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主动发展――上海市普陀区校本教研(研修)案例节选_(精)(2)

2025-04-30

另外,校内外教师和专家的肯定,不仅提高了数学组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而且推动全校教师探索二期课改。到会的市区兄弟学校的教师近百人,也可以反映出这次教研活动起到了校外辐射的作用。

【点评】

学校教研组适时地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思考与学习,在问题驱动下教师的能力会有效地得以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科研意识得到加强。我们认为,和实际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科研活动才是正真有生命力的东西,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科品牌的锻造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教研组这个团队的建设。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认识到教研组内部通过问题的研究有了共同探讨的基础。教研组内的校本教研活动应制度化,将教育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使教学过程更科学合理,更富有操作性。同时,邀请知名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无形中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案例二:教院附校——校本教研给薄弱学校带来生机 【导言】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于2003年6月在原黄陵学校的基础上挂牌,原校几乎是一所困难学校——生源差,师资弱。校本教研给这所薄弱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却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一年多来,附校着重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一是深入调研,感受教师的专业需求。通过了高密度、地毯式的随堂听课,找到薄弱环节,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二是依托母体,借助教育学院专业支持中心的优势,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在专家引领下,依靠本校骨干,组织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开启教师的教学智慧。三是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作用,以课例为载体,开展行动教育,促进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成长。

案例节选《“教”的丰富是为了“学”的充实》生动地反映了老师们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三阶段两反思,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的情景。折射了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的丰富是为了“学”的充实

——《珍珠鸟》三实践两反思教学案例节选

教院附校中学语文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通过“导入教学”、“扫除字词障碍”、“朗读文本”、“教师讲解文本”、“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小结”、“学生作笔记”、“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来组织教学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无从发挥,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教学模式所表现出的不足,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本次研讨月中提出了“探寻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运用“三实践两反思”的方式,力求寻找出最适合于学生发展的,也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实践和反思的过程:

叙事抒情散文《珍珠鸟》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写,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转变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文章写的非常有趣,但就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预备班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们决定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朗读文本,赏析好词好句来理解文本的中心,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一次实践课的执教老师,她的课堂设计是由一则人类无情地对待动物,而导致动物对人类失去信心直至对人类产生畏惧的新闻作为导入的。进而设置疑问:如果人类能够爱护它们,是否会获得动物的信赖呢?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感知文章主体。

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课前新闻导入、听录音感知教材阅读文本、理解作者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的建立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列举新闻事例、感受文本中心、阅读课外教材,并写读后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以下一些问题:在导入环节上,由设计问题时没能充分考虑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从而使得导入环节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最终导致课外拓展训练成了教学设想中的摆设。课文初步感知过程是让学生在一种脱离书面文本单听录音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于绝大部分很少进行同样训练的学生而言,一遍录音的效果显然是难以让学生感知文本。

课后,我们备课组进行了教学反思。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看似是相当完美的,可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却非但未能达到预先的目的,反而在多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呢?经过反复地研究探讨,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提问的过程中过多地以自己的思想来度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有限的生活阅历,从而导致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师的预想大相径庭,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其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能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第一次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二次教学实践。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修改。设计了如下过程:导入并了解文章大意、明晰我与珍珠鸟亲近的过程、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文字的优美、列举事例、再次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导入环节,力求单明了,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在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思到自己对待动物的态度及所导致的结果,从而自然地激发起学生喜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愿望。在听录音感知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听读结合。这样的细微的改变,不仅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有了依靠,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有了直接的接触。针对第一次实践中没有文本朗读的缺陷,教师让学生齐声朗读文本,并且是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朗读。如此使学生在进一步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能够初步理解文本的主旨。在探究文章主旨的过程时,老师运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不断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且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乔老师的课在几个重要环节上做了看似不大的改动,但在教学效果上,确是较第一堂课有了明显的改观。

然而新问题也接踵而至了:例如在让学生发现“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过程——也就是

本节课的主要情节时,由于教师的问题过于琐碎,使得学生难以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和独立的思维空间,而且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在概括小结,这样的提问,看上去是师生频繁互动,可实质上仍然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仔细地品读文章,相信学生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对学生在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上,无疑是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

基于学校主动发展――上海市普陀区校本教研(研修)案例节选_(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ISO9001-2024 转版考题及全部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