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6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规划实务的概念
及题型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 A:社会化 B:市场化 C:工业化 D:农业化 E:综合治理
2、最简便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的诊断方法是: A.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B.周期性阴道涂片 C.孕激素试验 D.雌激素试验 E.宫腔镜检查 3、”卫星城理论”是提出的。 A:霍华德
B:勒·柯布西埃 C:恩温 D:芒福德 E:综合治理
4、下列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意义的是。 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C: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D:可以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综合治理
5、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基本因素层是。 A:公园绿地、绿化覆盖率、噪声污染等其他因素 B: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及其他因素 C: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等子因素
D: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和城市规划等子因素 E:综合治理
6、避难场地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布置.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以上,服务半径在500 m左右为宜。 A:1 ㎡ B:1.5 ㎡ C:2 ㎡
D:2.5 ㎡ E:经济政策
7、所谓经济就是当城市地区的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下降。 A:城市化 B:地方化 C:区域化 D:内部规模 E:综合治理 8、村庄是指。
A: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B: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
C: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人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
D: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E:综合治理
9、全身性抽搐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以上都不是
B.以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 C.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
D.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 E.意识丧失或模糊,全身强直 10、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就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内容的是。 A: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 B: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C: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D: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建立 E:综合治理
11、首先提出“邻里单位”理论的学者为。 A:霍华德
B:克莱伦斯·佩里 C:戈涅
D:勒·柯布希埃 E:综合治理
12、下列城市中,由于河网密布,用地分散多呈分散式布局的是。 A:兰州、武汉 B:广州、福州 C:广州、深圳 D:深圳、汕头 E:综合治理
13、场地边界外形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简单,做到既合理又经济。地貌要利于建
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 A:0.1% B:0.2% C:0.3% D:0.4% E:经济政策
14、在城市消防站规划中,关于消防站选址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消防站趸船和陆上基地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0 m B:陆上消防站距道路红线不小于5 m
C:消防站宜布置在城市港口、码头等设施的上游,不应布置在河道转弯处 D:布置在辖区适中位置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主、次干路临街地段,距道路交叉口不宜小于50 m E:经济政策
15、下列不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B: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C: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D: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E:综合治理
16、ASHA指数由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用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B代表。 A:就业率 B:人口出生率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D:婴儿死亡率 E:经济政策 17、《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作者是。 A:威廉·H·怀特 B:扬·盖尔 C:凯文·林奇 D:简·雅各布斯 E:综合治理
18、城市生活的核心是。 A:市场厅 B:露天剧院 C:广场 D:市场 E:综合治理
19、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不包括。
A: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B: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C: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D: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 E:综合治理
20、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并可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 A:层次分析法 B:系统评价法 C:方格网法 D:等值线法 E:综合治理
21、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封建文化形态之一,是其文化的核心。 A:要接受其他封建文化形态的影响 B: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
C:从“宏大规模”到“以小观大”追求“壶中之天地” D: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 E:经济政策
22、关于对规划调整的相关规定,不包括。
A:明确界定规划调整的含义范畴,规定调整的类型、等级、内容区分与相关的调整方式
B:明确规定不同的调整内容需要履行的相关程序,一般应包括规划的定期或不定期检讨、规划调整申请、论证、公众参与、审批、执行等程序性规定
C:根据城市设计研究,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整体结构框架,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控制内容;阐明规划格局、城市风貌特征、城市景观、城市设计系统控制的相关要求和一般性管理规定
D:明确规划调整的内容、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技术成果深度、与原规划的承接关系等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标准 E:综合治理
23、镇与乡同为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实行直接管理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体制,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点,是依据我国设立的。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行政法 E:综合治理
24、第一次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制,也第一次提出“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的是。 A:《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B:《城市规划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D:《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 E:综合治理
25、下列选项中,扮演经济发展主要基地的角色是。 A:小城镇
B:大城市 C:中型城市 D:小城市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近期建设规划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B: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C: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E:只有通过近期建设规划,才有可能实事求是地安排具体的建设时序和重要的建设项目
2、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所提出的保护原则,编制保护规划应突出保护重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 A.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
B.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提倡重建,并将其发扬光大
C.特别要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
D.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
E.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
3、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有。 A:通过数据控制落实规划意图 B: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C: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D: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E: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4、城市规划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包括。 A:规划信息标准化 B:基础数据共享化 C:技术应用法制化 D:技术应用集成化 E:规划信息智能化
5、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 A:保证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的需求 B:提出城镇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的需求 C: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E: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6、行政管理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即代表国家管理各种公共事务,行使行政管理权。其主要包括。 A:制定和执行政策权
B:掌管军队和外交权 C:任命外交使节权 D:制定法规、条例权 E:提出法律草案权
7、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 A:历史文献资料 B:历史文化街区
C: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D:历史建筑
E: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和界线
8、城市的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A:政治 B:社会 C:经济 D:环境 E:技术
9、城市规划的制定包括等。 A: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 B: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 C:各类规划的决策过程 D:各类规划的审批过程 E:各类规划的执行过程 10、城市燃气负荷预测与计算是城市燃气系统工程规划的首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有。
A:确定城市燃气种类 B:选择供气对象 C:确定供应标准
D:预测和计算燃气负荷 E:计算燃气管道管径
11、以下有关临时用地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临时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永久性、只能建设临时性工程和半永久性工程设施
B:临时用地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C: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D:临时用地上的临时建筑和设施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
E:临时用地在使用期限內,如果因国家建设需要该用地时,使用临时用地的单位应当交出该用地,使用单位应赔偿临时用地单位的损失 12、下列对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概括正确的是。 A: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B:从经济综合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C: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E: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13、依据时间序列,城镇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A:集聚城镇化阶段 B:郊区化阶段
C:波动发展城镇化阶段 D:逆城镇化阶段 E:再城镇化阶段
14、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 B: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C: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D: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E: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15、从运输性质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两大类型。 A:城市对外交通 B:城市对内交通 C:客运交通 D:货运交通 E:路面交通
16、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建设部颁发规划编制的规章包括__。 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B.《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C.《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D.《居住小区技术规范》
17、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因地制宜的原则
B: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 C: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E: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18、《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所称房地产交易是指__行为。 A.房地产转让 B.房地产抵押 C.房屋租赁 D.房屋建设 19、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未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內修建缆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却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对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员追究的责任
B:风景名胜区自设立之日起未在2年內编制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主管人员追究的责任
C:选择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单位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对主管人员追究的责任
D:擅自修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对主管人员追究的责任
E: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在风景名胜区內进行开矿严重破坏景观地貌活动的,
对直接主管人员追究的责任
20、城市规划的定性分析方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要有。 A:系统评价法 B:模糊评价法 C:层次评价法 D:因果分析法 E:比较法
21、在行政法律责任中,对其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违法 B: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 C: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D: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以法定的职责或法定义务为前提 E:只要构成行政法律责任的部分要件,就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22、人类活动要素的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 A:信息上的组合 B:生产上的组合 C:数量上的组合 D:种类上的组合 E:空间上的组合
23、下列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常采用的方法是__。 A.不改变名城内的原状 B.开辟新区、保护古城
C.城市总体格局符合历史标志保护 D.严格控制过度开展旅游经济 E.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
24、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严格控制的活动有 A:占用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 B:改变园林绿地的形态
C:在核心保护范围內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D:开矿
E:改变河湖水系的状态 25、老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规模与分布一般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其特点有。 A:布点不均匀 B:门类余缺不一 C:用地与建筑缺乏 D:建筑质量较差 E:公共设施配置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