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2、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4、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8、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0、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1、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1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13、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4、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5、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18、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 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 正确答案:B
19、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20、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21、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23、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2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5、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26、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27、“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28、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2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31、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3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34、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34、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