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
集中你的注意力
一位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向智慧老人请教“成功秘笈”。智慧老人说:“要成功很简单,你要同你的对手打拼、竞争,这些人都是很优秀的人,但他们有一个通病,就是自命不凡、聪明绝顶,做事决不专心一意,要打赢他们并不困难。”智慧老人顺手拿起一支铅笔,把平的一头插在青年的手臂上,问青年感觉怎么样,青年说:“不痛。”智慧老人突然把铅笔头掉转过来,把尖的一头刺向青年,青年痛得大声叫喊,智慧老人说:“这就是成功秘笈。你把所有的精力、资源集中为一点,就无坚不摧了,明白了吗?”青年说:“明白了。”几年之后,青年终于闯出了一番大事业。
一、选择题
1.在标准状况下,烧瓶内充满HCl气体,将此烧瓶倒扣在盛水的水槽内,当液面上升到
3烧瓶容积的时,此时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5A? 0?74 mol / L B? 0?045 mol / L C? 0?037 mol / L D? 0?025 mol / L
规律:烧瓶中充有任何溶于水的气体,当气体溶于水后,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皆是
1 22.4mol / L或0.045 mol / L。?无论该气体是否充满容器;无论是否混有不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气体。?
1V 若烧瓶容积为V L,即mol,若气体全部溶于水,溶液体积为V L,相除得到 mol
22.422.4V333/ L;若液面上升到烧瓶容积的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也是 V L,
22.4555相除依然是
1 mol / L。 22.42.用m g 10%的NaOH溶液,蒸发掉4 g水后,余下溶液1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浓缩后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1.8 mol / L B. 2.3 mol / L C. 3 mol / L D. 4.4 mol / L
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钾铝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2-4)=0.105 mol / L,c(Al3+)=0.055 mol / 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2-4),则c (K+)为 ( )
A. 0.045 mol / L B. 0.035 mol / L C. 0.055 mol / L D. 0.040 mol / L
4.由2 mol / L磷酸溶液和2 mol / L磷酸溶液各50 mL组成的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B )
A. 1 mol / L B. 2 mol / L C. 3 mol / L D. 4 mol / L
5.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mol铝离子,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1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A. C.
B2A mol / L B. mol / L ABBA mol / L D. mol / L 2A2B6.配制500 mL 0.1 mol / L硫酸铜溶液,需用胆矾 ( ) A. 8.00 g B. 16.0 g C. 25.0 g D. 12.5 g
7.在100 mL 0.1 mol / L NaOH的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是 ( ) A. 40 g B. 4 g C. 0.4 g D. 0.04 g
8.将等体积的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之后混合溶液中含铝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氢氧化钾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 ) A. 1∶3 B. 2∶3 C. 1∶4 D. 2∶7
9.在无土栽培中,配制1 L内含0.50 mol NH4Cl、0.16 mol KCl、0.24 mol K2SO4的某营养液。若用KCl、NH4Cl、(NH4)2SO4三种固体配制,则需此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mol)分别为 ( ) A. 0.40、0.50、0.12 B. 0.66、0.50、0.24 C. 0.64、0.50、0.24 D. 0.64、0.02、0.24
10.在H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铝离子浓度是0.4 mol / L,硫酸根离子浓度是0.7 mol / L,则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 ) A. 0.1 mol / L B. 0.2 mol / L C. 0.3 mol / L D. 0.4 mol / L
11.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体积比依次为3∶2∶1,它们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K2CO3、KHCO3、Al刚好完全反应,此三种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 A. 1∶1∶1 B. 6∶2∶3 C. 4∶3∶18 D. 2∶1∶3
12. 分子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100g水,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 g / 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C.
M1000Sd mol / L B. mol / L 10SdM(100?S)10SdM(100?S) mol / L D. mol / L M1000Sd答案:BCBBC DCBD DB B
二、填空题
1.把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掉8 g水以后,还剩下溶液25 mL,
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2?5%。这种浓缩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 / L。
1? 4
2.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 / cm3?配制成1 mol / L的稀盐酸。现实验
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2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1? 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的容量瓶;
(2) 经计算需要 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 A. 5 mL B. 10 mL C. 25 mL D. 50 mL (3) 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
(4) 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5) 配制完后,应将容量瓶中的稀盐酸转移到 的试剂瓶中存放,盖好塞子并贴上标签。
2. (1) 250 (2) 20.8; C (3) ③①④② (4) 偏低;偏低 (5) 干燥洁净 3.实验室用98%、密度为1.84 g / cm3的硫酸,配制成浓度为0.46 mol / L的硫酸溶液200 mL。
(1) 请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给操作程序编号,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洗净所用的仪器;( )振荡摇匀;
( )稀释浓硫酸;( )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 )将稀释后的硫酸转入容量瓶 (2) 写出下列操作的要求
a.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操作中应注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 [2]、[1]、[6]、[3]、[5]、[4] (2) a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小心搅拌均匀。 b 量筒应放平稳,向量筒内慢慢注入硫酸,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4.有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400 mL,经测定其中Cl浓度是a mol / L。投入过量的锌粉b g,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残渣洗涤干燥后,质量为c g。 (1) 求原混合溶液中Fe2+是_________ mol / L,Cu2+是_________ mol / L。 (2) b的值应大于_______a g。
(3) c的数值越大,说明混合液中氯化铜含量___________;c的最大值(以a-b表示)应是
-
3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_______________g。 4. (1)
三、计算题
1.在200 mL稀盐酸里溶有0?73 g HCl,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0?1 mol / L。
5b?5c?a9a?5b?5ca; (2) 13 (3) 越大;<b- 16165 2.某温度下22% NaNO3溶液150 mL,加入100 g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 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0.22 x=0.14(x+100 g) x=175 g, n (NaNO3)=c=
0.22?175g=0.453 mol,
85g/mol0.453mol=3.0 mol / L。
0.15L3.用1体积水吸收了560体积的氨?标准状况?,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9 g / cm3。计算: ?1? 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注:1 mL水按1 g计算? 3? ?1? 29?8% ?2? 15?8 mol / L 解析:?1? n?NH3?=
560L=2?5 mol,
224L/molm?NH3?=2?5 mol×17 g / mol=425 g,
?=
425g×100%=29?8%,
425g?1000g1000mL?0.9g?cm-3?29.8%?2? c==15?8 mol / L -117g?mol?1L或:V=
1000g?425g=1583 mL=1?583 L,
0.9g?cm-1c=
2.5mol=15?8 mol / L。
1.583L4.实验室常用的65%的稀硝酸,密度为1?4 g / cm3,计算该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要配制3 mol / L的硝酸100 mL,需要这种浓硝酸多少硝酸?
答:14?4 mol / L;20?8 mL。
1000mL?1.4g?cm-3?65%解:c==14?44 mol / L
63g?mol-1?1L14?44 mol / L×V=3 mol / L×100 mL
4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V=20?8 mL
5.在100 mL 36.5%的浓HCl(密度为1.18 g / cm3)中加入多少mL2mo l / L的稀HCl(密度为
1.08 g / cm3),才能配成6 mol / L盐酸(密度为1.10 g / cm3)?
5. 138 mL
6.常温下,将20.0 g 14.0%的NaCl溶液,跟30.0 g 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 / 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 该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 在1000 g水中需溶入多少mol NaCl,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6. (1) ? =
20.0g?14.0%+30.0g?24.0%2.8g+7.2g?100%??100%?20.0%
20.0g+30.0g50.0g(2) V?20.0g+30.0g115.g/cm3 = 43.48 cm3;c?10g1000mL/L?= 3.93 mol / L
58.5g/mol43.48mLx?58.5g/mol20.0%?,x = 4.27 mol。
1?20.000g (3) 设1000 g水中需溶解NaCl的物质的量为x,则
7.将100 mL 98%?密度为1?84 g / cm3?浓硫酸与400 mL蒸馏水混合制成稀硫酸,如测得稀
硫酸的密度为1?225 g / cm3。求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 7? 30?88%;3?86 mol / L
8.在20℃时,3?16 g硝酸钾溶于10 g水可得到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3 g / cm3,
计算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8? 24%;2?7 mol / L
9.50% NaOH溶液的密度为1?525 g / cm3,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要配制0?1
mol / L的稀NaOH溶液100 mL,,需要50% NaOH溶液多少mL?
9? 19?1 mol / L;5?24 mL
10.用98%浓H2SO4?密度为1?84 g /cm3?配成1∶5的H2SO4溶液?密度为1?19 g /cm3?。 ?1? 求这种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所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如果用所得稀H2SO4来配制0?1 mol / L的H2SO4溶液500 mL,问应该怎样配制? 10? ?1? 26?3% ?2? 3?19 mol / L ?3? 15?67 mL
11.24℃时,100 mL KCl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16 g,如将这些溶液蒸干,获得KCl晶体28?9
g。求:
?1? 24℃时KCl的溶解度。
?2?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5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11? ?1? 33?2 g ?2? 25% ?3? 3?9 mol / L 解:?1? S=
28.9g×100 g=33?18 g,
116g-28.9g?2? ?=
28.9g
×100%=25%, 116g
?3? n=
28.9g=0?388 mol,
74.5g?mol-1c=
0.388mol=3?9 mol / L
0.1L 12.把100 mL 0?1 mol / L盐酸与200 mL 0?05 mol / L硫酸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 解:c?H+ ?=n[H(HClaq)]?n[H(H2SO4aq)]
V[混合aq]c(HCl)?V(HClaq)]?c(H2SO4)?V(H2SO4aq)]=
V[混合aq]-10.1mol/L?0.1L?0.05mol/L?0.2L?2==0?1 mol / L
0.1L?0.2L由于盐酸的体积是硫酸体积的2倍,而H+ 浓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故可用下式计算:
n[H?(HClaq)]?n[H?(H2SO4aq)]c?H?=
20.1mol/L?0.05mol/L?2==0?1 mol / L
2+
其实,两者氢离子浓度相同,故有下列结论:某物质或离子的浓度相同的溶液混合,其相应物质或离子的浓度不变。
13.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变成28%的KOH溶液80 mL,这8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增浓,溶质质量不变。
??浓aq?×m?浓aq?=??稀aq?×m?稀aq?
已知:m?浓aq?=m?稀aq?+100 g 现设浓溶液的质量为x, 28%×x=14%?x+100 g?
2x=x+100 g x=100 g n?KOH ?=c?KOH ?=
1000g?28%=0?5 mol -156g?mol0.5mol=6?25 mol / L
0.08L14.向部分被氧化的Zn粉7?31 g中逐滴加入1 mol / L盐酸?密度1.015 g / cm3?,当加到
6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220 mL时,锌粉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求所得氯化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220 mL ?,及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Zn和Z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Zn+2HCl=ZnCl2+H2↑ ZnO+2HCl=ZnCl2+H2O
x 2x y 2y 65 g / mol×x+81 g / mol×y=7?31 g 2x+2y=1 mol / L×0.22 L=0.220 mol 65 g / mol×x+81 g / mol×y=7?31 g ?65 g / mol×x-65 g / mol×y=?7?15 g 16 g / mol×y=0.01 g y=0.01mol x=0.1mol n?ZnCl2?=0.1mol+0.01mol=0.11 mol
c?ZnCl2?=0.11mol=0.5 mol / L
0.220.L-10.5mol?L?136g?mol?1L=6.7%
??ZnCl2?=
1000.mL?1.015g?cm-3
15.有未知浓度的盐酸25 mL,能跟2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若先用0.1 g CaCO3
与25 mL这种酸作用,剩余的酸需用上述NaOH溶液4 mL才能中和。求盐酸和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HCl+NaOH=NaCl+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n?CaCO3 ?=0.1g=0.001 mol
100g?moln?HCl ?=2n?CaCO3 ?=0.002 mol
由题意知,4 mLNaOH溶液将消耗5 mL盐酸,与反应的盐酸为25 mL-5 mL=20 mL。 c?HCl ?=
0.002mol=0?01 mol / L
0.02L
n?NaOH ?=n?HCl ?=0?01 mol / L×0.025 L=0.0025 mol
c?NaOH ?=0.0025mol=0?125 mol / L
0.020.L0.01mol?L-1?25mL或:c?NaOH?==0?125 mol / L
20.mL
16.有Na2SO4和Na2CO3混合溶液10.0 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白色沉淀1.451 g。将沉淀与过量盐酸反应,得到112 mL CO2 气体(标准状况)。求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a2SO4+BaCl2 = 2NaCl+BaSO4↓ Na2CO3+BaCl2 = 2NaCl+BaCO3↓ BaCO3+2HCl = BaCl2+H2O+CO2↑
7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n (Na2CO3) = n (BaCO3) = n (CO2) =
112mL = 0.005 mol
22400mL/mol m (BaCO3) = 0.005 mol×197 g / mol = 0.985 g m (BaSO4) = 1.451 g-0.985 g = 0.466 g n (Na2SO4) = n (BaSO4) = c (Na2SO4) = c (Na2CO3) =
0.466g = 0.002 mol
233g/mol0.002mol =0.2 mol / L
0.01L0.005mol =0.5 mol / L
0.01L 17.用酒精灯加热34.6g KMnO4和Cu(NO3)2混合物,使其中的两种物质全部分解,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100 mL 4℃时的水中,待生成的气体与水充分反应后,还逸出1.12 L无色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5 g/mL。求: (1) 原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 (2)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注:2Cu(NO3)2 36. (1) 2KMnO4 2Cu(NO3)2
2CuO+4NO2↑+O2↑) K2MnO4+MnO2+O2↑ 2CuO+4NO2↑+O2↑
1.12L=0.05 mol,
22.4L/mol 4NO2+O2+2H2O = 4HNO3 所以,逸出的气体是O2,且为
故混合物中含KMnO4为 0.05 mol×2×158 g / mol=15.8 g, Cu(NO3)2为 34.6 g-15.8 g=18.8 g (2) 因为原混合物中Cu(NO3)2为
18.8g=0.1 mol,
188g/mol 所以NO2为0.2mol,O2为0.05mol。 又因为溶液体积为
0.2mol?46g/mol?0.05mol?32g/mol?0.1L?1mol/L=105.52 mL,
1.05g/L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mol=1.895 mol / L
0.10552L 8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2009年高考题】
1.(2009·浙江高考)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0.01mol·L C.0.02mol·L
-1
的蔗糖溶液 B.0.01mol·L的NaCl溶液 D.0.02mol·L
-1
的CaCl2溶液 的CH3COOH溶液
-1-1
【解析】选C。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实质为粒子的浓度。显然C项、D项的浓度比A项和B项的大,又因C项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项中粒子浓度大,故沸点最高。
2.(2009·全国卷I)将15mL 2mol·L
-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L 0.5mol·L1MCln盐溶
-
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A.4 B.3 C.2 D.1
【解析】选B。M的化合价为+n,根据化合物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可以列如下关系式:2Mn+~nCO32,即15×103L×2mol·L1×2=40×
-
-
-
103L×0.5mol·L1×n,可得n=3,故选B。
-
-
3.(2009·海南高考)在5mL 0.05mol/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mol/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C。设氯化物化学式为MClx,n(MClx)=0.05mol/L×5×103L=2.5×104mol,n
-
-
(AgNO3)=0.1mol/L×7.5×103L=7.5×104mol,由关系式MClx~x AgNO3,所以有
-
-
n(MClx)∶n(AgNO3)=1∶x=2.5×104mol∶7.5×104mol,解得:x=3。
-
-
4.(2009·上海高考)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9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解析】选A。由图象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项错误。 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由图象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则二者的速率之比为3∶2,D项错。
【2008年高考题】
1.(2008·四川高考)在a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 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
-
离子浓度(mol/L)为( )。 A.
2b?c2b?c2b?c2b?c B. C. D. 2aa3a6a【解析】选C。由于NH3的物质的量为cmol,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得:(NH4)2SO4的物质ccc
的量为2mol,反应时用去的BaCl2的物质的量也为2mol,剩余的BaCl2为(b-2)mol,则Al2cc-
(SO4)3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也为(b-2)mol,由电荷守恒得:n(Al3+)×3=(b-2)×2b-c
2,所以c(Al3+)=3amol/L。
2.(2008·上海高考)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1)小苏打片每片含0.50gNaHCO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氢离子是_______mol。
(2)胃舒平每片含0.245gAl(OH)3。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胃舒平_______片。 (3)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
①取该碱式盐3.01g,加入2.0mol·L
-1
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mL时开始产生CO2,
加入盐酸至45.0mL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
10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②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g,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
1g
【解析】(1)2片小苏打所含NaHCO3的质量为1g,其物质的量为84g/mol=0.012mol, 由HCO3+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2↑+H2O,可知n(H+)=0.012mol。
-
3g
(2)6片小苏打片含NaHCO3的物质的量为:84g/mol=0036mol,即中和的H+为0.036mol,0.245g
而每片胃舒平含Al(OH)3的物质的量为78g/mol=0.0031mol,由Al(OH)3+3H+ 错误!未找0.012
到引用源。Al3++3H2O,所以相当于胃舒平的片数为:0.0031=3.8片。
(3)①碱式盐中加入HCl,首先是碱式盐中的OH和CO32与H+反应生成H2O和
-
-
HCO3,再加盐酸,则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 所以n(HCO3)=2.0mol·L
-
-
-
-
-
-
-1
×(45.0-42.5)×10-3L=0.005mol,即n(CO32)=0.005mol,OH和CO32与HCl反应的H+的总物质的量为:2.0mol·L1×0.0425L=0.085mol,所以n(OH)=n(H+)- n(HCO3)=0.08mol,
-
-
-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1.74g②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Mg2+,所以n[Mg(OH)2]=58g/mol=0.03mol,若碱式盐中不含结晶水,则氢元素的质量为:0.08mol×1g/mol=0.08g,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8g3+
3.01g=0.027<0.04,说明碱式盐中含有结晶水,根据题意有:m(Al)+
m(H2O)+ m(Mg2+)+m(CO32)+ m(OH)=m(Al3+)+m(H2O)+0.03mol×24g/mol
-
-
+0.005mol×60g/mol+0.08mol×17g/mol=3.01g,由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2
18×m(H2O)+0.08mol×1g/mol
=0.04。所以m(H2O)=0.36g,n(H2O)=0.02mol,m(Al)3.01g=0.27g,n(Al)=0.01mol,所以n(Al3+)∶n(Mg2+)∶n(OH)∶n(CO32)∶
-
-
n(H2O)=0.01mol∶0.03mol∶0.08mol∶0.005mol∶0.02mol=2∶6∶16∶1∶4,即碱式盐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4H2O。
【答案】(1)0.012mol (2)3.8 (3)n(OH)∶n(CO32)=16∶1
-
-
(4)Al2Mg6(OH)16CO2·4H2O
【2007年高考题】
1.(2007·全国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
11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解析】选C。金属钠能够形成Na2O和Na2O2两种氧化物,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假设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平均化学式为Na2Ox,反应后Na2Ox变成NaCl,再根据钠元素守恒,列关系式Na2Ox~2HCl~2NaCl进行计算。由关系式Na2Ox~2HCl,所以n(Na2Ox)=
1.5g11-
n(HCl)=×0.5mol×0.08L=0.02mol,M(Na2Ox)==75g·mol1,所以应该是
0.02mol22Na2O(62 g·mol1)与Na2O2(78 g·mol1)的混合物。
-
-
2.(2007·江苏高考)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mLbmol·L
-1
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
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
-
a3)
【解析】选A、D。若再加入硫酸,其中的NO 3在酸性条件下能继续氧化剩余的金属,A对;若金属全溶解,因为不知HNO3是否过量,铁可能是Fe2+,也可能是Fe3+,或Fe2+、Fe3+共存,B错;因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故HNO3的量应大于NO的量,即:
0.05 L×b mol·L1>0.336 L/22.4L·mol1,得b>0.3,C错;当溶液中金属只有Fe3+、Cu2+时,
-
-
金属全部溶解,据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Fe+4HNO3=
Fe(NO3)知n(HNO3)≥n(Cu)×8/3+4n(Fe),即:0.05L×b mol·L1≥ay·8/3+4y3+NO↑+2H2O,
-
(1-a),得b≥80y(1-a/3),D对。
3.(2007·山东高考)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
-1
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
-
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200 D.0.240
12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解析】选B。假设KMnO4溶液的体积为V,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3V,因为1mol KHC2O4·H2C2O4·2H2O能够和3mol NaOH完全中和,所以KHC2O4·H2C2O4·2H2O 的物质的量为0.1000Vmol。依据提示②的化学方程式知c(KHC2O4·H2C2O4)· V(KHC2O4·H2C2O4)∶c(KMnO4)·V(KMnO4)=10∶8,所以c(KMnO4)==0.08000。
4.(2007·海南高考)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
-
40.1000V×
V5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A.
-1
为( )。
y?2xy?x2y?2x2y?4x B. C. D. aaaa-
-
【解析】选D。根据反应Ba2++SO42=BaSO4↓+2HCl和Cl+Ag+=AgCl↓可知,(SO42)=xmol,n(Ag+)=
--
1n(Ba2+)=n21-
n(Cl)=ymol,根据电荷守恒:n(Na+)+2n(Ba2+)=n2-
(Cl),所以n(Na+)=n(Cl)-2n(Ba2+)=2(y-2x)mol,所以c(Na+)=
2(y?2x)-
mol·L1。 a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及高考试题例析
水的电离规律
+-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水电离出的[H]水和[OH]
-7
水均小于10mol/L。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
+--7
度变大,水电离出的[H]水或[OH]均大于10mol/L。 盐类水解规律:
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Na2CO3等
2-3---
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如CO3+H2OHCO+OH、HCO3
-
+H2OH2CO3+OH。水解的离子占总离子的极少数,且第一步水解大与第二步水解。正盐水解大于酸式盐,如同浓度Na2CO3碱性大于NaHCO3。
水解与电离关系规律
2-
如NaHCO3水解大于电离,显碱性,[H2CO3] >[CO3], 如NaH2PO4、NaHSO3电离大于水解,显
2-
酸性性, 如NaHSO3 中:[SO3]>[H2SO3],而NaHSO4则只电离不水解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3-2--++
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2n(CO3)+n(OH)推出:c(Na)+c(H)
-2--
=c(HCO3)+2c(CO3)+c(OH)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
+
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
13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1,推出:c(Na)=c(HCO3)+c(CO3)+c(H2CO3);水电离出的c(H)与c(OH)相等,如Na2CO3
-+-
溶液中:c(OH)= c(H)+ c(HCO3)+2 c(H2CO3)。
+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
+-2-
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
+-2-
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 例1.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c(Cl2)=2c(ClO)+c(Cl)+C(HCl);B.氯水中: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c(Na)>c(CO3)>c(OH)>c(HCO3)>c(H)
解析:氯气在水中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物料守恒不成立,A错误;Cl2+H2O=HCl+HClO,
+-++-HCl中电离的H与Cl浓度相等,再加上HClO会电离出H,所以H浓度一定大于Cl浓度,B
-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因CH3COO水解,所以+-Na浓度大于CH3COO的浓度,C错误。答案:D。
例2.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
A.0.1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1+-
B.0.1mol·LNH4Cl溶液:c(NH4)=c(Cl)
+-+-
C.向醋酸钠液中加适量醋酸得酸性混合液:c(Na)>c(CH3COO)>c(H)>c(OH)
+-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
解析: A根据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Na2CO3溶液中H分别以HCO3-+++-
、H、H2CO3形式存在,故A对,B中由于NH4水解,c(NH4与c(Cl)不等,B错,C中电荷
+--+
守恒有:c(Na+)+ c(H+)==c(OH-)+ c(CH3COO-),因为c(H)>c(OH),故c(CH3COO)>c(Na),
+-
C错。D中Na、NO3不水解加入稀盐酸后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仍是1:1。故AD 对。 例3.(08年广东化学·17)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是:
2--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3和OH
+-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 -1
C.10 mL0.10 mol·L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
+--+
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2--
解析:A中,生成Na2CO3溶液,CO3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所以A错;
++-2--
电荷守恒 :C(H)+C(Na)=C(HCO3)+2C(CO3)+C(OH)
+-+2-
物料守恒:C(Na)=C(HCO3) C(CO3)+C(H2CO3)
+2--
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C(OH) 所以B错误。
-
C中,生成NaAc,Ac水解呈碱性,故C正确;相同PH,相同体积的HCl和HAc,因为HAc为弱酸,所以HAc的物质的量浓度大,HAc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多,D错。答案:C 例4.(09年江苏化学·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2-
A.室温下向0.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
+-+
>c(NH4)>c(OH)=c(H)
-1+--+
B.0.1mol·L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
C.Na2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
-1
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
14
+
2---+
+
----+
--
+-2-+-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
)+c(OH)<c(CH3COOH)+c(H)
--
解析:B项,NaHCO3溶液中,OH是由HCO3 水解和水的电离所出成的,但是这些都是微弱的。
--
HCO3 的浓度永大于OH浓度,故错;D项,由电荷守恒有:c(CH3COO-)+c(OH-)=c(H+)+c(Na+) ,
+-+
由物料守恒可得:2c(Na)= c(CH3COO)+ c(CH3COOH),将两式中的c(Na) 消去,可得c(CH3COO--+--++
)+2c(OH)=2c(H)+ c(CH3COOH)。所以c(CH3COO)+c(OH)-c(H)-c(CH3COOH)= c(H)-c(OH-),因为pH=4.75,故c(H+)-c(OH-)>0,所以D项应为”>” , 答案:AC。
-1
1.在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 C(Na)>C(Ac)>C(H)>C(OH)B C(Na)>C(Ac)>C(OH)>C(H)
+-++--
C C(Na)=C(Ac)>C(HAc) D C(Na)+C(H)=C(Ac)+C(OH) 2.(11年江苏化学·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
-1-+2-D.0.1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
-1-1
3.向体积为0.05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mol·LKOH溶液,错误的是 ..A.Va>Vb时:c (CH3COOH) +c (CH3COO)>c (K)B.Va=Vb时:c (CH3COOH) +c (H)>c (OH)
-+-C.Va
4.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3-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均增大
5.(2011江苏化学)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pH>7,且c(OH?)>c(Na)>c(H)>c(CH3COO?)
++
B. pH>7,且c(Na)+c(H)=c(CH3COO?)+c(OH?)
++
C. pH<7,且c(CH3COO?)>c(H)>c(Na)>c(OH?)
++
D. pH=7,且c(CH3COO?)>c(Na)>c(H)=c(OH?) 6.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NH3·H2O]>[OH]>[NH4]>[H] B.[NH4]>[[NH3·H2O]>[OH]>[H]
+-+++-
C.[NH3·H2O]>[NH4]=[OH]>[H] D.[NH3·H2O]>[NH4]>[H]>[OH]
7.(2003全国理综)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2+-2+-+
A [NO3]>[OH]>[NH4]>[Ba] B [NO3]>[Ba]>[OH]>[NH4]
2+--+-2++-
C [Ba]>[NO3]>[OH]>[NH4] D [NO3]>[Ba]>[NH4]>[OH]
-1-1
8、(2003江苏化学)将0.2mol·L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c(HCN)<c(CN) B c(Na)>c(CN)
----1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mol·L 9、.(2005广东)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2-
A.c(Na)=c(HCO3)+c(CO3)+c(H2CO3)
++-2--
B.c(Na)+c(H)=c(HCO3)+c(CO3)+c(OH)
—-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
+
-
-+
15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 、HCO3
+--
H+CO3;H2O
+2-
H+OH
+-
1、解析:NaOH与HAc 恰好反应生成NaAc,反应后溶液为NaAc溶液。因为NaAc是强碱
---+-
弱酸生成的盐,在水中要发生水解;Ac+H2O HAc+OH,由水解原理知[Ac]比[H]及[OH]
-+-+
大得多;溶液又因水解而呈碱性,所以[OH] >[H]。综合起来,不难得出:[Cl]>[NH4]
+-
>[H]>[OH]。答案为B。
-
2、解析:选项A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B中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选项C中根据电荷守
++--
恒得:c(H)+c(Na)=c(OH)+c(CH3COO)??①,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
+-
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②,将①×2-②得: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选项D中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
+---
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2-+
c(A)>c(H)>c(H2A)。答案:A、C。
3、解析:若Va>Vb,醋酸过量,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CH3COOH)+ n(CH3COO-)=0.05Va,n(K+-
)= 0.05VVb,则A选项正确;若Va=Vb,反应后为CH3COOK溶液,由于的CH3COO水解而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B选项正确;若Va +- 存在c(K)>c(CH3COO),C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答案:C 4、解析:相同浓度时,Na2CO3的碱性强于NaHCO3,C项错。答案:C。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于的浓度大小比较和电荷守恒等。NaOH与 — CH3COOH混合,若pH>7,则二者可能恰好反应或碱过量,但不论哪种情况,C(CH3COO)>C(H+++ ),A不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B正确;若pH<7,则 +— 酸过量,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过量较多)可使C选项成立,若pH二7,则c(H)=(OH),根 + 据电荷守恒可推得c(Na)=c(CH3COO?),D不成立,故本题答案为A、D。 + 6、解析: NH3·H2O是一元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少部分发生电离NH3·H2ONH4 -+--++-+ +OH,所以[NH3·H2O]必大于[NH4]及[OH]。因为[OH]=[H]+[NH4],所以[OH]>[NH4]。 -++ 综合起来,[NH3·H2O]>[OH]>[NH4]>[H]。答案为A。 --3+ 7、解析:该类试题实际上是考查离子间的反应。硝酸铵溶液中NO3:8×10mol 、NH4: -32+-3--3 8×10mol ;氢氧化钡溶液中Ba:5×10mol 、OH:2×5×10mol 。溶液中只发生: NH4+---3 + OH=NH3·H2O ,反应后余OH:2×10mol 。所以反应溶液中各离子及物质的量大小是:--32+-3--3 NO3 8×10mol Ba 5×10mol OH 2×10mol 及NH3·H2O电离出的少量离子,所以选B。 -1 8、解析:设溶液体积各为1L ,则二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0.05mol·LNaCN和0.05mol·L-1 HCN,由题知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即水解生成HCN大于HCN的电离,所以c(HCN) -++---+ >c(CN);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c(CN)+ c(OH) ,因c(OH)>c(H),所以c(Na+- )>c(CN) ; +—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和各种守恒关系,NaHCO3中Na与HCO3 ——2- 物质的量相等,而在水溶液中HCO3的存在方式有:HCO3、CO3、H2C03三种,根据物料守恒有 +-2-++-2 c(Na)=c(HCO3)+c(CO3)+c(H2CO3);又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HCO3)+2c(CO3-- )+c(OH),故B不正确;由于NaHCO3溶液呈弱碱性,故NaHCO3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C不 — 正确,NaHCO3为可溶性盐完全电离用等号;HCO3为弱酸的酸式酸根,水为弱电解质,其电离程度较小,故用可逆号,D正确,本题答案为A、D。 典型例题解析------直接判断型—无附加条件 例1.(09安徽卷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16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A.NH4? 、H?、NO3?、HCO3? B.K、Al、SO42?、NH3·H2O + 3+ C.Na、K、 ++ SO32?、Cl2 D.Na、CH3COO、CO32?、OH + -- 解析: Al3+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B错; Cl2+H2O2-2--+ +SO3=SO4+Cl+2H,C选项错误。答案:D。 例2.(09重庆卷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A.Na+、Mg2+、AlO-2、Br B H、Fe、SO4、NO3 2-C.K+、NH+4、CO3、OH- D Ca2+、Al3+、NO-3、Cl- 解析:A项Mg水解呈酸性,AlO2水解呈碱性,Mg与AlO2发生双水解,Mg+2AlO2 — +4H2O====2Al(OH)3↓+Mg(OH)2↓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项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 2+—+— 氧化性,Fe与NO3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项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答案选D。 条件判断型—给出条件判断例3.(09全国卷Ⅰ.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 、NO3、NH4、Cl B. Ca、HCO3、NH4、AlO2 2+ 2+—2+—2+— ?2??C.K、Ba、Cl、HSO3 D. Mg2+ ??2??2? 、NH4、SO4、K ?-- 解析:A项,加入NaOH会与NH+ 4产生NH3,但没有沉淀;B项HCO 3与AlO 2不能共存,会生 -- -22+ 成Al(OH)3 沉淀。C项,OH与HSO3 生成SO3,与Ba可生成BaSO3沉淀,但无气体。D项,-+2+OH与NH 4产生NH3,与Mg会产生Mg(OH)2沉淀,正确。答案:D。 例4 (11四川卷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 2?、 ??、H、Cl、HSO3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 + + ??2??C.FeCl2溶液:K、、Na、、SO4、AlO2D.、 + 2+ — Kw++?2?=0.1 mol/L溶液:Na、K、、NO SiO33?c(H)解析: C项中Fe和AlO2可发生双水解。答案:D。 离子共存应用型---离子鉴定 例5.(09全国卷Ⅱ29) (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1?,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 分别配成0.1mol?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17 ?1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 +2— 解析:由②可得B中阳离子为Ag,则肯定为AgNO3,由③可得D中无SO4,则F中的阴离 2——2+— 子为SO4,D中的阴离子为Cl。由④可得F中的阳离子为Fe,即F为FeSO4,而CH3COO若 3+3+ 与Al形成溶液时,Al也发生水解,所以C为醋酸钙,而D为AlCl3。 答案:(1)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碳酸钾 由①中碱性减弱的顺序可知,E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是碳酸钾(3)Ba(OH)(CH3COO)2 Ca2 AICI3 FeSO4 专题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3+-- -2+ B.Al、NO3 、Cl、CO3、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13-1 2、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离子组是 +--2-+2+-2-+--2- ① K、Cl、NO3、S ② K、Fe、I、SO4 ③ Na、Cl、NO3、SO4 +2+--+2+-- ④Na、Ca、Cl、HCO3 ⑤ K、Ba、Cl、NO3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 3.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离子组是 +-2-3++- A.K、Br、CO3 B.Al、H、MnO4 +3+2-+2+- C.NH4、Fe、SO4 D.Ag、Cu、NO3 4.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O3 、K、SO4 B.CO32、NO3、HCO3、Na + — + 2— — — + _ C.Na、ClO、AlO2、NO3 D.CrO4、K、Na、SO4 5.(08全国Ⅰ卷)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2-A.NH4、Ba、Cl、NO3 B.K、AlO2、Cl、SO4 2+2+--+-2-2-C.Ca、Mg、NO3、HCO3 D.Na、Cl、CO3、SO3 6.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2-3+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Fe 2+2+--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Mg、NO3、Cl +-12-1+2+--C. c(H)=10 mol·L的溶液:K、Ba、Cl、Br +2--+ D.碳酸氢钠溶液:K、SO4、Cl、H 7.下列各组离子在给琮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2-2+2+-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B.有SO4存在的溶液中:Na、Mg、Ca、I -+2+2+-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Fe、Br +-13-1+2--2- D.在c(H)=1.0×10mol·L的溶液中:Na、S、AlO2、SO3 8.(08广东卷)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2--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NO3 ++2--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Cl 18 +———2—++2—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D.在c(H)=0.1mol·L的溶液中:K、I、Cl、NO3 9、在pH = 1时,可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2+-+-3+2+2- A.Ca、CH3COOH、Br、Na B.NO3、Fe、Mg、SO4 2++-+-3+2- C.HClO、Ba、Na 、Cl D.K、Cl、Al、SO3 10、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 Fe3+、Al3+、Ba2+、Ag+、K+①+-1+--- 沉淀溶液②沉淀③溶液④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 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3+2-2-2--11.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K、NH4、AlO2、Al、SO4、SiO3、CO3、Cl中的某几种,现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的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沉淀逐渐增多,沉淀量不增加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溶解直到消失。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 (2)②中产生沉淀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沉淀溶解方程式为_______ _。 (3)已知一定量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盐酸时,沉淀完全消失,再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可得到0.187 g沉淀,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_______(填“有”或“没有”)。 -2-2-2--- 12.(08全国Ⅱ卷)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SO3、SO4、Cl、Br、 - I。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所得溶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③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的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_________。实验②___________。实验③_____________。 实验④_________。实验⑤____________。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13. 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 CaMg(CO3)2、Al2O3 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09广东化学22)(12分) 沉淀溶液沉淀溶液 沉淀物 Fe(OH)3 19 Al(OH)3 Mg(OH)2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PH 3.2 5.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渣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 (4)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 ①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 Mg(ClO3)2。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 。 ②按①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 。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 。 1、解析:B错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错硫酸为二元酸NaOH的物质的量是HCl的两倍D错。A 2、解析: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 mol/L,该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①中NO3 2-2+- 与S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在Fe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Fe(OH)2沉淀;④HCO3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答案、B。 3++ 3 解析:在NaCl溶液中通入NH3后,溶液呈碱性,所以B项中的Al、H不能存在,C项中的3++2+ Fe不能存在,D项中的Ag和Cu不能存在,故答案为A。 --1+- 4、解析:pH=13,溶液中的c(OH)=0.1mol·L,选项A中NH4与OH不能共存; --2- 选项B中HCO3与OH不能共存;选项D中CrO4为黄色。答案:C。 5、解析:此题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Na2O2的氧化性,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离子 2- 不能共存,如选项D中的SO3;二是2Na2O2+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NaOH+O2↑,考虑 -+2+2+- 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如选项A中的NH4,选项C中的Mg、Ca、HCO3。答案:B。 6、解析:选项C中c(H+)=10-12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均能共 -+ 存;选项D中HCO3与H不能共存。答案:C。 --+ 7、解析:选项A中,溶液呈强酸性,溶液中的Cl+ClO+2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l2 ↑+H2O;选项 2+2- B中Ca+SO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SO4↓;答案:D。 -+- 8、解析:选项A中〔AlOH4〕与H不能共存;选项C中pH=12,则c(OH)=0.01mol·L-1+-- ,NH4与OH不能共存;选项D中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 - 原性的I不能共存。答案:B +3+ 9、解析:pH=1说明溶液中呈酸性,存在较高浓度的H。B选项中因溶液存在Fe而呈黄 -+ 色;C组溶液,在酸性和较高浓度条件下,HClO和Cl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D组溶液,H 2-3+2- 与SO3会产生SO2气体;双水解反应也导致Al、SO3不能大量共存。答案A。 10、解析:这5种离子加入过量的这4种溶液,只产生一种沉淀的只有NaCl,为AgCl, 3+3+2++ 排除B、C答案,则剩余的Fe、Al、Ba、K,加入过理的氨水可产生两种沉淀,为Fe(OH)3和Al(OH)3,再加入过量NaOH,Al(OH)3可溶解。故选项D正确。 11、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由实验现象推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由题意可知,加入盐酸 + -13 - 20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有白色沉淀产生,盐酸过量后沉淀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一定不含NH4、Al; 2-32-当沉淀完全后,再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说明含有CO3;沉淀能消失说明不含SiO;加入 2-+3+ Ba(NO3)2无沉淀产生,说明不存在SO4;因为溶液中NH4、Al不能存在,且溶液呈电中性,所 + 以必须有K存在。 2--+2-2-3++ 答案:(1)CO3、AlO2、K SO4、SiO3、Al、NH4 -++3+ (2)AlO2+H++H2O===Al(OH)3↓ Al(OH)3+3H==Al+3H2O(3)有 2-2- 12、答案:(1)①CO3和SO3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水解呈碱性。 2-2- ②CO3肯定存在,因为产生的气体是CO2;SO3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③Br、I不存在,因为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 2--+- ④SO4存在,因为BaSO4不溶于盐酸。 ⑤Cl存在,因与Ag形成白色沉淀。 (2)NO3。 13、解析:浸出步骤硫酸同固体废料中主要成份反应,可通过升高温度提高硫酸镁的溶解度,或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或通过过滤后滤渣多次浸取以提高转化率。硫酸浸 3+ 出液经过滤,滤液中主要溶质是MgSO4、Al2(SO4)3和Fe2(SO4)3,在调节pH至5.5时,Fe和3+2-Al已经完全沉淀,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Fe(OH)3 Al(OH)3,此时滤液中阴离子主要是SO4, 2+ 加入NaOH后Mg完全沉淀,溶质主要成分是Na2SO4;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的方向进行;同样是依据①的原理,在降温的过程中,Mg(ClO3)2的溶解度不断减小,从溶液中析出,在生成Mg(ClO3)2的过程中NaCl也不断生成,但因溶解度没有增加,所以也伴随Mg(ClO3)2析出;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由于氯酸镁和氯化钠均溶于水,溶于水的可溶性物质一般用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1)升高温度、搅拌、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多次浸取)(2)Fe(OH)3 Al(OH)3 (3)Na2SO4(4)①在某一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NaCl 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②降温前溶液中NaCl以达饱和;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 ,会少量析出。重结晶。 -+3+ 21 玖玖教育,留给您一分进步的空间 有白色沉淀产生,盐酸过量后沉淀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一定不含NH4、Al; 2-32-当沉淀完全后,再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说明含有CO3;沉淀能消失说明不含SiO;加入 2-+3+ Ba(NO3)2无沉淀产生,说明不存在SO4;因为溶液中NH4、Al不能存在,且溶液呈电中性,所 + 以必须有K存在。 2--+2-2-3++ 答案:(1)CO3、AlO2、K SO4、SiO3、Al、NH4 -++3+ (2)AlO2+H++H2O===Al(OH)3↓ Al(OH)3+3H==Al+3H2O(3)有 2-2- 12、答案:(1)①CO3和SO3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水解呈碱性。 2-2- ②CO3肯定存在,因为产生的气体是CO2;SO3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③Br、I不存在,因为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 2--+- ④SO4存在,因为BaSO4不溶于盐酸。 ⑤Cl存在,因与Ag形成白色沉淀。 (2)NO3。 13、解析:浸出步骤硫酸同固体废料中主要成份反应,可通过升高温度提高硫酸镁的溶解度,或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或通过过滤后滤渣多次浸取以提高转化率。硫酸浸 3+ 出液经过滤,滤液中主要溶质是MgSO4、Al2(SO4)3和Fe2(SO4)3,在调节pH至5.5时,Fe和3+2-Al已经完全沉淀,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Fe(OH)3 Al(OH)3,此时滤液中阴离子主要是SO4, 2+ 加入NaOH后Mg完全沉淀,溶质主要成分是Na2SO4;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的方向进行;同样是依据①的原理,在降温的过程中,Mg(ClO3)2的溶解度不断减小,从溶液中析出,在生成Mg(ClO3)2的过程中NaCl也不断生成,但因溶解度没有增加,所以也伴随Mg(ClO3)2析出;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由于氯酸镁和氯化钠均溶于水,溶于水的可溶性物质一般用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1)升高温度、搅拌、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多次浸取)(2)Fe(OH)3 Al(OH)3 (3)Na2SO4(4)①在某一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NaCl 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②降温前溶液中NaCl以达饱和;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 ,会少量析出。重结晶。 -+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