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5-04-27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 平昌冬奥会“北京8 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20℃能发热4 h 的智能服饰; 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m、重量仅为10kg 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烯是能导热的金属材料 B. 铝合金是密度较低的金属材料 C. 碳纤维是耐低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新型材料种类多、用途广 【答案】A

【解析】A、石墨烯不属于金属材料,属于非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铝的密度较小,因此铝合金是密度较低的金属材料,故B说法正确;C、根据信息,用石墨烯制作了-20℃能发热4 h 的智能服饰,碳纤维是由碳单质构成的,碳纤维是耐低温的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说法正确;D、新型材料包括合金材料、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用途广泛,如涉及军事、信息等领域,故D说法正确。 2. 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2-A. Na2S溶液显碱性: S+ 2H2O

H2S + 2OH-

2CrO42- + 2H+

2-2-

B. K2Cr2O7溶液中含有CrO4:Cr2O7+ H2O

-2-C. 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2OH+ SiO2=SiO3+ H2O

D. 红热木炭遇浓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2H2SO4( 浓)+C【答案】A

2-2-

【解析】A、S属于多元弱酸根,应分步水解,即为S+H2O

CO2↑+2SO2↑+2H2O

HS-+OH-、HS-+H2OH2S+

OH-,故A错误;B、K2Cr2O7溶液中含有CrO42-:Cr2O72- + H2O 2CrO42- + 2H+,故B说法正确;C、

2

磨口玻璃塞中的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SiO2+2OH-=SiO3-+H2O,造成玻璃塞与瓶体黏

合在一起,因此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C说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木炭发生反应,2H2SO4( 浓)+C

CO2↑+2SO2↑+2H2O,故D说法正确。

3. 下列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页

物质用途 1第

物质性质 A 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可用白醋浸泡除去 B 家用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 C 食品工业中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 D 工业上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白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 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 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转化成葡有糖

4. “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漠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进入吹出塔前,Br 被还原成了Br2 B. 从吹出塔进入吸收塔的物质只有Br2

C. 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 D. 蒸馏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C

--

【解析】A、进入吹出塔之前,发生Cl2+2Br=2Cl+Br2,Br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B、根

据流程,进入吸收塔的物质除Br2外,还含有空气、水蒸汽、过量的氯气等,故B错误;C、吸收塔中发生

2第

的反应是SO2+Br2+2H2O=2HBr+H2SO4,因为海水中Br浓度很小,因此吸收塔的目的是富集,故C正--

确;D、蒸馏塔中主要发生Cl2+2Br=Br2+2Cl,存在化学变化,故D错误。

5. 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 反应I:CH4(g) + CO2(g) 反应II:CO(g) + 2H2(g)

2CO(g) + 2H2(g) △H1= +247 kJ/mol CH3OH(g) △H2=-90kJ/mol

T2℃时,已知: T1℃时,反应II 的平衡常数数值为100;反应II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测得CO、H2、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分别为0.05、0.1、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I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H1,提高反应速率 B. 反应II 中,加热或加压均可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 C. 由上述数据可判断反应II 的温度: T1> T2 D. CO(g)+CH3OH(g)【答案】C

【解析】A、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H1不变,故A错误;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原料气的转化率降低,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气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C、T2℃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

=2<100,反应II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

CO(g)+CH3OH(g) △H=(274

CH4(g) +CO2(g) △H= +157 kJ/mol

D、减小,即T1℃>T2℃,故C正确;反应I反应II得到CH4(g)+CO2(g)

mol-1=+184kJ·mol-1, CO(g)+CH3OH(g) CH4(g) +CO2(g) △H=-184kJ·mol-1,故D错误。 -90)kJ·

6. HA 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HA、A-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向10 mL0.1mol/LH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x m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pH=9时,c(A)=c(HA) B. x=0时,1

--+

C. x=5时,c(A)=c(HA) D. x=10时,c(A)+c(HA)=c(Na)=0.05mol/L

-

【答案】C

3第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