口的特定属性进行管理时,其相应端口编号字段的值应为0x01。EOLT收到该注册消息后进行相应处理:解析出HSMC的MAC地址、HS上联ONU的PORT_ID信息,如果消息中无PORT_ID信息则丢弃该消息;同时根据HSMC的源MAC地址查询并添加HS所上联的ONU设备MAC地址信息、ONU编号(ONU_ID)信息、ONU所联EOLT PON业务板的PON端口编号(OLT_ID),以及EOLT PON业务板的槽位编号(SLOT_ID)信息,OLT_ID和SLOT_ID编号均为从1开始递增;然后把该消息封装为IP报文格式。最后,运行在EOLT主控板中的软件实体BCMP Proxy通过IP通道把该报文转发给BCMP Server。BCMP Server根据此注册报文建立该HSMC上联的PORT_ID、ONU MAC(或ONU_ID)、OLT_ID、SLOT_ID等一系列能够标识注册的HSMC所处的PON+EoC网络物理位置信息,并把它们与HS的MAC地址(或管理IP地址)对应起来,形成PON+EoC网络的物理拓扑信息记录表,如表1所示。当BCMP Server为请求注册的HSMC下发分配带内管理VLAN和管理IP地址时,BCMP Proxy再把该消息转发给HSMC。HSMC配置了带内管理VLAN和管理IP地址后,则可与后台网管系统或网管终端通过带内管理VLAN进行IP层管理通信。
利用BCMP协议进行接入网集群管理时,可按照PON+EOC接入网设备的物理拓扑与位置把设备分为若干个子网管理域进行管理,例如可把EOLT一个PON口所连接的所有HS设备作为一个管理域,或EOLT一个业务板所连接的所有HS设备作为一个管理域。在配置设备(如HS)的管理IP地址时,可以采用必要的IP地址分配规则实现对各个子网管理域中的设备的IP子网与IP地址进行相应配置,使得同一个子网管理域下的所有BCMP成员网元具有相同的管理地址特性。
从网络管理的需求而言,通过BCMP协议为BCMP成员网元分配的管理IP地址通常是固定的,没有租期限制以及重新获取IP地址的必要。
4
××××—××××
BCMP Server EOLT加加加加加HSMC加加加加加1加加加加HSMC加MAC加加加HS加加加ONU加PORT_ID加加加加加加加PORT_ID加加加加加加加加;2加加加HS加加加ONU MAC加加加加ONU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ONU MAC加ONU_ID加加加加加ONU_ID加加加加加加加3加加加ONU加加PON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OLT_ID加4加加加EOLT PON加加加加SLOT_ID,加加加加加SLOT_ID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ServerEOLT 1加加加ONU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HS加 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PORT_ID加加加加加加EOLT2加加加ONU加加加加加加加UNI加加加加HS加加PORT_ID加加加1加ONU HSMC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HSMC
图2:BCMP集群建立原理
表1:PON+EoC网络的物理拓扑信息记录表示例
HS MAC 00:0b:0a:00:00:01 00:0b:0a:00:00:02 00:0b:0a:00:00:03 …
PORT_ID ONU MAC 11:22:33:44:55:01 11:22:33:44:55:02 11:22:33:44:55:03 ONU_ID OLT_ID SLOT_ID EOLT管理IP地址/子网掩码 10.131.0.25/8 10.131.0.25/8 10.131.0.25/8 … HS管理IP地址/子网掩码 172.16.1.1/16 172.16.1.2/16 172.16.1.3/16 … 1 1 1 … 1 2 3 … 2 3 4 … 2 2 2 … 5.2 BCMP协议报文总体格式
BCMP协议报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在PON+EOC网络中用于BCMP Proxy和BCMP Client之间通信的二层以太网BCMP消息帧,一种是用于BCMP Proxy和BCMP Server之间通信的三层BCMP IP协议报文。
5.2.1 BCMP消息帧格式
BCMP消息帧是由带IEEE 802.1Q TAG的以太网帧头与BCMP协议报文两部分组成。当BCMP帧为组播帧时,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为0x0180C2000023组播地址,优先级设为7,VLAN ID设为4041,类型设为0x877,以区别于普通的以太网业务数据帧。BCMP协议报文格式如图3所示,该格式以字节为单位,字节内的bit位顺序采用网络字节序。
5
××××—××××
1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n……加加加加加加n加加加加加……加加n加加1加加12加 加3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加4 Bytes
图 3 BCMP协议报文格式
1) 版本:BCMP协议的版本号,长度为4bits整型数据,为兼容NGB示范网中原有系统版本,本规
范定义的初始版本号为0x5,后续版本以此初始版本号为基础递增。
2) 消息类型:BCMP协议报文的消息类型,长度为4bits整型数据,具体定义如下表所示: 类型字段值 0x1 0x2 0x3 0x4 0x5-0xF 标识 BCMP_REG BCMP_TICK BCMP_RES BCMP_PARACHG Extended 注释 BCMP Client注册请求消息 BCMP Client心跳消息 BCMP Server注册应答消息 BCMP Server管理参数更改通知消息 BCMP功能扩展用类型 3) 帧序列号:长度为2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消息帧的发送序列编号,在需要保证顺序的发送确认
消息应答时使用,默认为1;
4) 校验和:长度为2Bytes整型数据,包括BCMP协议报文头在内的全部BCMP协议报文内容进行
CRC16运算生成的校验和,其中base_crc以0计算;
5) 报文长度:长度为2Bytes整型数据,指整个BCMP协议报文的总长度,包括BCMP报文头,不包
括BCMP以太网帧头; 6) 层次:指注册请求消息发起者到EOLT主控板的层次数,每层次处理实体对注册请求消息处理后增
加了层次信息时,同时应将层次数加1。例如报文为HS的注册请求报文(0x1)时,在注册请求消息从HS发送时,层次为1;若该注册请求消息帧被ONU处理,并在消息帧中追加了包含HS所连接的ONU端口信息层次内容时,则层次数增加为2,当BCMP Proxy所在的OLT设备收到该注册请求报文时,可根据层次数判断需要解析的有效链路信息层数。若报文类型为注册应答消息报文(0x3)时,层次为1。考虑到实际组网拓扑,报文的最大层数为5,即层次字段的最大值为5; 7) 保留:保留字段,消息帧中所有保留字段默认填0;
6
××××—××××
8) 各层字段的含义:
?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 ? 设备类型(DevType):长度为1 Bytes整型数据,表示报文当前层次属于哪种设备,HSMC的设备类型为2,ONU的设备类型为3,EOLT上的可管理实体的设备类型为4;
? 其它字段的含义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而定,应用场景包括内部管理IP地址配置等,具体含义将在具体章节“BCMP消息帧格式”中描述。 HSMC在未获得管理IP地址时, BCMP Client通过BCMP帧上报注册请求消息,BCMP Proxy再把该消息帧封装为BCMP IP协议报文后发给BCMP Server,BCMP Server处理注册请求消息后,统一分配BCMP Client的带内管理VLAN和管理IP地址。管理IP地址在BCMP Client所在设备上配置后,各个BCMP Client设备便可与BCMP Server通过管理VLAN进行基于IP的带内管理通信。
5.2.2 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
由于BCMP Proxy和BCMP Server之间采用IP通信,并且BCMP Proxy作为代理转发BCMP协议报文,因此BCMP IP协议报文是将BCMP消息帧相关内容封装在UDP数据报文中形成的,其格式如图4所示。其中,BCMP Server的UDP目的端口号默认设为5000,以区别于其他IP数据报文。BCMP Proxy运行的OLT设备,应支持对该UDP默认端口号进行配置修改,同时应支持对BCMP Server的IP地址进行配置修改,上述参数修改后,应使用修改后的新参数与BCMP Server建立通信。
IP报头UDP报头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
图4: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
基于IP通信的BCMP协议报文的格式定义如图5所示,其字段定义如下所述:
12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Client加加MAC加加BCMP Client加加MAC加加加加加加加加3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4Bytes 加加 加加加加 BCMP加加加加加加
图5: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格式
1) 版本:BCMP协议的版本号,长度为4bits,为兼容NGB示范网中原有系统版本,本规范定义的初
7
××××—××××
始版本号为0x5,后续版本以此初始版本号为基础递增。
2) 报文类型: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的类型,长度为4bits。具体定义如下表所示: 类型字段值 0x1 0x2 0x3 0x4 标识 IP_BCMP_REG IP_BCMP_TICK IP_BCMP_RES IP_BCMP_PARACHG 注释 基于IP的BCMP Client注册请求消息 基于IP的BCMP Client心跳消息 基于IP的BCMP Server注册应答消息 基于IP的BCMP Server管理参数更改通知消息 3) 消息序列号:与帧序列号一致; 4) 校验和:长度为2Bytes整型数据,包括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头在内的全部BCMP协议报文
内容进行CRC16运算生成的校验和,其中base_crc以0计算;
5) 报文长度:指整个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的总长度,包括它的报文头;
6) BCMP Client设备MAC地址:长度6Bytes整型数据,表示BCMP Client设备(例如:HS)的MAC
地址;
7) 负载数据:是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的负载数据,其格式定义如图3所示的层字段,具体层字段
内容见相关章节的“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描述。
5.3 BCMP Client注册及应答 5.3.1功能描述
为实现对PON+EOC接入网设备的统一管理,可通过BCMP协议实现对设备管理IP地址进行动态配置。在BCMP协议中,分配给被管理设备的管理IP地址时,还包括管理IP地址的相应子网掩码。在配置设备(如HS)的管理IP地址时,通过采用必要的IP地址分配规则可对各个子网管理域中的设备的IP子网与IP地址进行相应配置,以支持把所有被管设备分为若干个子网管理域进行管理。
5.3.2 主要流程
BCMP Client发送“注册请求”BCMP消息帧BCMP ProxyBCMP Server添加ONU MAC,ONU_ID, OLT_ID, SLOT_ID,以及报文头,并封装为“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发送“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回复“注册应答”BCMP IP协议报文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SNMP参数分配回复“注册应答”BCMP消息帧解包并封装为BCMP消息帧
图6:BCMP Client上线注册流程图
8
××××—××××
内部管理IP地址动态配置的主要流程如图6所示,简述如下:
1) BCMP Client(例如HS设备)发送“注册请求”BCMP消息帧; 2) BCMP Proxy收到该消息帧后,解包以从中提取BCMP协议报文,并添加ONU MAC,ONU_ID, OLT_ID, SLOT_ID,以及报文头,封装成为“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发送给BCMP Server; 3) BCMP Server端收到“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后,则按照IP地址分配规则给该设备分配管理IP地址,并将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等信息封装到报文中,发送“注册应答”BCMP IP协议报文。其中,BCMP Server根据收到的“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的源IP地址来决定发往哪个BCMP Proxy;
4) BCMP Server根据“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中的相关信息,生成PON+EoC网络的物理拓扑信息记录表; 5) BCMP Proxy收到“注册应答”BCMP IP协议报文后,解包并提取出HS设备的MAC地址等信息,然后封装为“注册应答”BCMP消息帧,再把该消息帧通过以太网单播方式发往该HS设备;
6) BCMP Client收到“注册应答”消息帧后,解析出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SNMP相关配置参数,并据此进行HS设备的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SNMP的配置。如果配置成功,则开始向BCMP Server发送心跳消息报文,如果未配置成功则继续向BCMP Server发送“注册请求”报文。如果没有收到注册应答消息,则BCMP Client间隔30秒后再次发送注册请求。
7) BCMP Client运行的设备应能支持通过BCMP协议获取IP地址(含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与静态IP地址配置两种模式,缺省采用BCMP模式获取IP地址,并支持两种模式的切换。当从BCMP模式切换到相同管理VLAN的静态IP地址配置模式后,BCMP Client不再发送任何BCMP协议报文,当从相同管理VLAN的静态IP地址配置模式切换回BCMP模式后,BCMP Client重新发起注册流程。当从BCMP模式切换到不同管理VLAN的静态IP地址配置模式后,不对BCMP的流程产生任何影响。IP地址获取模式在设备重启后不丢失。
5.3.3报文格式
5.3.3.1 BCMP消息帧格式
(1)BCMP Client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帧的层字段 如图7所示:
第1层1层字段长度2设备类型 OLTID = 13MAC4 BytesMAC 第2层层字段长度设备类型 PORT_IDPORT_IDPADDING
9
××××—××××
图7:BCMP“注册请求”消息帧的层字段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本类型消息帧该值为8; 设备类型: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若是HS设备,设备类型为0x2;
MAC:BCMP Client所在设备的MAC地址,例如HSMC的MAC地址,长度6Bytes整型数据;
POR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HS上联ONU的UNI端口编号,POR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BCMP client发出的消息帧经过ONU设备后携带两层结构信息,PORT_ID从1开始递增,BCMP proxy不再对PORT_ID进行添加处理。 PADDING:填充字段,默认填0。
? ? ? ?
?
(2)BCMP Client接收的“注册应答”消息帧的层字段 层字段层次为1层。如图8所示:
12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34加加 IP加加Bytes 加1加加加 IP加加IP加加加加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加加VLANSNMP加加加SNMP加加加……SNMP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IP加加加加加加加……EOLT IP加加EOLT IP加加PADDING
图8:BCMP“注册应答”消息帧的层字段
?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包含PADDING。本类型
10
××××—××××
?
? ? ? ? ? ? ? ?
消息帧该值为136;
设备类型: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若是HS设备,设备类型为0x2; 管理IP地址:长度4Bytes整型数据,BCMP Server分配给BCMP Client所在设备(例如:HS)的带内管理IP地址;
IP子网掩码:长度4Bytes整型数据,管理IP地址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长度4Bytes整型数据,BCMP Client所在设备(例如:HS)管理IP地址段的默认网关;
管理VLAN:长度2Bytes整型数据,BCMP管理域带内管理用VLAN;
SNMP协议版本号:长度1Bytes整型数据,SNMP的版本号,例如0x02,表示SNMP V2版本;
SNMP端口号:长度2Bytes整型数据,SNMP服务端口号,默认为161;
SNMP 安全名:长度32Bytes字符串型数据,表示SNMP v3消息中的安全主体名称; SNMP 读共同体名:长度32Bytes字符串型数据,表示SNMP协议的读共同体名称; SNMP 写共同体名:长度32Bytes字符串型数据,表示SNMP协议的写共同体名称; 心跳周期:长度2Bytes的整型数据,BCMP Server要求BCMP Client上报心跳消息的周期,以分钟为单位;BCMP Client默认为5分钟发送一次心跳消息。 管理参数集编号:长度2Bytes的整型数据,表示BCMP Server本次为BCMP Client下发的所有管理参数(从管理IP地址字段到心跳周期字段)形成的集合模板编号,当BCMP Server下发不同管理参数集合模板时,采用此编号进行区分。
管理IP地址分配时间戳:长度12Bytes的字符串型数据,表示BCMP Server为注册的BCMP Client实体分配管理IP地址的时间戳,时间格式采用:YYYYMMDDHHMM。
EOLT IP地址: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EOLT的管理IP地址;该字段是在BCMP Proxy所在的OLT设备上进行的填充。 PADDING:填充字段,默认填0。
?
? ?
? ? ?
5.3.3.2 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
(1)BCMP Proxy转发给BCMP Server的“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 如图9所示:
11
××××—××××
1加加加加加2加加加加3MAC4BytesMACPORT_ IDONU MACONU MACONU_IDONU_IDOLT_IDOLT_IDSLOT_IDSLOT_IDPADDING
图9:BCMP“注册请求”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
?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本类型消息帧该值为32; ? 设备类型:发送注册请求的设备类型,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若是HS设备,设备类型为0x2; ? MAC:发送注册请求的设备MAC地址,长度6Bytes整型数据; ? POR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HS上联ONU的UNI端口编号,POR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 ? ONU MAC:长度6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的MAC地址; ? ONU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编号,该编号是ONU管理用的逻辑编号(不是LLID),
ONU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通过该编号应能确定固定唯一的ONU;
? OL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所联OLT在EOLT PON业务板中的PON端口编号,
OL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
? SLO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EOLT PON业务板在EOLT中的槽位编号,SLOT_ID从1
开始递增编号;
? PADDING:填充字段,默认填0。 BCMP Proxy转发给BCMP Server的“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中信息,是从BCMP Proxy接收到的经过PON网络传输的BCMP Client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帧解析后,并通过在OLT本地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后形成的。以HS发起注册请求为例,其中设备类型、MAC信息是HS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帧层字段(层次1)中包含的信息;PORT_ID是ONU对HS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帧处理后,增加到层字段(层次2)中的信息;由于PON+EoC网络是典型的树型网络拓扑,因此ONU MAC、ONU_ID、OLT_ID以及SLOT_ID是OLT设备通过查询HS的源MAC地址从具体哪个ONU上学习的而能够获取到的信息。
(2)BCMP Proxy接收BCMP Server的“注册应答”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
BCMP Proxy接收BCMP Server的“注册应答”报文内容如图5“基于IP的BCMP协议报文格式”。其中设备的MAC地址为BCMP Client所在设备的MAC地址,报文负载数据为如图8所示的BCMP“注册应答”消息帧。BCMP Proxy将负载数据提取出来,并将OLT的管理IP地址填充进去,封装为BCMP消息帧格式,通过以太网单播方式发送给BCMP Client。
12
××××—××××
5.4 BCMP Client心跳上报 5.4.1功能描述
BCMP Client所在设备(例如:HS)定期向BCMP Server发送心跳信息以说明该成员网元的活动
(active)状态。
5.4.2 主要流程
BCMP Client发送“心跳”BCMP消息帧BCMP ProxyBCMP Server添加报文头,并封装为“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发送“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确认对应设备的“Active”状态
图10:心跳上报主要流程
心跳上报的主要流程如图10所示,简述如下:
1) BCMP Client(例如HS设备)发送“心跳”BCMP消息帧;
2) BCMP Proxy收到该消息帧后,解包以从中提取BCMP协议报文,并添加报文头,封装成为“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发送给BCMP Server;
3) BCMP Server收到“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后,确认该设备的“Active”状态。
5.4.3 报文格式
5.4.3.1 BCMP消息帧格式
BCMP Client发送的“心跳”消息帧的层字段如图11所示:
13
××××—××××
1加加加加加2加加加加 OLTID = 1OLT加加加加加加加ID = 13MAC4 Bytes加1加 MACPADDINGPORT_IDPADDING 加2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PORT_ID
? ? ? ? ?
?
图11:“心跳”BCMP消息帧的层字段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本类型消息帧该值为12; 设备类型: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若是HS设备,设备类型为0x2;
MAC:BCMP Client所在设备的MAC地址,例如HSMC的MAC地址,长度6Bytes整型数据; 管理参数集编号:长度2Bytes的整型数据,表示BCMP Client目前使用的BCMP Server下发的管理参数集合模板编号;
POR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HS上联ONU的UNI端口编号,POR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BCMP client发出的消息帧经过ONU设备后携带两层结构信息,PORT_ID从1开始递增,BCMP proxy不再对PORT_ID进行添加处理。 PADDING:填充字段,默认填0。
5.4.3.2 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
BCMP Proxy转发给BCMP Server的“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如图12所示。
14
××××—××××
1加加加加加2加加加加3MAC4BytesMAC加加加加加加加PORT_ IDPORT_ IDONU MACONU MACONU_IDOLT_IDSLOT_ID
图12:“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
? 层字段长度: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表示本层次信息字段的长度。本类型消息帧该值为32; ? 设备类型:发送注册请求的设备类型,长度1Bytes整型数据;若是HS设备,设备类型为0x2; ? MAC:发送注册请求的设备MAC地址,长度6Bytes整型数据; ? 管理参数集编号:长度2Bytes的整型数据,表示BCMP Client目前使用的BCMP Server下发
的管理参数集合模板编号; ? POR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HS上联ONU的UNI端口编号,POR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 ? ONU MAC:长度6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的MAC地址; ? ONU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编号,该编号是ONU管理用的逻辑编号(不是LLID),
ONU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通过该编号应能确定固定唯一的ONU;
? OL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ONU所联OLT在EOLT PON业务板中的PON端口编号,
OLT_ID从1开始递增编号;
? SLOT_ID:长度4Bytes整型数据,表示EOLT PON业务板在EOLT中的槽位编号,SLOT_ID从1
开始递增编号;
BCMP Proxy转发给BCMP Server的“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中信息获取方式与“注册请求”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中信息获取方式一致。
BCMP Server收到该“心跳”消息后,可以判断从BCMP Client到BCMP Proxy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若有变化,则应及时更新保存的网络拓扑信息。
BCMP Server根据BCMP Client的“心跳”消息,维护BCMP Client所在设备的在线可管理状态,默认3个周期未收到BCMP Client的“心跳”消息,则可认为该BCMP Client所在设备已在管理层面下线。
若BCMP管理域的管理IP地址、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带内管理VLAN的规划发生变更,BCMP Server则可以利用收到的该“心跳”消息,判断BCMP Client上述相关的管理参数是否已经重新进行了配置,若未发生变更,则主动发起BCMP“注册应答”的流程。对BCMP Client上的参数重新进行配置下发。
15
××××—××××
5.5 BCMP Client管理参数更改 5.5.1功能描述
BCMP Server的管理IP地址规划方式、管理VLAN、以及SNMP相关参数调整后,需要通过本流程通
知已注册通过的BCMP Client所在设备更改相关管理参数。
5.5.2 主要流程
BCMP Client加加“加加”BCMP加加加BCMP ProxyBCMP Server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BCMP Client加加加加VLAN加加加加I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SNMP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加
图13:管理参数更改主要流程
管理参数更改的主要流程如图13所示,简述如下:
1) BCMP Client(例如HS设备)发送“心跳”BCMP消息帧;
2) BCMP Proxy收到该消息帧后,解包以从中提取BCMP协议报文,并添加报文头,封装成为“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发送给BCMP Server;
3) BCMP Server收到“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后,确认该设备的“Active”状态; 4) BCMP Server同时根据“心跳”报文中BCMP Client上报的管理参数集编号确认是否与当前生效的管理参数集一致。若不一致,则回复“管理参数更改”BCMP IP协议报文;其中,BCMP Server根据收到的“心跳”BCMP IP协议报文的源IP地址来决定发往哪个BCMP Proxy; 5) BCMP Proxy收到“管理参数更改”BCMP IP协议报文后,解包并提取出HS设备的MAC地址等信息,然后封装为“管理参数更改”BCMP消息帧,再把该消息帧通过以太网单播方式发往该HS设备; 6) BCMP Client收到“管理参数更改”消息帧后,解析出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SNMP相关配置参数,并据此进行HS设备的管理VLAN、管理IP地址、默认网关、SNMP的配置。如果配置成功,则开始向BCMP Server发送更新了“管理参数集编号”的“心跳”消息报文,如果未配置成功则继续向BCMP Server发送原来的“心跳”消息报文。
5.5.3 报文格式
5.5.3.1 BCMP消息帧格式
BCMP Client接收的“管理参数更改”消息帧的层字段与图8的BCMP“注册应答”消息帧的层字段
16
××××—××××
完全一致。
5.5.3.2 BCMP IP协议报文格式
BCMP Proxy接收BCMP Server的“管理参数更改”BCMP 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与BCMP“注册应答”IP协议报文的层字段完全一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