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五) 含解析

2025-04-26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五)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17年4月1日我国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下列做法与新区功能相符的是( )

①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③承载全国政治中心 ④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⑧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雄安新区功能要有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但是它不承载全国政治中心。选择B。

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和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与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相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④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 C 3. B 【解析】试题分析:

2. 右图地貌是沟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是水圈对岩石圈的影响。C项正确。故选C。 3. 考查各圈层特点。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不会缺失;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认底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B项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4. 下图为某一公益广告用图,图中数字代表该生物灭绝时间,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矿产资源枯竭 B. 大气污染加剧 C. 厄尔尼诺影响强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D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生物不断减少,所以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选择D。

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 A. 水能 B. 潮汐能 C. 风能 D. 地热能 6. 冰岛位于( )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5. D 6. B 【解析】试题分析:

5. 冰岛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D项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板块构造学说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左图中( )

A.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 ②强弱由水平气压差决定 C. 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8. 此次暴风雪( )

A. 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 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 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 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9. 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 1月,甲地 B. 4月,乙地 C. 9月,丙地 D. 11月,丁地 【答案】7. C 8. C 9. D 【解析】试题分析:

7. ①气流是冷气流,来自陆地,携带水汽少,强弱不能决定降水量多少,A错。GIS技术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没有监测功能,B错。从图形看,湖泊水汽温度较高,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降水在锋前,C对。④为高空冷气流,没有受热抬升过程,D错。

8. 暴风雪是气象灾害,属于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A错。不能直接影响全球,B错。与旱灾都属于气象灾害,C对。对海上交通运输破坏不大,D错。 9. 根据材料,降雪出现在向风的湖岸,甲、丙在背风湖岸,降雪少,A、C错。降雪出现在冬季,4月份是春季,乙地可能性小,B错。11月份,丁是冬季的向风湖岸,降雪量大,D对。 【考点定位】降雪的大湖效应,气象灾害及影响,降雪量的分布特点。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雪线差异的主因

11. 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冰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 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10. D 11. D 【解析】试题分析:

10. 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帕米尔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

11. 高山湖泊是多种候鸟繁衍之地,珍稀水生鱼类、植物等众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大,D正确。ABC均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 考点:影响雪线的因素,湿地的生态功能。

12. 读中高纬度某河流近30年来径流量季节增减(每10年增加量)趋势图。近30年来流域内( )

①降水量增加 ②降水量减少 ③气温升高 ④气温降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各季节的径流量数值和年平均值,年平均是正值,说明降水量增加,①

对。径流量增加,说明年降水量增加,②错。由于全球变暖,中高纬度近30年的气温升高,③对,④错。

读某发达国家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14. 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 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 根据图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判断,①是“高高低”模式;③的出生率很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仍是“高高低”模式,出现在①模式之后;②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③降低,属于“高低高”模式;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自然增长率很低,属于“低低低”模式。所以演变历程正确的是①③②④。B正确。

14. 读图可知④阶段是现代型人口模式,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D正确。①阶段是原始型增长模式,没有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②阶段是过渡型人口模式,工业化水平高,农业产值小于工业产值,B项错;③阶段是传统型模式,属于农业社会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小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C项错。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者对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读某城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空间聚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城规模不断向外扩展,主要原因是( )

A. 平原地形 B. 文化传承 C. 城市职能 D. 经济发展 16. 关于该城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居住区面积比就业功能区小 ②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西 ③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 ④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7.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RS B. RS、GIS C. GPS、GIS D. GPS、RS、GIS 【答案】15. D 16. C 17. C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地理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和图分清低值聚类、高值聚类代表的城市功能区,熟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5. 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平原地形、文化传承、 城市职能对城市规模扩展影响较小,选择D。 16. 从图中可以看出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比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大,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东,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选择C。

17. “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 首先是确定地理位置,其次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 GIS,选择C。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形 B. 交通 C. 水源 D. 气候

19.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 ⑤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 ②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 根据信息“绿洲”,说明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山麓地带接纳高山冰雪融水,水源相对丰富充足,C正确。

19. 组合选项宜采用排除法。根据题意,该地农业发展主要解决水资源问题,防止进一步的荒漠化和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易导致水资源进一步恶化;山地要保护水土,不宜开发成耕地。因此②⑤错误,故C正确。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下图为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

20. 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人口就业结构的是( )

A. B.

C. D.

21.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答案】20. B 21. A 【解析】试题分析:

20.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0.3,第二产业约3,第三产业约1。结合右图各产业所占比重,分析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一半,第二产业约占三分之一,第三产业约占三分之二。B对。

21.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根据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所以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A对。B、C、D错。 考点:比较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转移规模和方向。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Ⅰ~Ⅸ表示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该图所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 专门化 B. 机械化 C. 集约化 D. 现代化

23. 经过多年试验,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水果——柑橘在美国西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移植成功,该地区气候成因与下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相关的是 ( ) A.

B.

C.

D.


浙江省2024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五)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线性代数引论(内招生)A卷试题及答案 2024.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