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d006-蛋白定量(BCA法)-最强实验protocol(4)

2025-04-27

(1)蛋白标准曲线梯度样品的配制

将标准品按0、1、2、4、8、12、16、20μl加到96孔板的标准品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补足到20μl,相当于标准品浓度分别为0、0.025、0.05、0.1、0.2、0.3、0.4、0.5mg/ml; 蛋白标准品体积(μL) 0 实际按照2.5个孔汇总配制;

单块96孔板(1根标准曲线)(2.5well) 蛋白标准品体积(μL) 应加蛋白标准品体积(μL)

dld 54

1 2 4 8 12 16 20 对应蛋白浓度(mg/ml) 0 0.025 0.05 0.1 0.2 0.3 0.4 0.5 0 0 1 2.5 2 5 45 4 8 12 16 20 0 10 20 30 40 50 40 30 20 10 应补充蛋白稀释液体积(μL) 50 47.5 A dld’s Laboratory Manual ? All Rights Reserved

两块96孔板(2根标准曲线)(5well)(样本量较大时) 蛋白标准品体积(μL) 应加蛋白标准品体积(μL) 0 0 1 5 2 10 90 4 8 12 16 20 0 20 40 60 80 100 80 60 40 20 应补充蛋白稀释液体积(μL) 100 95 上述为理想情况;一般实验时,蛋白样本量不会太大,同时制作两根标准曲线也费时费力,一般制作一根即可;如一定要制作两根标准曲线,则检测时,一块96孔板应将全部样品上样(比如都上20倍稀释的样),如此才可以根据该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样品太多跨两块96孔板的话,则涉及到使用哪一根标准曲线的问题);

(2)待检测蛋白样品的配制

稀释20倍(样品1μL)汇总配方:3.5μL sample + 66.5μL PBS 稀释10倍(样品2μL)汇总配方:7μL sample + 63μL PBS

稀释的目的是因为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有“工作范围”;一般而言,裂解所得的蛋白样品浓度过高,需进行稀释方能检出;常见的稀释倍数为10倍,即2μL样品+18μL PBS;但个别情况浓度还较高,为免重复实验,一般还平行补充一组20倍稀释的样本;

08.根据步骤05估算的总孔数配制BCA工作液;一般以A液体积为

准,忽略B液体积;A液:B液=50:1;

BCA工作液需现用现配,一般在样本加入96孔前配制即可;

09.将步骤07所配置的各“上样蛋白溶液”,按每孔20μL的体积加入

到对应孔中;

① 96孔板在实验时容易看错,操作时应严格“唱名”,一一对应; ② 同一样品同一梯度可不换Tip头,但吸取不同的“上样蛋白溶液”时则需及时更换Tip头;此外,当移液枪残留液体较多时,则每加完一上样孔,需更换Tip头;

③ 先加20μL的“上样蛋白溶液”再加200μL的BCA工作液看似违背加液体的原则(只能小体积加入大体积),但采取此办法,一则加样品时不需要每孔都要换Tip头,二则节约更换Tip头的时间,可以使得各孔内BCA反应更均一;

④ 操作时,96孔板应始终置于冰上;

dld 55

A dld’s Laboratory Manual ? All Rights Reserved 10.每检测孔加入200μLBCA工作液;

加BCA工作液前,打匀勿忘记;

11.将待检测96孔板放入37℃生化培养箱内,孵育30 min;

① 也可以室温放置2小时,或60℃放置30分钟;如忘记打开生化培养箱,则放入60℃烘箱内;

②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并且显色反应会因温度升高而加快。如果浓度较低,适合在较高温度孵育,或适当延长孵育时间;

12.将待检测96孔板放入酶标仪内,562nm波长处测定OD值;

如实验室的酶标仪非全波长而又没有562nm波长的滤光片,则选取540-595nm之间的其他波长的滤光片进行检测;

※※※※※※※※※※※※※※※※※※※※※※※※※※※※※※※

蛋白定量(蛋白总量配平)的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酶标仪检测结果如下所示:

01.数据区域划分待用,并审核是否有异常数据;

dld 56


dld006-蛋白定量(BCA法)-最强实验protocol(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版教案解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