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科)

2025-04-3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A. 开普勒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2.分析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将有下划线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 计算“和谐号”通过珠江的时间 B. 对体操运动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 C.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现交会对接 D. 研究“神舟八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3.“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句子中“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山 B. 船 C. 船上的人 D.船上的物体

4.如图所示,一物体沿1、2、3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三条路径的位移都相同 B. 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2的位移 C. 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D. 物体沿路径2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 10N B. 20N C. 15N D.25N

6.当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保持静止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 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7.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夹角为90°,其合力大小为() A. 10N B. 2N C. 14N D.48N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大小为10N沿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10m/s B. 5m/s C. 20m/s D.2m/s

9.如图所示,用平抛竖落仪做演示实验,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同时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2

2

A. 两小球同时到达地面 B. a小球先到达地面 C. b小球先到达地面 D. a小球初速度越大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10.下面指时刻的是() A. 第3秒 B. 前3秒 C. 后3秒 D.第3秒末

11.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2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 A. 0.3N B. 0.9N C. 3N D.10N

12.如图所示,一条绷紧的皮带连接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若皮带轮做匀速转动,两轮边

缘的N、P两点()

A. 角速度相同 B. 转动周期相同 C. 线速度大小相同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13.物理量有矢量和标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 B. 力是标量 C. 时间是矢量 D.加速度是标量

14.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6 m/s B. 10 m/s C. 11 m/s D.12 m/s

15.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从相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的时间不同 B. 落地的速度不同 C. 下落的加速度相同 D. 落地时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16.下列现象中,与离心现象无关的是() A. 用洗衣机脱去湿衣服中的水 B. 旋转雨伞上的水滴 C. 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斜 D. 运动员将链球旋转起来后掷出

17.小球从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速度为v,若将高度提高到2h,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 A. v B. v C. 2v D.v

1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是图中的()

A. B. C. D.

19.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斜面上,被一固定挡板挡住,小球所受外力个数是()

A. 两个 B. 四个 C. 三个 D.五个

20.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千克、米、秒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A. .质量、力、时间 B. 质量、长度、时间 C. .力、长度、时间 D. 质量、加速度、时间

2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运动状态 B.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 C. 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斤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4R、0 B. 2πR、4R C. 2πR、0 D.2πR、2R

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 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大 C.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 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24.舰载机在停泊的航母上展示飞行训练,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200m/s,匀减速滑行的

2

加速度大小为100m/s,则航母甲板上的跑到长度不小于 () A. 50m B. 100m C. 150m D.200m

25.下列图示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几种挂杠方式,其手臂用力最小的是()

A. B. C. D.

26.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由于惯性会停止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27.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方向相同 B. 它们的大小不相等 C. 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 它们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8.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

29.某一时刻,一物体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8m/s和6m/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A. 2m/s B. 6m/s C. 10m/s D.14m/s

30.下列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是() A. 升空的火箭 B. 树上落下的果实 C. 投向篮框的篮球 D. 水平飞行的飞机释放的物体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A. t0~t1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 t0~t1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C. t1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 0~t1时间内,甲的位移比乙小

32.一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一水平方向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木块的质量m=0.5kg,则F等于()

A. 0.5N B. 1N C. 1.5N D.2N

3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的速度达到15m/s,汽车的加速度是()

2222

A. 15m/s B. 1m/s C. 5m/s D.3m/s

34.如图所示,物块P的重力是20N,放在水平地板上,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物块.若弹簧秤的示数为5N,则地板对物块P的弹力是()

A. 20N,方向竖直向上 B. 15N,方向竖直向下 C. 15N,方向竖直向上 D. 25N,方向竖直向上

35.研究下列运动时,可把运动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 地球的公转 B. 跳水运动员的空中翻转 C. 自行车轮子的旋转 D. 风车的转动

36.在旅游旺季,为了保障旅行安全,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如下的限速措施:客车进入某一路段时,发一张卡,卡上记下车辆进入的时间,车辆驶出该路段时,驾驶员交出卡,管理人员计算车辆通过这一路段的时间,如果小于规定的时间就说明车辆超速.这种限速方法是限制车辆的() A. 瞬时速度 B. 瞬时速率 C. 平均速率 D.加速度

37.某同学背着书包坐竖直升降的电梯,当感觉到背的书包变“轻”时,电梯可能在() A. 匀速下降 B. 匀速上升 C. 加速下降 D.加速上升

38.如图所示,汽车过拱形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1吨的汽车以20m/s

2

的速度过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500m,g取10m/s,则汽车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 800N B. 9200N C. 10000N D.10800N

39.距离水平地面3米高处以2m/s的速度抛出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到水

2

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g取10m/s)() A. 0m/s B. 5.6m/s C. 8m/s D.32m/s

40.如图所示,一重物挂在弹性很好的橡皮筋的中点处,在橡皮筋的两端点N和P相互缓慢靠近的过程中,其长度()

A. 逐渐缩短 B. 逐渐增加 C. 先增加再缩短 D.保持不变

41.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B. 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C. 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 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42.如图所示,公路路面的倾斜角为θ,在弯道路段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要保证安全,汽车在弯道路段的行驶速度应满足()

A. v=gRtanθ B. v=gRtanθ C. v≤ D.v≤

43.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质点在t1时刻位移最小 B. 质点在t2时刻速度为零 C. 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 质点在0~t1和t1~t2时间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44.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A. 速度不变 B. 角速度不变 C. 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D. 向心加速度不变

45.如图所示,细杆上固定两个小球a和b,杆绕0点做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球角速度相等 B. a、b两球线速度相等 C. a球的线速度比b球的大 D. a球的角速度比b球的大

46.关于超重与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加了 B. 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为零 D. 超重或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

47.向空中抛出一个石子,若不计空气阻力,石子在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子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石子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C. 石子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 石子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4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放在圆盘上,到圆心的距离之比是2:3,圆盘绕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物体相对圆盘静止,a、b两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比是()

A. 1:1 C. 2:3 D.9:4

49.若小船在静水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4m/s,则它在水流速度为3m/s的河中航行时,相对于河岸的最大速度为() A. 1 m/s B. 4m/s C. 5 m/s D.7m/s

50.关于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不同 C.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B. 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C. 人向前奔跑时被绊,由于惯性向前摔倒 D.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由于惯性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

52.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物体t1=1s和t2=3s时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3:2

A. 速度方向相同

C. 加速度大小相同

B. 速度方向相反 D. 加速度大小不同

53.如图,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发射口距地面高为h,小球发射的速度为v,落地位置到发射口的水平距离为R,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一定时,v越大,R越大 B. h一定时,v越大,t越长 C. v一定时,h越大,R越大 D. v一定时,h越大,t越长

54.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B. 斜抛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 D.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5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56.如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物体对墙的压力N′、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B. N和F是一对平衡力 C. 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N′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7.图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A. 0~1s内的位移是1m B. 0~2s内的位移是2m C. O~1s内的加速度为零

2

D. 1~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58.一架做飞行表演的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飞机飞行轨迹为半径为3000m,飞行的线速度为150m/s,可以求出的有() A. 飞机的角速度 B. 飞机的向心力 C. 飞机运动的周期 D. 飞机的向心加速度

59.从匀速上升的气球队释放一物体,在放出的瞬间,物体相对而言地面具有() A. 向上的速度 B. 向下的速度 C. 向下的加速度 D.水平速度

60.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点的速度方向为该点切线方向 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 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D. 曲线运动可能是匀速运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A. 开普勒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考点: 物理学史.

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是牛顿.

解答: 解: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是开普勒、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牛顿的成就要记牢,不能混淆

2.分析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将有下划线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 计算“和谐号”通过珠江的时间 B. 对体操运动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 C.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现交会对接 D. 研究“神舟八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考点: 质点的认识.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解答: 解:A、计算“和谐号”通过珠江的时间,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对体操运动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运动员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现交会对接,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神舟八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神舟八号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能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3.“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句子中“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山 B. 船 C. 船上的人 D.船上的物体

考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是不相同的,若相对于山来说,船是运动的;若相对于船来说,山是运动的.

解答: 解:“船行”是相对于河岸及河两边的山来说的;故在研究船的运动时选择的参考系是山; 故选:A.

点评: 本题中若相对于船或船上的人、物等,船均是静止的.

4.如图所示,一物体沿1、2、3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三条路径的位移都相同 B. 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2的位移 C. 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D. 物体沿路径2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考点: 位移与路程.

分析: 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决定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解答: 解: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都相同,则位移一定相同. 故选:A

点评: 位移是描述运动常用物理量,抓住概念和方向性.比较简单.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 10N B. 20N C. 15N D.25N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木块做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弹簧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解: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弹簧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根据物体的受力状态,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注意弹簧的示数即为绳子的拉力,但不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要看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6.当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保持静止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 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解答本题需掌握:平衡状态指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的状态; 当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解答: 解:A、B、平衡状态指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的状态,即两种状态都有可能,故A错误,B也错误;

C、根据加速度定义,由于速度不变,故加速度为零,因而C正确;

D、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的运动,而本题中物体加速度为零,故D也错误; 故选C.

点评: 平衡状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状态,从受力角度讲,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从运动角度讲,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7.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夹角为90°,其合力大小为() A. 10N B. 2N C. 14N D.48N

考点: 力的合成.

分析: 本题应根据力的合成方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合力的大小. 解答: 解:分力的大小分别是6N和8N, 合力的大小为F=

N=10N,所以A正确.

故选:A.

点评: 夹角是90°,根据勾股定理可以直接计算即可,比较简单.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大小为10N沿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10m/s B. 5m/s C. 20m/s D.2m/s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由题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 解: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及拉力;由于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则合外力等于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

=5m/s;

22

2

2

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只要做好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9.如图所示,用平抛竖落仪做演示实验,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同时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两小球同时到达地面 B. a小球先到达地面 C. b小球先到达地面 D. a小球初速度越大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考点: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专题: 实验题;平抛运动专题.

分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为自由落体运动,可知两球同时落地,故B、C错误,A正确;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

10.下面指时刻的是() A. 第3秒 B. 前3秒 C. 后3秒 D.第3秒末

考点: 时间与时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解答: 解:A、第3秒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从2s末到3秒末之间,是时间,故A错误

B、前3秒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B错误 C、后3秒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第3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11.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2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 A. 0.3N B. 0.9N C. 3N D.10N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根据摩擦力公式f=μN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

解答: 解:物体在水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mg, 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0.3×10N=3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滑动摩擦力f=μN的应用,注意N的含义,理解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联系与区别.

12.如图所示,一条绷紧的皮带连接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若皮带轮做匀速转动,两轮边

缘的N、P两点()

A. 角速度相同 B. 转动周期相同 C. 线速度大小相同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考点: 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 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当线速度大小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因此根据题目条件可知加速度及周期的关系.

解答: 解:A、据题,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两轮边缘上与皮带接触处的速度都与皮带相同,所以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由v=rω知,半径不等,则两轮的角速度不等,故A错误,C正确.

B、由公式T=D、由公式a=

知,两轮转动的周期不等,故B错误.

=vω知,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紧扣条件:同一传动装置接触边缘的线速度大小是相等的.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分析,同时能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13.物理量有矢量和标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 B. 力是标量 C. 时间是矢量 D.加速度是标量

考点: 矢量和标量. 分析: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位移、加速度、速度均是矢量.路程、时间是标量,速度变化量是矢量.矢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答: 解:A、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故A正确; B、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故B错误; C、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是标量.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矢量与标量的区别,基础题,抓住两者有无方向及运算法则两个方面进行记忆.

14.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6 m/s B. 10 m/s C. 11 m/s D.12 m/s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 解答: 解:总位移为x=100m,时间t=10s 则平均速度

故选:B

点评: 本题应明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即物体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15.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从相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的时间不同 B. 落地的速度不同 C. 下落的加速度相同 D. 落地时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考点: 重力势能;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 两个物体从相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判断时间,根据v=2gh判

2

断速度,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解答: 解:ABC、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从相同高度处下落,下落所用时间相同,落地时速度相同,下落的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故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 D、由于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相等,故落地时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要知道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基础题目.

16.下列现象中,与离心现象无关的是() A. 用洗衣机脱去湿衣服中的水 B. 旋转雨伞上的水滴 C. 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斜 D. 运动员将链球旋转起来后掷出

考点: 离心现象.

分析: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不足以提供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时,物体就要远离圆心,此时物体做的就是离心运动.

解答: 解:A、脱水桶高速转动时,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大于了水和衣服之间的附着力,水做离心运动被从衣服上甩掉,属于离心现象,

B、旋转伞柄,伞边缘的水滴被甩出时,由于伞的速度快,需要的向心力大,水滴往外甩,这是离心运动属于离心现象,

C、公共汽车急刹车时,乘客都向前倾倒,这是由于惯性的作用,不是离心现象,

D、链球原来做的是圆周运动,当松手之后,由于失去了向心力的作用链球做离心运动,所以投掷链球属于离心现象,

本题选与离心现象无关的,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牢固.

17.小球从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速度为v,若将高度提高到2h,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 A. v B. v C. 2v D.v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2

分析: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v=2gh列式计算.

2

解答: 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v=2gh

2

知下落h速度:v=2gh

2

下落2h时:v′=2g?2h 由上式联立得v′= 故选:B

点评: 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题目关键在于明确自由落体中的公式应用,一般情况下,研究由落点开始的运动列出的表达式最为简单;并且最好尝试一题多解的方法.

1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是图中的()

A. B. C. D.

考点: 胡克定律.

专题: 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引起形变的外力成正比,公式为F=kx. 解答: 解:根据胡克定律公式,有:F=kx,故F∝x;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胡克定律的内容,写出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表达式后分析图象,基础问题.

19.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斜面上,被一固定挡板挡住,小球所受外力个数是()

A. 两个 B. 四个 C. 三个 D.五个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受力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并分析它所受各外力特性的方法,又称画隔离体图,是进行力学计算的基础. 解答: 解:对球受力分析,如下: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故球一定受重力;

球与斜面和挡板会相互挤压,故斜面和挡板对球都有支持力; 即球受三个力,重力、斜面支持力、挡板的支持力; 故选:C.

点评: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隔离物体分析;(3)画出受力示意图;(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

20.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千克、米、秒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A. .质量、力、时间 B. 质量、长度、时间 C. .力、长度、时间 D. 质量、加速度、时间

考点: 力学单位制.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照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解答: 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

故选:B

点评: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基本的知识,本题较简单.

2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运动状态 B.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 C. 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 (1)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

(2)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原来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它为止. 解答: 解: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外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它说明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定律指出外力作用迫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2.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斤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4R、0 C. 2πR、0 D.2πR、2R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 解:质点从N点沿半径均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路程l=2πR, 位移s=4R, 故选:B.

点评: 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注意位移为矢量,路程为标量.

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 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大 C.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B. 2πR、4R

D. 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由加速度的大小无法判断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但可以受到外力情况;故A错误;

B、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小,但速度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故C正确.

D、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故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要明确,加速度由合外力和质量决定,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24.舰载机在停泊的航母上展示飞行训练,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200m/s,匀减速滑行的

2

加速度大小为100m/s,则航母甲板上的跑到长度不小于 () A. 50m B. 100m C. 150m D.200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飞机着陆时作匀减速运动,从减速到停止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即等于航母甲板上跑道的最小长度.

2

解答: 解:已知初速度 v0=200m/s,加速度 a=﹣100m/s,末速度 v=0 由v﹣

2

=2ax得:x==m=200m

则航母甲板上的跑道长度不小于200m.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v﹣

2

=2ax,知道所隐

含的末速度为零的条件.

25.下列图示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几种挂杠方式,其手臂用力最小的是()

A. B. C. D.

考点: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 本题中人受到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将重力按照力的效果分解,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的结论,即可以判断. 解答: 解: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行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因而A图中人最费力,B图中人最省力; 故选B.

点评: 本题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结论判断.

26.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由于惯性会停止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考点: 惯性.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的惯性,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

解答: 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的惯性,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B正确.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由于惯性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也为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了惯性的定义和力的定义就能顺利解决此题.

27.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方向相同 B. 它们的大小不相等 C. 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 它们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考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分析: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解答: 解: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物体上,故ABD错误;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存在不符合规律的时刻,故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考查牛顿第三定律及其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力的区别.

28.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武汉市教育概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