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练习题(答案仅作参考)
1.原电池是指(B)
A.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装置 B.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C.可以对外作电功的装置 D.对外作电功同时从环境吸热的装置
2.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 (A)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3.科尔劳乌斯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公式:?m??m(1??C)仅适
用于(.A)
A.强电解质稀溶液 B.弱电解质
C.无限稀的溶液 D.摩尔浓度为一的溶液
4.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时的热效应Qr,的表示式是(B)
??E?Qr?nFT???TQ??H??P A.r B.
C.Qr??H
??E?Qr?nFE???T??G D.??P
装 5.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E 值的正或负可以用来说明:(C) A.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达平衡
C.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
6.对于一式,正确理解是 (B)
?
?
订 A. 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B. E 与 K 仅在数值上满足上述关系,两者物理意义
并不相同C. 表示电池反应已达平衡D. 表示电池内部各物都处于标准态且反应达平衡
7.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C) (A)Zn| ZnCl2(aq)| Cl2(p),Pt;
(B)Zn| ZnCl2(aq)| KCl (aq)| AgCl,Ag ; (C)Ag,AgCl| KCl(aq)| Cl2(p),Pt ; (D)Pt,H2( p)| HCl (aq)| Cl2(p),Pt 。
8.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C)
线
(A) 电导 ;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 (D) 极限摩尔电导 。 9.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B)
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 ; (B) κ增大,Λm减少 ; (C) κ减少,Λm增大 ; (D) κ减少,Λm减少 。
10.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 11.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D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 12.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12.A
(A) 离子迁移数 ; (B) 难溶盐溶解度 ; (C) 弱电解质电离度 ; (D) 电解质溶液浓度 。
1/2
13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 Λ = Λ∞-Ac,这规律适用于:( B). (A) 弱电解质溶液 ; (B) 强电解质稀溶液 ;
-3
(C) 无限稀溶液 ; (D) 浓度为1mol·dm的溶液 。 14.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A)
(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
(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就大;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 15.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B)
(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 ; (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
(C) 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 ;
(D)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导致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
(B) 电解池通过l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
(C) 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
流电桥;
(D)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17.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
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 B
(A) 1、4; (B) 1、3; (C) 2、3; (D) 2、4。 18.电极极化时,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说法(1):正极电位越来越大,负极的电位越来越小;说法(2):阳极电位越来越正,阴极电位越来越负。分析以上两种说法时,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C
(A) 无论对原电池或电解池,说法(2)都正确; (B) 对电解池,说法(1)与(2)都正确; (C) 对原电池,说法(1)与(2)都正确; (D) 对原电池,说法(2)正确。
19.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V(分) 与原电池的输出电压V(输) ,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时,将: A
(A) V(分) 递增,V(输) 递减 ;(B) V(分) 递减,V(输) 递增 ;
?
(C) V(分)、V(输) 递增 ; (D) V(分)、V(输) 递减 。 15.阴极电流密度与浓差超电势η的关系是:15.D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浓度(mol/dm3) 1.0 0.5 0.1 0.01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1<?∞,2<?∞,3<?∞,4 (2)κ1=κ2=κ3=κ4
(3) ?∞,1=?∞,2=?∞,3=?∞,4 (4) ?m,1=?m,2=?m,3=?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电导率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 = 0得到。
摩尔电导率 极限摩尔电导率 1/2
9.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数值如下:
?1 ?2 ?3 ?4 ?m,1 ?m,2 ?m,3 ?m,4 ?∞,1 ?∞,2 ?∞,3 ?∞,4 (1) a = γb/b;
0(2) a = a+·a - ; (3) γ
±
= γ+·γ
2 - ;
(4) b = b+·b- ; (5) b±3 = b+·b-2 ;
2+
-
(6) b± = 4b3 。
12.若a(CaF2) = 0.5,则 a(Ca) = 0.5 , a(F) = 1。
1.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是不一定相等。
2.错。某离子的迁移数除了与离子的运动速率有关,还与其他离子浓度、运动速度 有关,其他离子浓度增加,该离子的迁移数就减少。
?2??12??(Cu)?2?(Cu);若是基元单位的摩尔电导率与价态有关。 mm23.对。
i4.对。i
2+
5.错。电解质分子中正、负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为 1,若是(Cu)只能反应0.5mol。 6.错。因为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池时,两极将发生电极反应,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电导率会发生改变。
7.错。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都适用。 8.错。只适用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不可以。
9.(1)错。同种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同。(2) 错。浓度不同,电导率κ不同。(3)对。同种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同。 (4) 错。浓度不同,摩尔电导率不相等。 10.错,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I<0.01),浓度较大溶液不适合。 11.(1)、(5)正确,其余是错的。
2+2-2+2-
12.错。a(CaF2) = a(Ca)·a(F)。 a(CaF2) =a(Ca) a(F)
2+-
不能确定a(Ca)=0.5 , a (F)=1。
?t?,i??t?,i?1练习2
1.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D) A.简单反应B. 单分子反应C. 复杂反应D. 上述都有可能
2.反应 2N2O5→4NO2+O2 的速率常数单位是 S。对该反应的下述判断哪个对?(C) A.单分子反应B. 双分子反应C. 复合反应D. 不能确定
3.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mol·dm·S ,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A.3级B. 2级C. 1级D. 0级
4..有如下简单反应 aA + bB→dD,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A、kB、kD的关系为(B)
-3
-1
-1
(A) ; (B) kA < kB < kD ;
(C) kA > kB > kD ; (D)
5.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D)
(A)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6.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A. 2倍B. 5倍C. 10倍D. 20倍
7.反应,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 E1 大于反应 Ⅱ 的活化能 E2,
以下措施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B)
A.提高反应温度 ; 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 8.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3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A)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零级
9.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C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10.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A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11.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E(g),将2mol的A与1mol的B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时速率的比值是: D
(A) 1∶2 ; (B) 1∶4 ; (C) 1∶6 ; (D) 1∶8 。 12.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 (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
13.某反应完成50%的时间是完成75%到完成87.5%所需时间的1/16,该反应是: B
(A) 二级反应 ; (B) 三级反应 ; (C) 0.5 级反应 ; (D) 0 级反应 。
14.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有何关系? B
(A) 无关 ; (B) 成正比 ; (C) 成反比 ; (D) 平方成反比 。
15.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B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6.基元反应A + B-→2D,A与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和2a,D为0,则体系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变化示意曲线为:.C
17.下述等温等容下的基元反应符合下图的是: C
(A) 2A→B + D ; (B) A→B + D ;(C) 2A + B→2D ; (D) A + B→2D 。
k?118.对于可逆一级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平衡时cA = cB ; (B) 平衡时k1 = k-1 ;(C) 总反应速率为正、逆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 (D) 加入正催化剂可使k1 >
???BA???k1k-1 。
19.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