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情景创设、引入不错)

2025-04-30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邸敬敏

摘要:“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设计对在新课程标准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尝试。以阶梯性问题为指引,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探索和实践,以对比法和辩论,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质的量浓度 探究 配制 实验 对比 精准 检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9年 河北省第一年实行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本着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注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注重学生差异的新教 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新观念指导教学,力图将新理念和教学统一起来,实现“三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紧抓溶液配制这一重点内 容,展开探究和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为人类生命与健康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 化学素养。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积极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社 会新闻事实,引领学生关注食品健康的同时,引入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自然联系所学旧知识,吸收新知识,认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新概念;又创设情景:假如同学是 检测员,使学生积极参与溶液配制中来,并穿插对比法选择仪器,对比、辩论方法整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在整体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试剂的 精准配制,构建学生的科学观、理解力和创造力。尊重和满足每位学生的需要,落实三维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和方法;运用观察法、对比法、分析法、思想实验法、实验法、辩论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恰当的表达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细节决 定成败,决定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以探究为核

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锻炼了 学生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三、成果主要内容

1.教学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 教版),专题一“从实验学化学”中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分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两 部分,在认知水平上要求较高。学生通过对微观世界的分析,已经了解了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意义,本课时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依靠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关注,鼓励学 生大胆实践,严谨求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新概念,并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本节课关键在于:以化 学为实验科学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获取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励学 生关注食品安全,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人类生命与健康学习化学。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共同完 成实验的能力及严谨的实验设计科学态度。

2. 教学目标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广泛应用。

②.初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③.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设计和完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从初中定性研究物质到高中定量研究物质,发生质的飞跃。

2.通过对比,讨论、辨析、归纳总结法,思想实验法,使学生学会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学生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用途的了解认识化学学科实用性。

3. 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意识实验室安全问题,培养生命第一的意识;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同时利用实验的要求严谨性,培养学生责任感。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设备:多媒体。

仪器与药品:250mL容量瓶、玻璃棒、100mL烧杯、250mL烧杯、10mL量筒、

胶头滴管(两个)、蒸馏水

18.4 mol/L H2SO4溶液、0. 5 mol/L H2SO4溶液试剂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近期陕西、上海均出现毒奶粉事件。相信大家对2008年 河北省三鹿集团问题奶粉的事件和食品安全仍心有余创设情悸。还记得这种物质是什么境,引入吗? 新课 [投影]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严禁作为食品添加剂。这一事件引发了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思考,我们开始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学生活动 乳制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叙述三聚氰胺的危害 以时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意图 三聚氰胺检验方法介绍 了解三聚氰胺及检验方法 [投影] 三聚氰胺检验现场, 工作人员正在用0.5mol/L H2SO4溶液检测乳粉中三聚氰积极思考 胺的含量。 现在检测员需要: 确定问题1: 0.5mol / L H2SO4是什250 mL 0.5 mol / L H2SO4 么意思? 溶液。假若你是质检员,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问题1 0.5 mol / L H2SO4什么含义? 新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引入新课题 讨论总结: 1L溶液中含有0.5 mol的硫酸。 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含义:单位体积溶液中相关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积极投身化

设计梯度一、物质的量浓度 问题,突破教学重 难点 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溶 液组成的物理量就是物质的 量浓度。 2数学表达式 3单位 对于含量更少的物质还可以用?mol / L、m mol / L来表示。比如体检单中的检验结果等等。 例举一些其他以mol/L为单位的试剂 现在实验室只有 计算,需要 学学习 猜想含义,引入新概念 18.4 mol / L H2SO4 溶液6.8 mL。 确定问题2 如何配制 新物理量的引入 18.4 mol/LH2SO4溶液,如何 得到0.5 mol/L的硫酸溶液呢? 0.5 mol / L H2SO4溶液? 探究问题2 如何用18.4 mol/L H2SO4溶液配制250 mL0.5 mol/L硫酸? 明确自己的责任——精准检测试剂 你的责任——配制精准。 注意两个方面——物质准备和配制步骤。 物质准备:结合你初中的实验知识,想一想,应该如何配制? 介绍配制溶液常用的两种仪器:烧杯、容量瓶 学生讨论、叙述、论述、辨析,如何配制精准溶 液。 [预测一] 有的同学想称量硫酸的质量。 设计探究 问题2,引入新情 景 (大家分组,进行讨论。请将你设计的步骤和使用的仪器写在纸上。) [预测二] 有的同学想 到用量筒量取6.8 mL H2SO4溶液,在250 mL烧杯中加水至250 mL 刻度线。 [预测三] 有的同学想到用量筒量取6.8mL H2SO4溶液,再加(250-6.8)mL水。 创设情境 把学生置身于实际检测中,认识自己的任务和责 [预测四] 有的同学想到用容量瓶配制H2SO4溶液, 任。 [预测五] 有的同学预习了新课。想到用容量瓶,但在容量瓶中直 接稀释硫酸。 (大约6分钟) [中间出现的新问题] (1)能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溶液? (2)如何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3)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4)最后如何保证溶液凹液面下沿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培养学生合作、协助、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整理配制溶液的步骤 学生叙述自己的实验 设计,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完善步骤,找到配 制检测溶液的方法。 注意事项:浓硫酸腐蚀 性,应注意取用安全,稀释方法的特殊性。 动手实验 [板书]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仪器 [板书] 1.计算 10mL量筒、 2.量取 烧杯、玻璃棒、 3.稀释 (恢复室温)洗瓶 4.转移 (玻璃棒引流) 5.洗涤 胶头滴管、 期待下节化学课 6.定容 250mL容量瓶、 7.摇匀 8.装瓶 试剂瓶(洁净干燥) 现在我们就动手配制自己的检测试剂。 学生总结: 1.知道了物质的量浓 度这一新物理量,学会 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讨论、整理配制溶液的步 骤

我们配制的检测试剂合格吗?是不是现在我们用这一试剂就可以检验牛奶中的三聚氰胺了?刚才配制的检测液需先校准才能使用。 那么,哪些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检测液不合格?请同学们课下讨论,下节课我们继续这一课题。 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讨论,你收获了什么? [师] 我 们不仅认识了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初步掌握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设 计实验认识实2.(1)在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通过设计、整理完善实验过程,认识到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定量实验的严谨性 了解配制过程,把握配制中一些注意点, 培养动手能力,认识化学是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责任感。 验方法、方案的科学性、定量实验的严谨性,了解到化学学科实用性,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 为了人类生命与健康,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积极回想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打好基础 小结课堂内容,整理思路 为下节课内容打下伏笔。 真正明确新物理量的含意及引入的必要,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学科实用性 动手实验 体验定性实验和定量试验的不同。 课堂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反思。 [作业] 1. 哪些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检测液不合格?

2. 如何用氯化钠固体配制250 mL 0.1 mol/L NaCl溶液?

3.比较表示溶液组成的两种方法: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缺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筒、烧杯、

物理量。 2.

常用单位是mol/L或mol·L—1

4.

cB= 5.

6.

7.

步骤 仪器 计算 10 mL量量取 玻璃棒、胶头滴管、稀释(恢复室温) 250mL容量瓶、转移(玻璃棒引流) 洗瓶 洗涤

定容 摇匀 1. 3. 8.装瓶、贴标签 试剂瓶(洁净干燥)

参考文献


物质的量浓度(情景创设、引入不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省优质课一等奖《伯牙绝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