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
第三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时间
2013年5月30日~31日。5月30日上午8:10检阅队伍在校休闲足球场集合,8:30开始检阅,9:30开始比赛(若遇下雨,时间顺延)。
二、地点
黑龙江科技大学田径运动场 三、参赛单位 全校各单位 四、竞赛项目 (一)竞技类 1、教工组
(1)青男:100m、200m、800m、1500m、4×100m、4×400m、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2)青女:100m、200m、800m、1500m、4×100m、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3)40岁男:100m、800m、1500m、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4)40岁女:100m、800m、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5)50岁男:100m、1500m、跳远、铅球、铁饼; (6)50岁女子组:100m、跳远、铅球。
— 1 —
2、学生组
(1)学男:100m、200m 、400m、800m、1500m、5000m、10000m、4×100m、4×400m、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2)学女:100m、200m、 400m、800m、1500m、3000m、5000m、4×100m、4×400m、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二)大众类 1、教工组 (1)教工男:拔河 (2)教工女:拔河
(3)教工混:新长征接力、同舟共济、和谐奋进、障碍跑接力;
(4)离退休男:飞盘、沙袋掷准; (5)离退休女:飞盘、沙袋掷准。
注:第(1)、(2)、(3)中的项目均为集体项目,第(4)、(5)中的项目均为个人项目,不计入竞技项目的兼项统计,取前六名,其中拔河、新长征接力项目计双分,教工组其它大众项目不计分。
2、学生组
(1)学男:滚雪球; (2)学女:看谁跳的远;
(3)学生混合:和谐奋进、折返跑跳绳接力、不限时跳绳、传送带、袋鼠跳往返接力。
— 2 —
注:第(1)、(2)、(3)中的项目均为集体项目,不计入竞技项目的兼项统计,计“双分”、无奖品,取前八名。
五、参赛资格
1、拥有我校正式学籍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2、我校在职工作的教职工和离退休教工。 3、能够遵守运动员守则。
4、无不适宜运动的疾病或病史者。 六、参赛办法
1、竞技类项目各单位每项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另可兼报接力项目),接力项目每单位可报男、女组别各1队。
2、大众类集体项目各单位每项限报1队。 3、各单位须按规定报名、报项。
4、参加3000米及以上距离的运动员必须经医院体检合格后,方可参加比赛。
七、竞赛办法
1、竞技类项目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 2、学生组100米、200米和400米按照预赛成绩录取前八名参加决赛。除此之外,学生组其它径赛项目和教工组所有径赛项目按一次决赛成绩排定名次。
3、学生组、教工组均设置团体总分。
4、大众类项目的比赛方法及规则请参阅规程附件。 八、录取名次、计分及奖励办法 (一)录取名次及计分方法
— 3 —
1、学生组各单项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接力项目和大众类集体项目计分加一倍。
2、教工组各单项录取前六名,按7、5、4、3、2、1计分,接力项目、拔河和新长征接力计分加一倍,教工组其它大众类项目不计分。
3、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的项目,减一录取,计分方法不变;参赛人数或队数不足3人或3队,取消该项比赛。
4、破校纪录加15分,破省大运会纪录加30分,同一项目取最高加分,只加一次分;在一次比赛中连续多次打破同一纪录者,只计一次加分。
5、团体总分计分方法:按运动员在各单项比赛(竞技类项目和大众类项目)中得分的总和计算,多者名次居前,如总分相同则以破纪录多者居前,再相等则按获金牌多者居前,以此类推。
6、各校区体育部门教职工参赛不计入所属单位总成绩。 (二)大会奖项 1、优秀组织奖3名。 2、检阅奖8名。
3、体育道德风尚奖8名。 4、表演奖6名。
5、“三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学生男子团体3名,学生女子团体3名,学生团体3名;教工团体6名。
— 4 —
6、“黑龙江科技大学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学生团体3名。
八、要求
1、为高质量开好本届运动会,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本单位运动员和检阅队伍的训练等准备工作,积极为大会献计献策,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2、各单位检阅队伍要求 (1)队旗一面,颜色不限。
(2)队伍排列,教工在前、学生在后,男在前、女在后。 (3)队形排列,各单位学生按8×10人方队排列,教工一个方队,原则上都参加;各单位要有小型前导队(旗手、单位全体领导参加)。
3、除岗位工作需要外,各单位的教职工,要求全部参加运动会;学生参加比例为学生总人数的45%;各分校区的队伍人数自行确定并且在会前10天上报。
4、报名及检阅词
(1)各单位检阅词字数要限制在不计空格字符数150字以内(超字数不受理)。
(2)各单位运动员(教工、学生)报名表最迟于5月17日17点之前,通过网络上报到大会报名系统(待定);并将运动员(教工、学生)报名表(网上报名提交后自动生成并打印)、参会人数和检阅解说词的文稿加盖单位公章后上交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体育部竞赛训练办公室),联系人:陈鑫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