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选择题
1.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工资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哪一项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所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4.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__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5.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的价格水平一定比去年高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价格水平和食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6.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7.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__的总和。( )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消费、总投资、转移支付和净出口 8.下列__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9.“牛奶是最终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对 B.一定错 C.可能对也可能错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0.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B.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 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11.假设一个经济体第一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八年GDP价格调整指数提高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八年的名义产出等于( ) A. 2000亿元 B.1500亿元 C.1250亿元 D 750亿元
1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 B.餐馆用于做饭 C.化工厂用作燃料 D铁路用于火车燃料 13.当消费函数为c=a+by,a>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应( ) A.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B.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15.某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数额为2000亿美元。假设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通货膨胀缺口为( )
A.大于100亿美元 B.100亿美元 C.小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16.假设某个经济体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
6000亿美元,在MPC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A. 1000亿美元 B.500亿美元 C.100亿美元 D以上都不对 17.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平均消费倾向一定为负 D利率提高 1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则( )
A.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C.平均消费倾向一定为负 D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1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90亿美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
A.30亿美元 B.60亿美元 C.200亿美元 D.300亿美元
20.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400亿元,投资为5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没有政府干预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均衡收入水平为( ) A. 9000亿元 B.7700亿元 C.900亿元 D. 4000亿元 21.决定消费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A.收入 B.政府开支 C.投资 D.利率 22..边际消费倾向是( )
A.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B.当自主消费增加1亿美元时,收入增加的数量
C.为使消费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 D.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增加的数量 23.消费函数的截距和斜率分别是( )
A.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B.非计划消费、边际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自主性消费D. 非计划消费、平均消费倾向
24.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且政府税收t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同时增加5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
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亿元 C. 增加50亿元 D.保持不变
25.假设在已不存在政府的封闭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8,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4亿美元,投资要增加( )
A.8000万美元 B.1亿美元 C.2亿美元 D.3.2亿美元 26.既定水平的投资量变化导致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化量越大,( ) A.初始水平的国民收入越小 B.边际储蓄倾向越大 C.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D.初始水平的总支出越大
27.假设在封闭经济中,税率是0.25,相对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2.5亿美元,投资需要增加( )
A.0.5亿美元 B.1亿美元 C.1.5亿美元 D.2亿美元
2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愿意的消费支出(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C.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向小于1 29.根据相对收入假说,若某年收入下降,则APC(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30..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
A.教育程度较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拥有较多流动资产 D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31.当政府降低税率后,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会( )
A.减少消费 B.急剧增加当期消费 C.理智地根据终生收入调整消费 D不能确定
32..生命周期模型强调在__之间,储蓄具有使消费均匀化的作用 ( ) A.好年景和坏年景 B.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C.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 D永久收入和当前收入
33..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有( )
A. MPC<APC B. MPC=APC,且为常数 C.MPC>APC D APC=1
34.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的如此反复无常以致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35.如果一项仅用一年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3500元,则资产的边际效率为( )
A. 12% B.9% C.83% D 17%
o
36.在45 线图形中,若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并且交于纵坐标,则它表示( ) A.平均消费倾向不变B.平均消费倾向递减C.边际消费倾向不变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37.如果利息率上升,持有证券的人将( )
A.享受证券的资本所得 B.经受证券的资本损失 C.在决定出售时,找不到买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8.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
A.只有收入 B.只有利息率 C.流动偏好 D利息率和收入 39.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知道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40.如果实际国民收入不变,那么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 A.价格水平上升 B.价格水平下降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41.如果居民发现实际货币持有量小于合意的水平,他们就会( )
A.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率上升 B.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率下降 C.购买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率上升 D购买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率下降 42.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实际货币供给曲线将( ) A.向右方移动,利率下降 B. .向右方移动,利率上升 C.向左方移动,利率下降 D. .向左方移动,利率上升 43.如果实际国民收入增加,那么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将( ) A.向左方移动,利率上升 B.向左方移动,利率下降 C.向右方移动,利率上升 D向右方移动,利率下降 44.如果人们预期利率还会上升,它们( )
A.将出售证券并且持有货币 B.将购买证券并且减少货币持有量 C.期望证券价格保持不变 D期望证券价格上升
45.如果由于利率上升,人们对自己的利率水平标准向上调整,那么货币投机需求将(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46.短期的国库券与货币具有完全的安全性,但货币是较好的交换媒介,当短期国库券利率上升时,人们持有( )
A.较多的货币,因为其机会成本上升 B.较多的货币,因为其机会成本下降 C.同样数量的货币 D较少的货币,因为其机会成本上升 47.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的移动( ) A.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 C.货币供给减少 D利率下降 48.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A.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 C.货币供给减少 D国民收入减少
49.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A.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B.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C.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D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50.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
A.提高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诱使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B.货币需求是不受利率影响的
C.降低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下降,诱使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D.随着利率的下降,货币的供给增加
51.假设价格水平固定,而且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以下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所有步骤( )
A.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上升,投资增加,最终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B.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减少,最终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C.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最终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最终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5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投资证券 D.活期存款 53.货币需求是指( )
A.愿意持有的现金和支票 B. 实际持有的现金和支票 C.愿意持有的证券 D. 实际持有的证券
54.降低所得税的政策使交易货币需求量和预防货币需求量( )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55.IS曲线向右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56.在萧条经济中,若自发性支出增加,则在各个可能利息率上的产出(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7.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 )
A.横截距增加 B. 横截距减少 C.纵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58.若投资对利息率反应程度提高,则IS曲线( )
A.横截距增加 B. 横截距减少 C.纵截距增加 D.纵截距减少 59.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 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60.以下哪一项能使LM曲线产生位移( )
A.公开市场业务 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C.通货膨胀 D.扩大政府购买
61.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 A.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D.利率上升,收入无法确定
62.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在( )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 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种利率水平上 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63.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64.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80%,政府增加10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
A.保持不变 B.增加100万美元 C. 减少100万美元 D. 增加500万美元 65.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税收的增加 C.政府税收的减少 D.政府支出的减少 6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哪种影响(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经济萧条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67.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充分就业 C.尽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加政府预算盈余 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效益最大
68.要刺激经济繁荣,政府可选择( )
A.增加税收 B.做到政府收支平衡 C.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D.买进政府债券 69.( )在经济中不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A累进税率制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维持价格 70.公司所得税是对__征收的税( )
A.支付给股东的红利 B.公司销售额 C.公司资产 D.股利加未分配利润 71.政府实施转移支付计划是为了( )
A.使预算产生盈余 B.对产出为谁生产这一问题的社会选择施加某些影响 C.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D.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移动 72.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
A.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旨在刺激经济的发展 C.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旨在推迟经济的衰退 73.如果商业银行的储备低于法定准备,商业银行将(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金 C.出售有价证券和收回贷款 D.向中央银行申请补助 74.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正好符合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在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会增加贷款额,是因为它们( )
A.听从中央银行的劝告 B.追求最大利润 C.关注国内金融动态 D.为了企业渡过难关 75.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发行量 7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出售政府债是( ) A.限制政府债券价格的上涨 B.提高利息率 C.增加货币供给量 D.降低利息率 78.“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国民收入(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9.“双紧政策”的政策搭配能使利息率(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80.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D. LM曲线陡峭,IS曲线垂直 81.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渠道之一是( )
A.直接影响价格 B.改变资金的周转率 C.直接影响收入 D.改变借款的成本
82.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83.宏观货币政策和宏观财政政策的区别在于( )
A.前者主要是用来对付经济萧条,后者主要用来对付通货膨胀
B.前者主要通过改变投资支出发生作用,后者主要通过影响消费支出发生作用
C.前者主要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后者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 D.以上三种都是
8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的目的是(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85能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
A.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调整再贴现率 D.以上都可以 86.现金漏损越大,货币乘数则(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87.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准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市场萧条
C.未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8.已知法定准备金率为20%,则1万元的现金存入银行最多使银行存款总额再增加( ) A.5万元 B.6万元 C.4万元 D.1万元 89.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 )
A.在市场上买进部分国债 B.增加自己的准备金 C.把超额准备金作为信贷放出 D.印刷更多的支票
90.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则( )
A.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将会增加 B.货币供给会增加一个相同的量 C.货币乘数会因此变大 D.以上都可能 9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是( )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C.GDP折算指数 D.以上均正确 92.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下列哪种因素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A.进口增加 B.出口减少 C.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93.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94.通货膨胀会(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C.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95.适度的通货膨胀有一个可能的好处是( )
A.减少改变价格的惰性 B.消除菜单成本 C.使劳动市场更有效率地运作 D.增进债权人的收益 96.菲利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是( )
A.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 B.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不可兼得 C.低失业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 D.低失业率和高工资率不可兼得 97.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成本推动 B.需求拉动 C.货币供给增加 D.结构变化 98.AD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代表了( )
A.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 B.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D.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99.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此时我们可以假定其总供给曲线斜率是正的,假定日本当局采取增加税收的政策,那么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是( ) A.价格上升,产量增加 B.价格上升,产量不变
C产量增加.,价格不变 D.价格下降,产量减少
100.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则减税会导致( )
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上升 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 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 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
101.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政策,并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信贷,增加货币供应。这将会使(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 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 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 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102.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投资支出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 )
A.总需求曲线更趋平缓 B.总需求曲线更趋陡峭
C.对总需求曲线无影响 D.总供给曲线更趋平缓
103.根据IS—LM模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A.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B.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下降 C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增加. D.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104.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2-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 A.40单位 B.399单位 C.400单位 D.500单位 105.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派模型主张的总供给曲线是( ) A.垂直线 B.反L形折线 C.右上倾斜曲线 D.右下倾斜曲线 106.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 )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107.加速数是指( )之比
A.资本存量与总产出 B.投资增量与总收入 C.投资量与总产出 D.资本增量与收入增量 108.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
A.存货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意愿投资 D.重置投资
109.下属哪一项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 )
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变动 B.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 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数倍变动 110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111.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
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 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 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D.以上各项均对 112.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趋于下降,则( )
A.净投资大于零 B.总投资大于零 C.净投资小于零 D. 总投资小于零 11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__之时( )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政府买进政府债券,公众用中央银行开出的支票偿还债务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