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书很有意思。
2. 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 (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 (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 (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
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
三、交流读书的好处 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学生展示阅读 的收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肯定和鼓励,颁发“故事大 王
”“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2. 出示情境图二,观察图画,听老师朗读文字,明白情 境图的意思。小结:读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成为“故事大 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
四、交流书从哪里来
1. 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2. 引导学生讨论,书还可以从哪里来。
3. 鼓励孩子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 读书、买书、借书。
五、交流学习拼音的作用
1. 交流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烦恼。
2. 出示情境图四,看图,说说学习小伙伴们的好办法是 什么。示范读
“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3. 学生自由说说,马上要学拼音了,自己将准备怎么做。
六、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1. 怎样让班级里也有一个“快乐读书吧”呢?读书吧里 的书从哪里来
? 2. 怎样运用“快乐读书吧”里的书来阅读呢?
本环节立足学 生真实的生活, 让 他们充分展示自己 的阅读收获, 体验 阅读的成就。
通过讨论和交 流,得出更多的找书 途径,帮助孩子解决 书籍来源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 热情,为下一阶段的 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本环节的设计, 旨在引导学生真正投 入到阅读中去。
第一单元
4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 8 课拼音和 1 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 6 个单韵 母、23 个声母和 10 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 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呈现全部可拼读音节并带 声调,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 另外,本单元有 6 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 5 课安 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在读读拼拼中运用、巩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 合,激发学习的兴趣。ww绿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拼音的学习,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 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以帮助学习;还可以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 趣;字母的学习,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教师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编手指操、顺口 溜、儿歌等强化识记;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 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生字、词语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展开, 注意音、义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书写, 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旨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时可采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要求理解和背诵。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 进行书写,注意培养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4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ɑ o e 2 w 3 i u ü y 1. 正确认读ɑ、o 等6 个单韵母,b、p 等23 个声 母,yi、wu 等10 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两拼音 b p m f 3 l 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声母和单 韵母组成的音节。 2. 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 3. 认识“爸、妈”等16 个生字,会拼读“bà bɑ、 d t n 2 2 单韵母 和声母 ɡ k h j q x 2 2 mā mɑ”等13 个音节词。 4. 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轻轻地》等5 首 儿歌。 z c s zh ch sh r 3 语文 园地二 识字加油站 1. 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 个生字。 2. 复习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及之前认识的生字, 用拼音 3 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 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 通过练习,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 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 字词句运用 和大人一起读 22 合 计
第二单元
4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ɑ o e
教材解析
本课有 3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 3 个单韵母,有一幅乡村小河边的情境图。乡村的早晨,一个小女孩站在 小河边练唱“啊,啊,啊”。女孩儿发出的声音“啊”提示 ɑ 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 子构成的图形提示 ɑ 的形。河对岸,大公鸡在打鸣,打鸣时发出的声音“喔”提示 o 的音, 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 o 的形。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 e 的 音,水中倒影提示 e 的形。
第二部分是 ɑ、o、e 3 个单韵母的四声,小汽车的行走路线提示声调符号。 第三部分是要求书写的字母 ɑ、o、e 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单韵母 ɑ、o、e,读准音,认清形。
2. 知道汉语拼音有 4 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 ɑ、o、e 的四声。 3. 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ɑ、o、e。
【教学重点】 ɑ、o、e 的正确认读和四声练习。 【教学难点】 ɑ、o、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读法。
教学建议
一、字母教学 1. 读准音。
教学 ɑ、o、e 的音、形时,要充分利用情境图。教
单韵母
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上画的是谁,它 们在干什么,再在看图说话中利用情境图提示发音的功 能学习单韵母 ɑ、o、e。
由一个元音构成 的韵母叫单韵母,它的 发音特点是自始至终口 型不变,舌位不移动。
4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发音指导。 告诉学生单韵母发音时,口型不能变动。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模
仿练读,还可以利用录音带和光盘,指导正确发音。同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 读音,如“阿姨、我们、白鹅”,帮助学生掌握 3 个单韵母的发音。
4
4
4
(2)编儿歌练发音。 教师可以编成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方法。如,“嘴巴张
大 ɑ ɑ ɑ,嘴巴圆圆 2. 识记形。 (1)情境图中找字母。
在帮助学生记忆 ɑ、o、e 的形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插图中与字母形状相
o o o,嘴巴扁扁 e e e”。
似的部分。每个学生对拼音字母的形状、发音会有自己的理解,记忆方法也会不同,应得 到鼓励与保护。
(2)游戏、生活记字母。 教师可以采用字母手指操,边说口诀边用手指做出字母的形状,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
ɑ、o、e 的形。也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找找生活中的 ɑ、o、e,如扎着高高马尾辫的女 同学的侧影是 ɑ,爸爸的方向盘是 o,盘起来的蛇很像 e。 (3)书写字母。
书写单韵母 ɑ、o、e 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四线格:由 四条线组成,分成三格。从上往下分别称为上格、中格、 下格。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ɑ、o、e 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ɑ 两笔写成,占中格。先写左半圆“c”,再写竖右弯
“ ”。
o 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左上起笔,圆 要写饱满。
拼音格,四条线, 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 住下格的不踩边, 中格写满顶两边。
四线格儿歌
e 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里面起笔。
学生在第一单元集中识字中已经写了 17 个汉字,因此,学写字母不会感到很困难。 老师重点要提醒学生书写时做到“三个一”:眼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 寸。书写过程中,要注重个别辅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及坐姿。
3. 四声练习。 (1)认识声调。
教师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以借助课文中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学会 ɑ、o、e 的四声:“小车带我去旅行,平地开车 ā ā ā,加油上坡 á á á,下坡又上坡 ǎ ǎ ǎ, 快速下坡 à à à。”老师示范读声调时,可以用手势表示汽车行驶路线,帮助认识四声。
(2)练读“ɑ、o、e”的四声。
第二单元
4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 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 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 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 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 学科的定位,将
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 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 《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 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 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 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 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
教学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 上 学 了 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 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合计 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中国人
教材解析
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 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 幸福的情绪。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 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 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 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建议
建议教学时观察画面与讲述有关的少数民族故事、举行升旗仪式等结合,感受作为一 个中国人的自豪。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简单提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中国 是其中一个国家。可以出示中国地图,初步认识中国。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中的远景,说说看到了什么,从中了解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国的重要建筑标志。有的学生在 幼儿园大班期间已经在“祖国”的主题学习中接触过天安门,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去过天安 门,可以让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国旗,启发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在哪里见过。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国旗敬注目礼。在初步认识国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国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 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学生起立伴随着国歌向国旗敬注目礼。并告诉学生中国就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看图 了解中国有 56 个民族。重点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自己民族有什么特点。也 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民族的服装、节日等,激发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民族的特点。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在看图交流的基础上,从图画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团聚在一起的快乐,从中体会我们 每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国家。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我是中国人。
教学中,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祖国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体现语文 性,充分进行听、说、读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能跟着老师说说:“我是中国人。”“我们 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 56 个民族。”
教学资源
课文插图说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56 个民族。
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服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识 字 加 油 站
1. 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教师可以逐句诵读,创设情境, 请学生猜猜谜语诗写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随机理解与 “雪花”有关的词句,如“片、飞入、无数、飞入水中都不 见”。
2. 诵读谜语诗,识记生字。以范读、听读的形式诵读谜语诗,
通过朗读谜语诗,
将谜语诗读准确。在此基础上,学习 5 个生字,可以出示 这 5 个生字的阿拉伯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生字。 还可以通过点数游戏、画画、与阿拉伯数字连线等多种形 式识记生字。
3. 书写汉字,领悟规则。教师示范书写“八”,点拨先撇后 捺。学生容易把“八”写成“人”或“入”,可以编编顺 口 溜加以强化,如“撇低捺高留小口”。教师示范书写 “十”,强调先横后竖,可以请学生先书空再尝试书写,教 师点评。
认识“ 六、七 ” 等 5 个生字; 会写“ 八、
十”2 个字。
字 词 句 运 用
1. 整体认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 3 组生字。朗读时,注 意观察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之处。 2. 比较识记。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 3 组汉字。如,加 减笔画(“人”加两横就是“天”),图文对照(嘴巴张大的 形状就像“口”,“田”中有纵横交错的田埂)。
区分3 组形近字。
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 猜字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台,可以用故事、谜语、古诗、 画画、表演等多种
方法描述汉字外形,但不能读出汉字字
尝试运用。
音。由全班同学猜汉字。如,“日”——高高挂在天空,发 出万丈光芒,外形像个圆盘,好比一个火球。
4. 组词练习。根据汉字的字义,同桌分工,每人给一个汉字 组词,如“男人、老人、行人、天空、天下”。通过组词, 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8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书 写 提 示
了解汉字“从上到 下”和“先横后竖”的
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写字时要求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让 学生示范演示,教师特别强调执笔姿势:“执笔离笔尖一 寸,大约两个手指距离;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 大约一个手臂的距离。”
2. 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
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 汉字。
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字中,哪些汉字也有“从上到下”
或“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两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 键笔画所在位置,把汉字写正确。
日 积 月 累
1.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听古诗猜猜“咏”的含义, 并尝试说说古诗中分别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曲项、
朗 读、背诵《咏 白毛、红掌)
鹅》。 2.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 方式进行正音,把古
诗读正确。
3.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可以通过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的方式,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和 大 人 一 起 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个全新的栏目,需要家校之间的密 切配合才能有效开展。建议在开学之初,教师利用家长会的时 间,将本学期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这个栏目的编 排意图介绍给家长,并对如何与孩子共同阅读做一些具体的指 导,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关注孩子的阅读状况。
第一单元
3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
正确朗读。
在大人的帮助下,
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和大人一起读”,教材充分利用 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编排了一首孩子耳熟能详的儿歌。孩子 可以借助听一听、唱一唱的方式,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 一起读儿歌,实现口头语向书面语的顺利过渡,体验“我能 读”的成就感,激发课外阅读的动力。孩子目前还不能借助拼 音阅读,大人可以稍微多指导一点,对孩子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习《小兔子乖乖》,能
给予及时的帮助。这首儿歌生动有趣,大人可以和孩子采用分 角色朗读的方式共读这首儿歌,增强阅读的趣味,让孩子一开 始就体会到和别人一起阅读的快乐。
问题提示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与作为课文的古诗相比,教学要求有什么不同?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以读读背背为主,内容理解不做要求,古诗的意思不需要讲 解。作为课文的古诗,教学要求除了读读背背,还承担着识字写字的任务。教学中,还可 以结合插图,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思能大致有所了解。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指的是谁?
“和大人一起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举措,体现了 课
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此处的“大人”,主要是指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 其他家人,或孩子的老师、高年级同学,只要是比孩子的年龄大,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的 人,都属于“大人”范畴。
40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快乐读书吧
教材解析
这个栏目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教授基本的阅读方法。 教师要注重阅读环境、阅读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愿意参与阅读,注重阅读内容的讨论、阅 读过程的分享,让学生敞开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本次“快乐读书吧”由 4 幅场景图和 4 段提示语构成,内容分别指向阅读的方式——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和同伴读、自己读;阅读的途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阅读 的成效——了解很多故事内容,能讲故事给同学听;阅读的期待——学了拼音就能读更多 的书了。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 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 4 幅场景图及提示语的作用。它们对课外阅读的引导有不同的指向,教学时 在问题设计和引导讨论时,需有所侧重。
图一:亲子阅读的场景,“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交流时,要重在 对“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故事书”等关键词语的生活化理解。要从入学 前的“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引导到上学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并通过画面的 观察,感受亲子阅读的温馨、快乐。
图二:给伙伴讲故事的场景。交流时,要重在对阅读收获的充分展示。通过阅读,学 会讲故事只是其中一种收获。会背儿歌和童谣,在阅读中认识汉字等,都是阅读的收获。 重在分享课外阅读带来的收获,体验成就感。
第一单元
4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图三:在书店看书的场景。“周末”,点明了课外阅读的时间,“书店”,点明了课外 阅读的地点,“图画书”,点明了阅读的内容。交流时,围绕这三个方面,讨论课外阅读还 可以就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读什么书等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集思广益,为课外阅读的 开展拓展渠道。
图四:一起学习拼音的场景。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期待,要让学生明白,学了拼 音就能借助拼音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就能读更多的书,从而激起学生学拼音的热情。 “快乐读书吧”的学习,比其他课文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教学时,要注意联系 生活,切实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阅读困难。如第二个场景里, 教材里展示的只是“我会讲很多故事”,其实识字、背儿歌等也都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达到 目标。再如,第三个场景提到的阅读地点只是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也都可以读书,这 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建议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把教室一角布置成一个小小班级“快乐读书吧”。每个学生带 一本书来,作为阅读资源,定期更换一次。学生可以自主地选书阅读,教师每周也有意识 地抽一定时间,从中选一本书,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真正发挥“快乐读书吧”的作用。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好一项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如,讲一个故事, 背一首儿歌,展示认识的一个字。
2. 准备“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3. 做好家庭亲子阅读调查。
教学过程: 一、聊聊“我”的课余生活 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在家里做的事。
通过情境图走 进班级学生真实的生 活,再通过“采访” 的形式,交流亲子阅 读带来的快乐与收 获,有效地激发学生 阅读的愿望。
二、“我”这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1. 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文字的内容。
(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
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实践活动 看图猜读。
qì yún
气
云 guǒ
zhú
竹
果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2个字。 2. 体会象形字形义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读准字音
1. 每人发一张写有本课生字的纸条,要求学生在纸上圈
出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 一教。重点带读正音:“日、水、山、石”。
了解学生起点,
教学可以有的放矢。
2. 联系生活,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是怎么认识这些字 的。(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在广告牌上看到的,在书上看到 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探求规律,理解字义
1. 出示汉字“日、月、水、火”和对应的甲骨文,分小组 将生字和对应的甲骨文配对。
2. 小组反馈,以“日”为例,重点点拨:以小组合作学 (1)出示图片,理解字义:“日”是指什么?
习的方式, 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 在配
第一单元
(2)对比中了解字形:图片与甲骨文的“日”对照,说说
2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像之处 ,可以将图文重叠对比。
(3)出示“日”变化的系列字体,了解“日”字形的逐步 变化。
3. 做游戏“找朋友”。请分别拿到“山、石、田、禾”4
组生字、图片、甲骨文的同学,找到对应的“朋友”。同一组 排成一列,读一读生字。
三、学习笔顺,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日、田”,引导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好办法
记住这 2 个字。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日”与“田”在整体形状上有什
么不同。
3. 引导学生看田字格,学一学笔顺,强调笔顺“先里头 后封口
”。 4. 范写,学生练写。反馈点评后,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觉得哪个字写得不满意,可以多写几个。
30
对的过程中关注字 形的相似点,初步 感知汉字的演变。
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和比较,感受汉
字整体形状,促进
对汉字结构的把握。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 对韵歌
教材解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 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 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 3 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 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 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 2. 会写“虫、云、山”3 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 3 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 7 个生字中 6 个字是对韵歌中呈现的事物名称。“花”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
的 字。“虫”是翘舌音,需重点正音。南方地区的学生受方言的发音影响,容易把“风”读 错 , 教师需要重点示范。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教 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示范朗读,跟读正音。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 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2)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 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 6 个生字是
第一单元
3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 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
基础上,教师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 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 来识记。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 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
(3)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 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 展中识记。其他词语列举:
云:乌云、白云、彩云 雨:暴雨、毛毛雨、雷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雨、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 花、花鸟”。
2. 写字。
结合“虫、云、山”的书写,认识提、撇折、竖折 3 个新笔画。教师在示范时,要边 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6画,独体字。
本课 3 个字书写要点:
教师示范提:
虫
竖写在竖中线上,虫的“口”要写得扁一 些。
下笔从左到右,从 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云 山
4画,独体字。
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 笔,与点对应,合成一个稳稳的三角形。
教师示范撇折:
3画,独体字。
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 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等距。
下笔从重到轻, 撇与提交接时,转换 方向从重到轻,稍稍 往上斜。
教师示范竖折:
下笔先写短竖,稍 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
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课文学习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 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1. 朗读指导。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让学生从教师
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 方式诵读。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关注“风、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在 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
2. 理解运用。 借助图画,感受对应关系。本课分单字对和双字对两种形式,分句朗读理解时,可根
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对子间的关系。还可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 一读,如“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图文对照,想象理解。最后一句双字对,是本篇韵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山清水秀、 柳绿桃红”这两个词语的内涵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图片或微课分别呈 现。让学生看着图,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点拨“清”和“秀”。
通过单字对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对子间的相互对应,教学双字对时可以将“山 清、
水秀、柳绿、桃红”拆成“山、水、清、秀”等单个生字,借助生字卡片,引导学 生单个认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单字对。例如,“山”对“水”、“清”对“秀”、 “柳”对“桃”、“绿”对“红”,最后将生字组合成词语。
对对子与成语、对联和古诗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积累,在 古诗、对联中寻找对子,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诵读对子。
教学资源
1.《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
理、花木、鸟兽等。从单字对到双字对、多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 音、词汇和修辞的练习。在诸多版本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是其 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2.《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
读物,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 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 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第一单元
3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举例
课文一至三句教学片段
一、学习第一、二句,体会单字对
1. 教师朗读第一、二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听 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 呈现简笔画的“云、雨、雪、风、花、树、鸟、虫”, 调动学生多种 出示生字卡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学生选 感官体验,在听读、
择对应的汉字在画下摆一摆,初步理解字义。
3. 引导学生归类。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 物”3 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 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 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选图中理解文本。
二、学习第三句,感悟多字对
1. 教师朗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说说听到的事物。
2. 出示山清水秀水墨画和柳绿桃红水墨画,引导学生看 图找对子。(山对水、柳对桃、红对绿、清对秀)
3. 引导学生发现柳对桃是植物对植物,绿对红是颜色对颜 色,山对水是事物对事物。教师小结: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
三、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
1. 出示课文《金木水火土》,请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读。请 学生在其中找单字对。
2. 提问:花对鸟外还可以对什么?学生尝试对对子。
让学生做游戏, 在文中找对子, 迁 移运用。
四、生生合作,熟悉课文 1. 学生诵读课文。
2. 借助板书,师生合作对对子。 3. 借助板书等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潘妍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
3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
我说你做
教材解析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口语交际,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来营造自然轻松的交际氛围,学 生可以在游戏中快乐地交流,减轻互动交流的心理压力。教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示了游 戏的做法,并以小贴士的形式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
初入学的小学生,有的胆子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有的说话声音轻,表现力不 强。因此在第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交际的对象意识,在游戏中体验 大胆说和注意听,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目标
1. 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 2. 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教学建议
一、了解游戏名称和规则
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我”指的是谁,“你”指的是谁,“我说你做”连起来 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游戏的规则,明确游戏的做法:发指令的人只有一个,做动 作的人可以一个或多个。
二、发指令练习
发指令是游戏有效开展的基础。通过发指令练习,让学生感受、体验“大声说”该用 多大的音量才是合适的,才能让全班同学都听得见。
可以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如教师发指令,让听见的学生举起手:“全体起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3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立。”“男同学坐下。”教师音量逐渐增大,直至全班同学都听见,让学生直观感受用多大 的音量才是合适的。
学生练习时,面要广,可通过“开火车”等形式轮流说。要特别关注个别胆小、说话 声音比较轻的学生,多给予表现机会,多鼓励,增强说话的自信心。
三、开展游戏
1. 观察插图,辨别对错,明确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
发布的指令是“请你抬起一条腿”。指令对抬哪条腿、怎么抬腿没有明确要求,抬左腿、抬 右腿,向侧抬、向前抬、向后抬等都符合指令要求。教学时,可让学生看图辨一辨,说说哪 个小朋友做对了,哪个小朋友做错了,再分析动作做错的原因:可能是听的小朋友没有注 意听,也可能是说的小朋友声音太轻,别人听不清楚。在分析错误原因时可以采用贴图标 的方式,适时出示“听”与“说”的要求。还可以模拟图片情境,让一个学生来发布指令, 其他同学做动作,再说说自己做对或做错的原因。
2. 模仿游戏,落实要求。这是落实“大声说”“注意听”的关键环节,老师可增设一 些游戏内容,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强化。引导学生“大声说”,可让说的学生面向大 家,逐渐提高音量,先用平时说话的音量说,再放大声音说,直至全班同学都听见,但切 忌大声喊叫。单个指令发布的内容,可以指向动作者本人,如,“请你摸摸小鼻子。”“请 你拉拉小耳朵。”也可和同桌合作做,如,“请和同桌握握手。”“请对同桌笑一笑。”还可 指向其他事物,如,“请你看黑板。”“请你对着窗外做一个鬼脸。”
3. 拓展游戏,巩固要求。课文中的拓展游戏列举“把 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包含 3 个指 令,需要做 3 个连续动作,且要有一定的顺序。从 1 个指 令到 3 个指令,有一定难度。因而,中间可适当增加两个 指令的游戏。如,“请你站起来,把凳子放到桌子下。”“请 把凳子从桌子下面拿出来,然后坐端正。”再完成 3 个指令 “把铅笔从文具盒里拿出来,把书打开,然后坐端正”等, 逐步提高游戏难度。提示学生把指令听完整再做动作。
多指令任务完成方法:
1. 听:边听边竖起 手指,听到一个指令竖 起一根手指,逐一增加。
借助游戏,还可开展互动交际。游戏结束后,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给予评价,也可以针对不足,真 诚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 想:根据指令先 做什么再做什么。
3. 做:按顺序完成 动作。
四、实践活动
1. 课间同学之间玩“我说你做”的游戏。
2. 回家和家人或朋友玩“我说你做”的游戏。
3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一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巧妙
地镶嵌在谜语诗中,易于学生诵读识记。“字词句运用”安排了 3 组容易混淆的 形近字,引导学生在比较字形中理解笔画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区分中巩固。“书写提 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 良好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 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 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次语文园地,可以按照板块内容按顺序教学,也可以进行板块整合教学,联系生 活,拓展学习。
板块整合教学。“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都与数字相关,教学时,可先读读数 字诗,学写“十”时,可以与“书写提示”整合。通过“一”和“十”的比较,引导学生 了解汉字多一笔或少一笔的不同,可以引出“字词句运用”中的形近字比较学习。
联系生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唱儿 歌、讲故事。还可以联系生活,说说碰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 密联系。
拓展学习。“日积月累”编排的古诗,有的学生已会背诵,让会背诵的学生作背诵展 示,还可背诵其他古诗,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第一单元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