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第二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2018.1
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3=75分)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 1、“黑气”是指
A.黑洞 B.耀斑 C.黑子 D.带电粒子 2、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读“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完成第3题。
3.图示信息说明 (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电离层 B.黑子数增多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减少
C.黑子数减少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增加 D.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
读右边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第4~7题。 4、与A、B、C、D相对应的节气,正确的一组是
A.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B.夏至、春分、冬至、秋分 C.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D.冬至、秋分、夏至、春分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段时,下列现象
中,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且昼长夜短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C.江苏省大部分时间是夏季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6、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段是
A.a B.b C.c D.d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则此时
A.南纬23026′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B.南半球昼短夜长
C.地球公转速度将变慢 D.此时南半球为冬季 8、下列城市中,一年内昼长与夜长的差额最大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广州 9、指出下列四幅日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我国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约为11时,最长约为13时,差值为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为10小时。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B.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1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与太阳同时升起)时间最早的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建党节 D.建军节 12、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了保证建筑物
底层居室也同上层一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楼间距与南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4倍 C.与楼高相等 D.小于楼高 杭州(30o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 使热水器集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23°26′ B.36°26′ C.53°26′ D.66°26′ 14、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右图中①、②和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壳 B.①岩石圈 ②上地幔顶部 ③地壳 C.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D.①地球内部圈层 ②地幔 ③软流层 16、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最可能接近于液态的是 A.下地幔 B.地壳 C.外核 D.软流层
17、右图所示为甘肃省境内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18、有关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和少量水汽组成的 B、臭氧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二氧化碳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D、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19、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压c地高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气温a地低于b地 20.下面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1、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① ② ③ 线--------------------------封--------------- )---题-----要答不密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2、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3、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台风麦莎带来的降水
D、一场春雨一场暖
2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25、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二、综合题(共25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 。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 (多或少),原因是
考试号 座位号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 和 ,那里天气特点是 。 27、读右图,回答:(8分)
(1)此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此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
(2)A为 (冷/暖)气团,白天温度C处比B处 (高/低)。 (3)该图表示 锋天气。
(4)图中表示大气反射的是: (数字),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数字),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数字)。
28、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气候A水文CBD生物土壤地貌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否则不得
分)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题1 2 3 4 号 答C A D A 案 题14 15 16 17 号 答B D C B 案 二、综合题(共25分) 26、(9分)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分)
(2)丰富(1分)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
5 A 6 B 7 A 8 B 9 10 11 12 13 C D C C 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D B B A C A
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1分)
(3)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1分)
(4)南北纬60o 赤道地区 多阴雨天气(3分) 27、(8分,每空1分): (1) 对流层 递减(下降) (2) 冷 高 (3) 冷
(4)○1 ○2 ○3
28.(8分)
(1)整体性 植被(生物)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