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处遇办法“改造账户”的设计与探索

2025-11-16

新型处遇办法“改造账户”的设计与探索 【摘要】:一直以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对服刑人员采取分级处遇的办法,以

计分考评等级作为罪犯处于等级的依据,体现了严肃性和公正性。但随着新《刑事诉讼法》推出以来,原有处遇管理办法难以适应监狱大量收押的入监时余刑一年以下的短期犯的改造需求。北新泾监狱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非宽即严”和动态调整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本文试图通过设计一个更加灵活、有效的分级处遇实施办法并探索其可行性和风险,为短期犯的监管改造方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行为主义、改造账户、短期犯、处遇 1设计过程

1.1 基本概念

“改造账户”是指将服刑人员在改造生活中的行为通过评价转化为一定的积分存入其专属账户,服刑人员可以使用积分兑换他们所需要的实物、处遇等,从而强化服刑人员行为的方法。 1.2 理论依据 1.2.1 代币法

行为疗法理论中利用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利用奖励来强化对象完成指定的行为或没有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形成习惯后,对象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按照规定做出行为。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优点在于不能对行为及时兑现奖励/惩罚时利用“代币”对人进行实时的刺激。

监狱中,对罪犯服刑改造的期望根本在于将监内强制性的良性行为延伸到出监之后的社会中。对此有许多种办法,比如改造他们的思想去主动遵守社会准则,或是加强服刑人员与社会的联系(亲情规劝,提高就业技能等)帮助服刑人员,本文主要致力于构建服刑人员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能够减少罪犯违反监规纪律

的行为,提高监狱民警对罪犯的管理效果;另一名方面在制度设计周全、操作得当的基础上使罪犯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将罪犯的行为模式培养成合乎社会标准,提高改造效果。

1.2.2 短期犯改造理论研究成果

根据现行对短期犯管理特点难点以及对策探索的研究,指出在目前监区对短期犯的管理中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难点:一是短期犯心理波动较大,在几个月的刑期中要消化从入监到出监必然经历的所有情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不良;二是目前对短期犯考核与管理的规定周期较长,其激励/惩罚措施难以及时有效的影响到短期犯的服刑改造,传统司法奖励对大部分短期犯(以及部分短刑犯)失效。同时常押犯出于未来服刑考虑相对看重人际关系,看重自身进步和在他人形象,而短期犯大部分丧失这些潜在的激励因素;三是短期犯的改造需求与目前监狱所能提供的待遇有所脱节,我们提供的并不一定是服刑人员想要的。为此,设置“改造账户”能够降低监狱服刑与社会生活的落差感;使民警对服刑人员行为的考核评价更为及时;服刑人员自行选择积分所兑换的项目保证了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短期犯管理和矫治的质量。

1.3目标行为和激励手段

行为疗法能否起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行为-刺激”关系中行为的明确性和刺激的有效性,同时对刺激发生时效和适宜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3.1 鼓励为

超产;公益劳动;完成特岗犯任务;参加监狱监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投稿;向民警汇报情况经查证属实;制止违纪行为;所在监组被评为文明监组;主管民警交办的其它任务或值得提倡的好人好事。 1.3.2 禁止为

欠产;失范行为1;特岗犯、包夹犯、情况犯任务未按要求完成。 1.3.3 激励措施

实物:营养餐;未在大账列表中的食品、日用品。

1

失范行为是北新泾监狱列出的罪犯在日常改造中违反规定但又不构成积分考评扣分条件的行为。

休闲:出工日休息;看电影;卡拉OK;棋牌娱乐;户外活动。

处遇:增加亲情电话时间和次数;亲情会见普见升级宽见;增加大账消费额度。 1.3.4 负激励(惩罚)

取消自律个人、行为规范标兵、优秀两员一长等各项先进评选资格;接受警官教育并书写检查与保证书;编入学习监组2和严管监组3强化训练。

1.4兑现机制

1.4.1账户积分存入与消费规则

a.取消原有处遇等级对服刑人员提供的待遇。仅保留基础待遇,包括:普通会见,每月5分钟亲情电话,30元食品大账额度和基础营养餐。其余所有待遇均需由账户积分兑换。

b.每日汇总当日工时、失范行为等分数变更情况。

c.每周五由民警更新罪犯账户余额,利用大屏幕公布。并且依申请想服刑人员出示个人账户明细。

d.每月5日、25日由主管/生产条线民警总结特岗犯、劳役犯履职情况并存入积分。

e.每月25日由主管/条线民警对承包区域需要鼓励的对象存入积分。 f.教育、狱政组民警及时将相关分数奖励存入。

g.奖励兑换设置窗口期。窗口打开的前周五由服刑人员向劳役犯提出申请,劳役犯经账户余额查实后将申请汇总与积分变更情况报民警。 窗口期的设置:

每周二、四开放活动室棋牌活动。

每周六开放活动室电影观摩、卡拉OK活动。 每周二增开营养餐。

每周一次开放习艺场就餐区域休息,具体日期由生产组民警决定。 每月双周日开放户外活动。

每月10日(大账登记日)开放增加食品消费额度。每月10日(亲情会见申请日)升级会见待遇。

23

学习监组是指每个楼面晚上空出一个监房,在晚间集中学习、反省。 严管监组是指监区空出一个房间,所接受罪犯全天在其中静坐反省。

每月25日增加下月亲情电话时长。 每月25日开放统一购买大账清单外物品。

h.自律个人原则上按照当月获得积分数量,排序高者优先考虑,但评选自律个人不扣除积分。

i.所在监组获评文明监组视为监组罪犯是否与他人和谐相处,团结同犯的表现,故作为加分项目。而自律个人的评选是综合罪犯一个月间表现的评价,同时又是短期犯争取司法奖励的条件,故设定监区自律个人原则上按照当月积分排名优先考虑,并且取消文明监组和自律个人在罪犯待遇方面的奖励。

1.4.2行为、奖励/惩罚的分值

表1.1 鼓励为项目及对应分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项目 平产 超产 完成特岗犯任务 完成公益劳动(车间小劳动劳役监组成员、包夹犯、情况犯) 文明监组成员 参加监狱监区组织的活动 参加监狱监区组织的活动获得名次的 向自新报、自新广播站、大墙内外投稿 投稿被录用的 参加文化、技术学习考试通过的 积极向警官汇报情况,经查证属实且提供有重大线索的 制止违纪行为的 其他鼓励的行为 单位 每日 每工时 每月 每月 每月 每次 每次 每篇 每篇 每次 每次 每次 每月 表1.2 禁止为项目及对应分值

分值 5 5 50 30 30 20 10 30 30 10 30 备注 名单由监区制定 30~50 由活动计划制定 积极向警官汇报情况,经查证属实且有价值的 每次 15~30 由狱政管理员决定 30 由主管民警分配 序号 1 2 3 4 项目 欠产 失范行为 失范行为 失范行为 单位 每工时 每次 每次 每次 分值 -4 -20 -40 -60 备注 每月第一次 每月第二次 每月第三次

5 6 7 8 ?? 特岗犯、包夹犯、情况犯任务完成情况差的 参加文化、技术考试未通过的 其他

表1.3 奖励手段及消费分值

?? 每月 每次 ?? -20 -40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增开营养餐 棋牌活动(两次) 电影观摩、卡拉OK活动 室外活动 出工日休息 增开大账食品消费额度 会见普管升级宽管 亲情电话时常增加5分钟 大账清单外物品购买 其他 单位 每次 每周 每次 每次 每半天 每50元 每次 每次 每10元 表1.4 惩罚手段及对应分值

分值 10 15 10 15 10 15 20 10 10 备注 30元基本消费,最高不得超过230元 基础5分钟 商品列表由监区制定 序号 1 2 项目 接受主管民警教育并书写检查一份 编入楼面学习监组 条件 积分余额为负 积分余额-30或一个月内出现两次检查。 备注 为期一周 3 编入监区严管监组强化训练 积分余额-60或在训练时间依该服刑楼面学习监组、监人员实际表现,监区严管监组学习区讨论决定 期间再次出现扣分。

1.5 可行性预测 1.5.1 政策可行性

本方案设计主要针对罪犯处遇,涉及到司法奖励的仅有“自律个人原则上按照当月获得积分数量,排序高者优先考虑”这一条款,鉴于本办法对服刑人员的考察涉及到日常改造的方方面面,能够较好的评价短期犯的改造情况,故对于短期犯来说其刑罚执行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且不与法律冲突。

1.5.2 操作可行性

本方案设计成“民警奖扣分,罪犯登记账户余额及消费,监区专门负责民警负责汇总存档及公示”的模式,总体应当是具有可操作性,所列条款也比较明晰。相对于发放兑换券或者每名服刑人员身边常带一本实体账本的方法,综合下来本方案最具可行性,但本方案对监区民警提出较高的要求,会显著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另外根据代币法的指导思想,对民警是否能及时进行奖罚,能否及时对积分变更情况公示也对效果起到重要影响。 1.5.3 与原有办法的对接

假设服刑人员A:本月超产10个工时,无欠产,参加投稿一次未被录用,向警官汇报有价值情况一条,所在监区评为文明监组

按照设计,他本月可获得10*5+5*22+10+10=180分。

可换得:4次营养餐、宽管接见、230元大账消费、参加三周棋牌活动、出工日休息一天。基本与原A级处遇持平。

假设服刑人员B,本月无超产,无欠产,无其他鼓励行为。 按照设计,他本月可得5*22=110分

可换得:1次营养餐、130元食品消费、宽管会见、参加两周棋牌活动、观摩电影两场。基本处于原B、C等级之间。

假设服刑人员C,本月无超产,有5天欠产累计10工时,无其他行为。 按照设计,他可获得5*17-10*4=45分

可换得:1次营养餐、80元食品大账、一次室外活动。基本处于原C、D级之间。如果欠产连续产生的话,会使账户余额为-40,进入楼面学习组。

假设服刑人员D,本月发生两次失范行为(扣60积分),将因余额少于-30分进入学习组,除非该服刑人员有加分项或者用之前余额抵扣才能免于处罚,但即使免于处罚,也足够使该犯人将在一段时间内享受不到任何良好的待遇。

综上所述,本方案设计取消原处遇办法中“处遇等级”的概念,每个服刑人员根据其个人改造表现和实际需求获得相应的待遇,但其能够获得的待遇总量与原处遇办法中,其适用的处遇等级保持在相当的水平线上。理论上该方案与原处遇办法有较平滑的对接性。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方法

选取某监区某楼面40名罪犯,其中包括小部分常押犯作为对照。考评这些罪犯2014年某月间的改造表现,根据表1.1与表1.2的设计进行积分累加。于月初对这些罪犯就该实验目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宣布,月末组织这些罪犯结合自身需求以及账户积分情况进行消费,要求这些罪犯尽可能将积分全部用于消费4。之后针对罪犯的积分累计及消费情况作分析,得到设计方案用于实践后在公正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初步结论。

2.2数据统计与分析 2.2.1总体情况

表2.1 40名罪犯月累计积分和消费汇总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5

姓名 沈W 吴C 刘J 路W 张S 陈T 王J 邓J 岑Y 丁H 杨C 周G 丁L 田F 胡J 范B 艾L 李J 王W 孙X 朱Y 赵C 月累计分 月消费 115 195 145 -27 220 165 115 105 135 135 165 165 111 27.5 115 -74 52 132.5 27 211 135 -6.5 ⑤*5,⑥*4, ①*4,⑥*4,⑦,⑨*7 ①*4,⑥*4,⑨*4 ①*4,⑤*7 ①*4,⑤*12 ①*2,⑥*3,⑨*5 ①*4 ①*4,⑤*1,⑨*11 ①*4,⑥*4 ①*4,⑤*4,⑥*4 ①*4,⑥*4,⑦,⑧,⑨*10 ①*4,⑥*4,⑦,⑨*6 ①*4,⑥*4 ⑥*1,⑧ ①*4,⑥*4,⑧ ①*4 ①*3,⑤*6,⑨*4 ①*1,⑥*1 ①*4,⑥*4,⑨*10 ①*4,⑥*4,⑨*3 月余额 5 5 5 -27 110 65 0 65 33.5 35 15 0 0 11 2.5 30 -74 12 2 2 11 5 -6.5 夏ZH 198.5 在本办法推行进入正轨后,罪犯保有一定积分余量的基础上每月较可能达到收支平衡

1~25号是短期犯,26~33号是刑期2年以下的短刑犯,34~40号是常押犯。圈中数字代表表1.3中的奖励编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卢Z 胡P 孙B 陶M 黄X 曹W 许M 赵X 王B 王M 黄J 于Q 陆S 左D 姚H 顾G 49 -110.5 185 135 135 105 135 189.5 -25 2.5 165 225 195 145 155 135 ①*2,⑦*1 ①*4,⑥*4,⑨*7 ①*4,⑥*3,⑦,⑨*3 ②*4,⑧,⑥*4 ①*4,⑥*3,⑦ ①*4,④*1,⑧*1,⑨*3 ①*4,⑥*4 ⑤,⑨*10 ①*4,⑥*4,⑨*10,⑦ ①*4,②*1,④*1,⑥*4,⑨*6 ①*2,②*1,④*2,⑥*2,⑧ ①*4,④*1,⑧*1,⑨*3 ①*4,⑥*4 ①*4,⑥*4,⑤*6 表2.2 样本中各类型人员比例

9 -110.5 15 0 5 0 25 89.5 -2.5 2.5 5 5 0 0 25 35 5 夏ZF 165 总计 40 100%

根据表2.1,表2.2看到,对于积分获取和使用,刑期两年以内的服刑人员和短期犯类似,而常押犯多数积分累积较高。同时常押犯原本就有较高的积分考评和处遇等级,其行为模式改造表现也较为稳定成型,所以下文主要将刑期两年以内的短刑犯(绝大部分没有司法奖励机会)和短期犯作为本文适用对象进行分析。

2.2.2 人员分布情况

表2.3 某月获得积分各区间段的人员分布

短期犯 25 62.50% 短刑犯 8 20.00% 长刑犯 7 17.50% 月积分 人数 百分比 33 100% <0 5 15.15% 0~60 5 15.15% 60~120 6 18.18% 120~180 11 33.33% >180 6 18.18%

图2-1 某月获得积分各区间段的人员分布图

根据本文1.5.3段所述,月消费180分可约相当于原处遇A级水平,120至180分相当于原处遇B、C级之间水平,60至120分相当于原处遇等级D、C级之间水平,而60分以下则相当于原D级甚至E级水平。结合表2.3和图2-1可以看到,经过一个月实验按照设计办法操作得到的人员分布大致以120为界,120以上与以下各占约50%,其中又以120至180分之间人数最多。实验结果基本与预想一致,各分数段的人员呈现合理分布,大部分服刑人员可以得到B级及以上处遇,并且本文设计提供原处遇等级中没有的棋牌、休息、大账外物品购买等选项,结合表2.1可知大部分服刑人员月末余额能够消费完毕,均能各取所需,按照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奖励,充分调动改造积极性,同时监区提供营养餐、大账额度等压力相较原处遇办法不会陡然增加。

2.2.3 罪犯需求与奖励价值探索

表2.4 28名月积分余额为正人员奖励选择情况分布6 营养餐 棋牌活动 电影/卡拉OK 室外活动 出工日休息 食品大账额度 普见升级宽见 亲情电话时长 大账外物品 选择该项目人数 24 0 0 1 5 19 6 5 13 百分比 85.71% 0.00% 0.00% 3.57% 17.86% 67.86% 21.43% 17.86% 46.43% 尽可能选择该项目的人数 21 0 0 0 2 14 6 5 百分比 75.00% 0.00% 0.00% 0.00% 7.14% 50.00% 21.43% 17.86% 6

其中”尽可能选择该项目的人数”是指尽自己积分的极限,优先使该项目达到最大值的罪犯人数

图2-2各项奖励选择情况人员分布

设置奖励手段并且设定合适的分值是保证改造账户方法有效和公平的关键。通过表2.4与图2-2可以发现,增开营养餐和增开食品大账额度是罪犯最为看重的两项奖励,这与普遍印象也比较吻合。选择接见升级与增加亲情电话时长的在罪犯中各有一定比例。棋牌活动出乎预料无人选择,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从经验上讲棋牌活动原本也属于小众活动,牌桌上的罪犯占总人数也不多,尤其是讲究牌桌讲究圈子的情况下,一般对棋牌娱乐有较高需求的是常押犯,表2.1中常押犯的奖励选择也证实了这一点;另外原先开放活动室进行棋牌活动对罪犯来说是额外的,不会影响到他们原本的处遇,而在本文的设计中,选择参加棋牌活动必然会导致其他部分待遇的降低,通过犯人的实际选择,证明了棋牌活动并不像营养餐或是大账额度一样是刚性需求。有46.43%的服刑人员选择购买大账外物品,这一点可以反映出罪犯普遍对此有需求,通过平时谈话教育也了解到,罪犯确实想购买一些文化学习用品,也希望能够丰富大账食品的种类。这一点应当引起民警的思考,但就项目设置上来说,大账清单物品购买需要监区动用资金,是监区不推荐的,所以可以调高该项的分值要求以减少罪犯对该项目的消费。

2.2.4 积分累计情况分析

表2.5 某月40名罪犯改造账户各项目积分获得情况

总数 人数 人均 生产加减分 2537.5 40 63.44 文明监纳凉晚劳役监投稿被组成员 特岗犯 会参演 组成员 录用 540 18 30 450 9 50 40 2 20 210 7 30 50 2 25 民警奖分 270 20 13.5 大合唱参演 480 16 30 失范行为扣分 -320 7 -45.7 总计 4257.5 40 70.96

图2-3 某月40名罪犯改造账户加分项分布

从表2.5和图2-3可知,某月40名服刑人员加分有55%集中于生产方面,另45%涉及到狱政管理、生活卫生、教育改造等方面。在扣分项中,结合表2.1所示,连续出现失范行为是导致大量负分的来源,而偶有欠产虽不致使大量负分但也会另自己账户余额在消费时捉襟见肘(有欠产时不仅要扣分,也会导致失去当天的平产奖分)。这一特点基本与原办法类似。

另外注意到在投稿、参加活动等方面呈现不确定性,每个月的项目不固定,但从表2.5得知这些项目涉及人数不多,不会对整个监区的总量造成较大波动,但同时又能对个别罪犯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3 结论与探索

3.1 从数据上得到的结论

综上分析来看,一个月间积分增、扣、支运转良好。积分的高低较好地反映了该犯一个月间的改造表现,兑换奖励也符合服刑人员需求与监区实际情况。

奖励手段中“大账清单外物品购买”是服刑人员较为感兴趣和需要的,设计原意是帮助新收罪犯在尚未开大账时解决生活需要。但因资金原因,监区很难大量满足服刑人员的需求,应当通过调高分值来减少罪犯在这项上的消费或者限定调入一个半月以内的罪犯可以消费。

其余各方面均稳定可控,对罪犯的考评既有日常的行为规范,生活卫生和劳动改造,也有一些不定期开展的活动机会,也有主管民警发挥作用开展管理的空间。分数获得较为合理,人员分布也符合预期,没有出现两极分化或个体无差异等情况。

3.2 对惩罚措施的探索

惩罚措施及时,每周结算时账户积分达到-30、-60分值时惩罚措施立即生效。惩罚完毕后账户积分清0.结合实际来看某月有3名应当进入学习监组,1名罪犯应当进入严管监组,与这些罪犯实际情况相符。但是依靠奖励与惩罚对罪犯的改造效果不是万能的。由于负分太多,或者对奖励毫无兴趣,一些极端的以及顽固罪犯依靠改造账户已无法调整他们的行为,这时还需依靠个别教育等其他手段进行转化。

3.3 可能存在的风险

a.本方案为服刑人员提供可供选择的需求列表,其中一部分需要监狱各职能科室配合,目前配套政策还未放开的情况下一些奖励手段难以兑现。

b.该方案设计提供将对罪犯的考核和奖励对接的机制,但本方案对民警的执法公正程度、细致程度、反应速度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监区规则制定方面也要求更加细化,包括:罪犯行为规范达标活动方案(失范行为)、内务卫生考核办法、劳动产质量指标核算办法和特岗犯考核办法等。如果这些条件没有跟上或者工作出现失误、拖延,将会对本方案的有效性、公正性、权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c.本方案不是监狱第一个将“代币法”用于监管改造的,但是涉及面最广,最具有突破性的设计,所以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代币具有货币性质,会产生经济学上的风险,包括积分价值的波动、通货膨胀、挤兑潮等,这需要在前期积分设计及兑现机制上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和实验,在有朝一日实际运用中也要注意时时监控积分总发放量和消费情况以免产生意外,也要注意服刑人员的需

求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是否发生新的变化;其次笔者担心由于本方案的灵活性,会被服刑人员有意无意的钻了制度的空子,导致一些服刑人员的回报与他的改造表现不相符,影响了公正执法;最后,方案设计成加分和减分可以相抵,体现了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理念,也给偶尔发生错误的服刑人员一次机会;设计成一段时间内违纪发生的越多其扣分也越多也给予行为疗法中连续性的原则,对于连续出现的负面行为要格外惩罚,但对于某些极端的服刑人员,缺乏改造需求,本方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还属未知。

参考文献:

1.《行为治疗法及其最新进展和评论》 王蕾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4期 2.《代币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张朝洪 《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 第3期 3.《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 傅安球 2010年第二版 4.《监狱短刑期罪犯在改造中消极心态形成及防范》 沈任。 5.《七监区短期犯特点难点探究》(作者记不清了。。) 6.《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罪犯生活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沪司狱生卫〔2010〕6号 7.《短期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沪司狱北﹝2013﹞25号


新型处遇办法“改造账户”的设计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2025年晋城市【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