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管理法规:公共政策问题
的认定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区人口总数的方法是。 A:综合分析法 B:经济发展平衡法 C:劳动平衡法 D:环境容量法 E:综合治理
2、下列选项中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B: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C: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D: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E:综合治理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为手段的。 A: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C:总体规划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E:综合治理
4、关于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叙述正确的是。
A: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B: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机关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C:规划草案公告30日以内,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D: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的申请报告 E:综合治理
5、从空间演化形态看,区域镇体系的演化一般会经历“点—轴—网”的逐步演化过程,下列阶段,区域局部开始有组织状态,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进入动态增长时期。
A:点一轴形成前的均衡 B:点、轴同时开始形成
C: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 D:“点—轴—网”空间结构系统形成
E:综合治理
6、关于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借用一定的指标来进行测度、衡量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需要借用一定的指标来进行测度、衡量 C:城镇化进程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变化的进行测度、衡量 D:一个重要自发作用就是推动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配置 E:综合治理
7、山西太原的晋祠是宋代建筑的代表,属于祠庙。 A:院落式 B:庭院式 C:园林式 D:窑洞式 E:经济政策
8、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作用为。
A:全面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B:通过改善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交通出行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C:在充分保护有价值的地段(如历史遗迹)、解决居民搬迁和财政允许的前提下,尽快建成相对完善的城市交通设施
D:通过多方面投资来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保证新开发的地区都能获得有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E:综合治理
9、城镇规划草案需公告日以上,并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A:30 B:15 C:60 D:45
E:综合治理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手段的是。 A:建设用地的管理 B:建设监督管理
C: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D:建设工程管理 E:综合治理
11、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期封建社会解体为止,经历了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B: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时期→全盛期→成熟后期 C: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全盛期 D:生成期→全盛期→成熟时期→转折期→成熟后期 E:经济政策
12、城市环境污染按划分,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污染,以及噪声污
染、辐射污染等。 A:污染产生原因 B:污染形态
C:污染物的性质 D:环境要素 E:经济政策
13、在色彩学研究中,为了便于定性分析,常将白光看成是由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黄 D:红、绿、紫 E:经济政策
14、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 A:v>50 B:v=50 C:v60
E:综合治理
15、在城市输配水管网规划的输水管线中,水源至净水厂的输水管线,输水量应包括净水厂的供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其中地表水厂的白用水量一般占供水量的。 A:3%~5% B:5%~10% C:5%~15% D:10%~20% E:经济政策
16、固体废物处理的总原则应首先考虑。 A:集中废物处置 B:减量化、资源化 C:最终无害化处理 D:加速物质循环 E:经济政策
17、对于坡地住宅而言,建筑与等高线存在一定的关系。一栋住宅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下列不属于坡地住宅建筑与等高线关系的是。 A:建筑与等高线平行 B:建筑与等高线重合 C:建筑与等高线垂直 D:建筑与等高线斜交 E:经济政策
18、城市经济区组织的首要原则是。 A:联系方向原则 B:中心城市原则 C:可达性原则 D:腹地原则 E:经济政策
19、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自行车净空中的净宽要求为。 A:0.8 m B:1.0 m C:1.2 m D:1.4 m E:经济政策
20、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之分。 A:主与次 B:大与小 C:远与近 D:闹与静 E:经济政策 21、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生产企业应醒目地印刷 A.相应的提示标示 B.相应的提醒用语 C.相应的警示语 D.相应的忠告语
E.相应的警示语和忠告语 22、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应该是以为中心,以轨道和市级公交快车线路为骨干,以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为基础的配合良好的完整系统。 A:城市客运交通 B: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C:轨道公共交通
D:对外交通运输系统 E:综合治理
23、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时是的城市。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现代化社会 E:综合治理
24、商业性开发是。
A:将开发项目的概念具体化和落实的工作 B: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作出投资的决策 C: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
D: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E:综合治理
25、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指。
A: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B: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C:安排具体的建设时序和重要的建设项目,保证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 D: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行政法制监督,对特定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 A:检查 B:调查 C:询问 D:质询 E:复核
2、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3、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方面有。 A: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
B: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 C:难于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 D: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 E: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
4、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的程序除了申请,审批和处罚等程序外,还有__程序。 A.换发补发 B.预审 C.备案 D.监管 E.变更
5、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是。 A:低出生 B:高出生 C:低死亡 D:高增长 E:低增长
6、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历史文化 E: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7、下列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
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法国巴黎改建 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空想社会主义 8、城市中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包括。 A:防止废水污染要求 B:防止工业废渣污染要求 C: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D:能源要求 E:地形要求
9、下列选项中,为镇规划法律法规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镇规划标准》 D:《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核准是行政许可的类型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 A:依据主要是技术性和专业性的 B:一般要根据实地验收、检测决定 C:直接关系公共安全
D:行政机关实施核准有自由裁量权 E:没有数量控制
11、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制中,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
B: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
C: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D:对城市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E: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 12、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包括。
A: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 B: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
C: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以及其他市级形成单元)城镇体系规划
D: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E: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
1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一般必须标明__的位置及用地范围。 A.居住区内的绿地 B.林地 C.苗圃 D.陵园
E.游乐场
14、城市建设监察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 A.国家正式职工
B.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经过法律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C.取得注册规划师资格
D.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E.能够积极行政
15、城市规划方法论包括。 A:混合陸方法论
B: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C:分离审视方法论 D: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E:综合规划方法论
16、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优点有。 A:接近自然、环境优美
B:各城市物质要求的布局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C: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D: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 E:节省建设投资
17、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且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属于基本因素层的有__。 A.繁华度 B.环境优劣度 C.城市设施
D.社会服务设施 E.土地区位 18、”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可包括。
A:空间形态的改变
B: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D: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E: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19、公共设施开发的过程中,不包括。 A:项目设想阶段 B:项目实施阶段 C:项目投融资阶段 D: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E:建设用地的获得
20、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__项内容。 A.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 B.建筑密度和高度,造型等控制指标 C.建筑平面功能分区
D.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
2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原则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原则相同的是。 A:科学规划 B:永续利用 C:严格保护
D:弘扬传统文化 E:永续利用 22、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可以有两种划分方式,其中一种是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相关性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 A:主干法 B:从属法 C:专项法 D:相关法 E:规划法
23、对于近期建设规划来说,其重点内容是。 A: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B:高收入居民住房建设 C: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D:生态环境保护
E: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
24、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
A: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 B:市域內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C: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
D: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E: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的标准和要求 25、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主要有。 A:中心城市原则 B:联系方向原则 C:过渡带原则 D:空间通道原则 E:可达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