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 国籍
李浩培著:《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国籍:
个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 ? 主要作用:
1、在有关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特别而稳固的法律联系。 2、区分本国人和外国人,战时决定敌人或友人 3、确定国家属人管辖权
二、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一)取得
1、原始国籍/生来国籍
(original nationality/nationality by birth): 出生地主义(Jus soli)
血统主义( Jus sanguinis,双系或单系)、 兼以父母国籍和本人出生地赋予国籍的混合原则 2、继有国籍(acquired nationality):加入取得 (1)自愿申请(归化)、
(2)婚姻、收养、认知(准正) 男女平等原则 、国籍独立原则 (二)丧失 自愿:
非自愿:自动丧失、剥夺
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琴
2003年司法考试
92.高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对于高某此时国籍状况,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B.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C.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D.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三、国籍冲突(抵触):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 1、国际条约 2、国内立法
1954年《关于无国籍人地位公约》 1961年《减少无国籍人状态公约》
四、中国: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
1、取得:
出生: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通过为辅的混合原则。 归化:自愿申请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2、平等原则
3、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
? 第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 第9条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 第12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 第14条 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 2007
? 31.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 2006年司法考试
32.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2006年7月,戴父去世。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 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 2005年司法考试
32.中国公民陆某2001年通过其在甲国的亲戚代为申请甲国国籍,2002年获甲国批准。2004年5月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行为被刑事拘留。此时,陆某提出他是甲国公民,要求我有关部门通知甲国驻华领事。经查,根据甲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陆某仍是中国人
B.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C.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D.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2
? 2010年
80.中国人王某定居美国多年,后自愿加入美国国籍,但没有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王某在中国境外,故须向在国外的中国外交代表机关或领事机关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B.王某无需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C.王某具有双重国籍
D.王某已自动退出了中国国籍
? 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
? 1984年《关于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备忘录》
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由于同香港的关系为英国属土公民者,从1997年7月1日起,不再是英国属土公民,但将有资格保留某种适当地位,使其可继续使用英国政府签发的护照,而不赋予在英国的居留权
1986年《香港(英国国籍)令》
英国属土公民护照 ——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香港特区护照(147个免签) 回港证 签证身份书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alien):
一国境内不具有本国国籍但具有其他国家国籍的人 一国境内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人
一般不包括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人 一般包括外国法人 双重管辖:
所在国的属地管辖权+ 本国的属人管辖权 二、外国人的管理:入境、居留、出境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三、外国人的待遇 1、国民待遇:
一个国家在某些事项上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同等的待遇。 国际条约、国内法
2、最惠国待遇——最惠国条款(国际条约 ) 一国给予受另一国国民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或法人在该国所享受的待遇。
3
例外: 边境贸易、地区性经济组织、普遍优惠制等
3、互惠待遇: 各国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给予对方国民或法人某种权利、利益或优惠。
4、差别待遇:外国国民或法人的民事权利在某些方面不同于本国国民或法人; 给予不同国籍的外国国民或法人以不同的待遇。
四、外交保护:
外交保护的理念:1758年法泰尔《国际法》
法泰尔指出:谁虐待一个公民也就问接地伤害了他的国家,而后者必须保护该公民。他进一步提到,基于主权者之间的平等,每一主权者都要尊重其他主权者对自己领土的管辖权,不能随意介入本国国民在外国领土上的诉讼,为国民提供保护,除非后者在诉讼中无法得到公正的判决或得到根本就是不公正的判决,或诉讼中程序规则得不到遵守,或外国人在该国领土上遭受歧视。
(一)概念:
1、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或其外交代表机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周鲠生
2、外交保护是一国对于其国民所实行的保护,如果一国国民受另一国违反国际法行为的侵害而不得通过通常途径得到解决,该国民所属的国家有权对其实行外交保护,这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王铁崖 3、外交保护是指一国针对其国民因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受到损害,以国家名义为该国民采取的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ILC《外交保护条款草案》
(二)条件
1、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受到侵害。 2、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当地救济”指受害人可以在所指应对损害负责的国家,通过普通的或特别的司法或行政法院或机构获得的法律救济。——《条款草案》第5.1条 3、国籍要求:连续性、国籍实际联系
一国有权对从发生损害之日到正式提出求偿之日持续为其国民的人行使外交保护。如果在上述两个日期该人都持有该国籍,则推定该国籍是持续的。——《条款草案》第5.1条
CASE:诺特鲍姆案(列支敦士登诉危地马拉,国际法院,1955) 列国授予诺特鲍姆的国籍,其效力是否足以用来对抗危国?
列国是否有足够的权利为诺行使外交保护,以至向国际法院为诺提出求偿?
2006年国际法委员会完成了《外交保护的条款草案》,规定外交保护的对象有四类人:自然人、法人、无国籍人、难民
? 2004年
32.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幢房屋。乙国某公司欲租用该房屋,被詹某拒绝。该公司遂强行占用该房屋,并将詹某打伤。根据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则,下
4
列救济方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A.詹某应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请求
B.詹某可以将此事件诉诸乙国行政及司法当局
C.詹某应向甲国驻在乙国的外交团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 D.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 2009
80.甲国人彼得拟申请赴中国旅游。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人彼得应向中国公安部门提出入境申请
B.受理彼得入境申请的中国有关机关没有义务必须批准入境 C.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发现适合他的工作,可以留在中国工作
D.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
? 2012
75.外国公民雅力克持旅游签证来到中国,我国公安机关查验证件时发现,其在签证已经过期的情况下,涂改证照,居留中国并临时工作。关于雅力克的出入境和居留,下列哪些表述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A.在雅力克旅游签证有效期内,其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不再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
B.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拘留审查 C.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予以处罚
D.如雅力克持涂改的出境证件出境,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一、引渡: 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把正处在自己领土之内而受到外国通辑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该外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刑事司法协助行为 (一)引渡的依据: 1、国际条约
(1)双边引渡条约或司法协助条约
中国与外国的双边引渡协定一般都在第1条规定了引渡义务 (2)区域性引渡条约
1981年《美洲国家引渡公约》 1952年《阿拉伯联盟引渡协定》
(3)含有引渡条款的全球性公约
联合国大会1990年《引渡示范公约 》
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海牙公约 》 2、国内法:
(1)单行法规,2000年12月28日中国引渡法 (2)其它法律中的关于引渡的规定 3、互惠原则(对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5
1、不推回原则:
除非有正当理由认为难民足以危害其本国的安全,或难民已被确定的判决认为犯过特别严重罪行从面构成对该国社会的危险,该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政治难民的不推回原则。 2、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 、 不低于一般外国人的待遇。
练习题
1、 国籍的原始取得有三种原则( ) 、 ( ) 、 ( ) 。
2、2001年甲国给予A国国民的待遇比给予其他国国家国民的待遇高,2002年甲国同意给予B国国民最惠国待遇,2003年甲国给于C国国民的待遇超过给予A国国民的待遇。结果( ) 。
A. C享受的待遇最高 B国享受的待遇最高 C. B国享受的待遇与C国相同 D. B国享受的待遇应与A国相同
3、 中国国籍立法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 、( )、( ) 。 4、国籍的抵触可以分为( )和( )两种方式。 5、差别待遇( )。 A.是违反国际法的歧视待遇 B.是指对于外国人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 C.属于经济共同体范围内的优惠待遇 D.是给第三国以优惠待遇
6、罪犯在被引渡时,本国的国民一般不予引渡,这被称( )。 7、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的方式有( )。
A.出生地原则 B.血统原则和出生地原则相结合 C.居住地原则 D.血统原则
8、国籍是一个人属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个人与某一个国家之间的固定的( )。 9、名词解释:
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庇护 引渡:一国应外国请求,将处于自己领土之内而受该外国追诉或者判刑的人(1分),移交给该外国进行审判或处罚的行为(1分)。根据国际法,国家没有引渡的义务,除非根据条约承担了义务(1分)。根据通常规则,政治犯不引渡(1分),本国国民也不引渡(1分)。
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1分),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或其外交代表机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3分)。 10、领土庇护指( )。
A. 国家允许受迫害的外国人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 B. 国家在驻在国的使馆内给外国人以保护 C. 国家在军舰和商船内给外国人以保护 D. 只适用于拉丁美洲国家间
11
11、给外国人以国民待遇是指( )。
A. 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 B. 优惠于本国公民的待遇
C. 一定范围内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 D. 一定范围内与第三国公民相同的待遇
12、一国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时候,通常要符合以下条件( )。 A. 国籍继续原则 B.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C. 本国人不引渡原则 D. 不推回原则
13、国际上关于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国民 待遇)、(最惠国待遇)、(互惠待遇 )。
14、试述引渡制度的主要规则(18分)。 引渡的根据(2分),政治犯不引渡(3分), 双重犯罪原则(3分), 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2分),
请求引渡的主体:有管辖权的国家(3分), 罪行特定原则(3分)
引渡的程序:外交途径(2分)。 15、引渡的依据是:
A. 一般国际法 B. 普遍国际法 C. 条约 D. 惯例 16、通过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情况包括因()。
A.出生 B.交换领土 C.长期居住 D.归化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取得原始国籍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血统主义为主,出行地为辅 )。
18、有权请示引渡罪犯的国家一般是( )。
A.受害国 B.罪犯本人所属国 C.任何国家 D.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19、个人丧失国籍的情况包括( )
A.因犯严重国际罪行而自动丧失国籍
B.本人自愿申请退籍 C.依本国法被剥夺国籍 D.因取得外国国籍、婚姻、收养和认领而丧失国籍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不论出生地为何,具有中国国籍 B 父母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不论出生地为何,具有中国国籍 C 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国外交部审批 D 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规定,对请示国提出的引渡请示是否符合中国《引渡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的一审法院是( )人民法院。 A 基层 B 中级 C 高级 D 最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