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塌方及冒顶预案(应急)---预案(应急)

2025-04-29

中铁二十局集团西成客专8标十一工区

隧道塌方、冒顶应急救援预案

1

颁 布 通 知

《中铁二十局集团西成客专8标十一工区隧道塌方、冒顶应急救援预案》(2013-A)经中铁二十局集团西成客专8标十一工区安全生产小组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 年 月 日起生效。工区各部门及所属各作业队应按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签 发: 年 月 日

隧道塌方、冒顶应急救援预案

一、制定目的

我工区施工的杭长客专地质条件差,控制工区多,科技含量高,

2

工程风险大。为有效防范和减少施工期间因突发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带来的高风险,根据我标段的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特制隧道塌方、冒顶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

工区依靠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以详细、准确的地质超前信息预报、可靠的物资设备供应和综合保障能力、科学严谨的应急预案、团结一致,确保应急预案的准确实施。为减少或避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为增加本预案的可操作性,工区经理部成立了隧道塌方、冒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宋凤报

副组长:翟德平、王晓华、冷志华

现场指挥:徐西华、张耀科、杨勇、赵鹏涛、张伟、宋子美、刘杰

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抗洪防汛的日常管理工作,防洪办公室设在综合部。电话: 抢险抢修组

组 长:(电话:)

组 员:隧道队工人(20人) 通讯联络组

组 长:组 员: 医疗救护组

3

组 长: 组 员: 疏散警戒组

组 长: 组 员: 后勤保障组

组 长: 组 员:; 善后处理组 组长: 组员:

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 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工区经理担任,工区经理部常务副经理、副经理、书记和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工区经理部各作业队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设置值班室及24小时值班应急电话。

紧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集团公司及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的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

4

抢险救援具体方案,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应按《中铁二十局集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相应)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 抢险抢修组: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保证通道的畅通; 通讯联络组

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 疏散警戒组

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

5

伤害,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 后勤保障组

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并确保供应渠道畅通、便捷。 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

通信与信息保障: 三、应急响应(预案启动)

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紧急疏散相关人员,停止施工作业,并立即报告当班领导,同时报告工区应急救援小组,由工区逐级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一直到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施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规定迅速成立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进行统一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经理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主管领导应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积极安排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发生事件单位处理突发的事件。

6

发生突发事件后,各作业队必须服从统一调度,按照要求积极调动人员与设备参加事件的处理;各相关作业队、部门要服从安排调遣,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推诿。

各抢救小组成员要保持镇定,分秒必争实施救援,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应急救援指导方针

应急救援时,应坚持“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各抢救小组成员要保持镇定,分秒必争实施救援;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应急响应程序 1.1启动预案

当突发事件的评估已达到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工区经理部应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逐级上报铁路主管部门以及沪昆铁路客专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寻求消防(119)、医疗(120)、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社会救援部门的帮助。 1.2实施救援

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救援报告后要在半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实施救援;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救援报告后要在1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协助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控制事态的扩大。 1.3响应结束

应急救援结束后,指挥中心宣布响应终止。由事故调查组按照有关规定展开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五、 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预案的实施

1、在急突发性事件非常时期,实行组长统一指挥,下级绝对服

7

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下级组织及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并立即执行。

2、工区“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领导小组”随时调动各施工队的救护队及机械设备、物资,各工区、施工队须无条件服从,并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3、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所在单位领导首先组织人员按预案预定程序撤离,同时向“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领导小组”通报情况。工区接到通报后立即调动机械设备、急救物资赶赴现场实施预案。

4、预案实施时首先了解掌握现场情况,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方案救援。预案实施时,应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以防无关人员进入。同时派专人继续监视险情随时通报。 六、人员救治安排、灾后工程恢复

1、对灾害造成的伤亡人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就近送往协助医疗单位(湘东医院)治疗观察,待伤情稳定后送往医疗条件好的医院继续治疗。

2、灾害发生后,各工区将人员、工程、机械、设备、物资消耗、损失情况详细如实造册报工区经理部。

3、灾情发生后,工区经理部组织人力、物力处理残存险情同时邀请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研究灾害工程处理方案。

七、 物资与机械储备

由于我标段地质条件复杂,工点多、战线长,施工中可能遭遇塌方、涌水、突泥、岩爆等地质灾害;为预防火灾、触电、高空坠落等事故

8

的发生,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必要的物资设备储备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小组储备物资机械:利用原有洞内施工机械及从本标段的其他工点调用。

设备见下页表示;

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小组储备物资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工区名称 急救车 挖掘机 担架 医疗器械 消防砂 装载机 木板 φ40钢管 铁铲 斧头 铁桶 单位 台 台 把 套 M3 台 M3 米 把 把 个 数量 4 2 2 1 5 4 50 2000 20 15 20 30 2 10 4000 100 备注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自备 钢拱架 吨 水玻璃 吨 抽水机 台 编织袋 个 安全网 M2 9

17 18 安全带 安全绳 条 根 50 20 自备 自备 八、应对隧道坍方冒顶施工预案

塌方是隧道通过特殊围岩和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常见问题,对隧道施工进度影响严重,尤其是大塌方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隐患难以彻底根治。因此必须对塌方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塌方发生的原因 1、地质因素原因

①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岩失稳而坍塌。

②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③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带等破裂结构地层中,岩块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塌落。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④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塌方。

⑤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⑥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的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塌落。

10

2、施工因素原因

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的过长,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招致塌方的发生。

②喷锚不及时,或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③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连接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④爆破作业不当,用药过多。

⑤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二)、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 1、技术管理措施

①全面了解设计提供的地质状况,并及时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明白设计意图。

②加强地质的超前预报工作,发现开挖面前方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③软弱围岩、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段,应采取正确的开挖方法及有效的支护手段。

2)现场管理措施

①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开挖方法及支护形式。

②认真进行支护作业,确保支护参数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施工措施

11

①应根据新奥法的基本要求进行开挖,合理选定开挖方法,同时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②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尽可能将水截于坑道之外。

③初期支护。必须及时施作并保证质量,在特殊情况下,应采取特殊的支护措施。

④短开挖。各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 ⑤弱爆破。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用药量或用微差毫秒雷管爆破。

⑥强支护。针对围岩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⑦快衬砌。衬砌工作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⑧勤测量。对围岩发现有变形或异状,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

(三)、塌方的处理 1、塌方处理的原则

①隧道发生塌方后,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察坍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②隧道塌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的原则,采取喷锚支护、注浆、加强二次衬砌、

12

设置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理。

2、处理塌方的步骤

①清理坍体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 a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坍体;

b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塌方后,陷穴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出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做好排水。

C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

②防止塌方扩大。塌方发生后,应防止塌方范围继续扩大: a在塌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和锚固。 b加强原有支护,对塌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塌方扩大。

c在塌方范围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 d加快衬砌。对塌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塌方不进一步扩大。

③清理坍体。如坍体体积比较小,且塌方范围内已进行喷锚或已架设好牢固的构件支撑时,可由一端或两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塌体,随挖随喷射混凝土,随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

如塌方体积比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塌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以注浆加固坍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

13

内进行开挖、衬砌。

3、处理塌方的方法

①隧道洞口坍方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中小型坍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清除。根据坍方后坡面的情况,可选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加固。

b大型塌方的坍体不必全部清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一部分,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置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

c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明洞衬砌,拱圈上部可回填土石或浆砌片石。

d根据仰坡坍体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加强。

②石质类塌方的围岩级别为II一Ⅳ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坍体呈碎石状,黏土及砂的含量较少,一般不超过30%。未塌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常使用以下处理方法:

a当坍体内塌腔的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外层初期支护加内层初期支护再加防护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由外向内,由上向下,逐段随清理坍体随向岩壁先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宜分层喷射,每层厚5㎝左右;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再喷射混凝土;塌体清除后,随即做好衬砌。

b当坍体内塌腔的矢跨比h/b≥0.7时,在塌方发生后,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沿塌方面外层进行初期支护,不设内层初期支护。再

14

加防护。

③当岩石类塌方已塌至原地面时,就不能采用清除坍体的方法,而应利用坍体。应先处理地面塌口,后处理洞内塌方。处理洞内塌方时,采用注浆加管棚整体加固的处理方法其内容具体如下:

a安设注浆管,一般采用长2.5、3.Om,直径为80~150mm: b坍体注浆,一般采用双液浆或单液浆;

④土质类塌方,除了开挖面附近,因地质或水文原因引起的局部塌方外,一般规模较大,为大型或特大型塌方。土质类塌方一般采用渗透注浆或劈裂注浆。

⑤塌方地段的衬砌

塌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塌方的大小和地质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混凝土予以加固。当塌穴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其填满;当塌穴较大时,可先用浆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剩余空间的处理可与设计、监理部门会商决定。 九、施工预案

1、隧道塌方冒顶处理

在隧道的施工中,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塌方冒顶,但由于地质的种种原因,此类事件还是难以杜绝。当隧道地质条件突然变差出现塌方或冒顶时,我们将采取以下处置预案:

如果有人遇难,应首先抢救遇难者。根据洞内塌方或冒顶规模大小,判断遇难者是否伤亡或被堵在洞内,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迅速抢救遇难人员。

15


隧道塌方及冒顶预案(应急)---预案(应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省阜宁中学、大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