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8分)
。
3 / 6
---------------------------------------------------------------------------------------------------------------------------------------------------------------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图
材料二: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 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 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
材料三:为马斯达尔(1977~2007年)的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一,请描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应该是以 、 为主,原因是 、 。(8分)
(3)根据材料判断,参观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 季去最好,原因是 (4分)
6.读下面的世界某著名河流的水系图和该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1)该河流域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该河流域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4分) (2)该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有(6分)
(3)该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4 / 6
---------------------------------------------------------------------------------------------------------------------------------------------------------------
7.(29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 甲⊙● ● ● ● ● ● ● ● 100° 印 C B 南 20° A 1 10° 度 ● 海 ● ⊙ ⊙ 城市 ● ● ● 村镇 ▲ 火山 河流 沼泽 ▲ ● ● ● ● 乙 ⊙● ● 苏 门 答● 腊 岛 雅加达 ● 洋 0° ● ●
材料二: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大 附加值 新品设计研发 产业链分工示意图 图例 发达国家 东南亚 小 核心部件制造 辅助部件生产 销售 组装 品牌售后服务 产业链主要环节
(1)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 该岛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8分)
(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6分)
(3)材料一中A所在海域是台风主要源地之一,当台风中心位于A地时,B城市风向为偏 风。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 (大、小),原因是 。(5分)
(4)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 。(4分)
(5)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主要措施有: 。(6分)
5 / 6
---------------------------------------------------------------------------------------------------------------------------------------------------------------
【答案】--1 1.(26分)
(1)CBA 增温增湿 加利福尼亚寒流(6分) (2)(图略)纽芬兰渔场(标图和名全对给2分)
(3)地震、火山喷发(2分) 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②山高坡陡,山体破碎;③降水丰沛。(6分) (4)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热量 科迪勒拉山系直逼西海岸,限制自然带的东西分布空间。(每空2分,共10分)
2、(1)7(1分) A为地中海气候,7月(夏季)降水少(2分)
(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2分)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2分) (3)D地(1分) D地处在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降水少,生态更脆弱。(2分)
(4)M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地带,又受暖流影响,降水充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分) (5)从赤道到两极(1分)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1分) 3、(1)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容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
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3)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紧张;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人畜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