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精练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3.至莫夜月明( ) 4.敛赀财以送其行( ) 5.长乐王回深父( ) 6.南声函胡( ) 7.汝识之乎( )
8.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1.“厌”通“餍”读yàn,满足 2.“当”通“倘”,读tǎng,如果 3.“莫”通“暮”,读mù,傍晚 4.“赀”通“资”,读zī,钱财 5.“父”通“甫”,读fǔ,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7.“识”通“志”,读zhì,记住 8.“考”通“拷”,敲打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颠覆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另提一事 2.刺客不行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3.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许可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5.至于幽暗昏惑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另提一事 6.墙往往而是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常常 7.慷慨得志之徒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大方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举动 9.荣于身后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身体后面 10.岂非人事 ..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等事宜 11.则遣从事..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处理
1.终究,到??结局 2.不出行 3.可以用,两个词 4.先例,旧事 词 6.到处 7.意气激昂;奋发
8.品行作为 9.死后 10.人为 11.属官,属吏 三、一词多义
?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②制.
其兵 ( )?③其制稍异于前 ( ?.
)④是故明君制.
民之产 ( )
?2.视?①回视.日观以西峰 ( )?②视.五人之死 ( )?③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 ?.
)④视.
事三年 ( )
?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 )?②予本.
非文人画士 ( )③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3.本? 于人欤 ( )
?④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 )?⑤强本.
而节用,则天下能贫 ( )⑥人穷则反本.
( )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5.至,到;于,介
? 相之 ( ).
?②当与秦相较 ( ).
向 ( )4.相?③狼不敢前,眈眈相.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⑤宗庙之事,愿为小相焉 (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⑥相.时而动 ( )?
①或.
曰:六国互丧,率赂? 秦耶 ( 5.或?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
尽粟? 一石 ( )
?③或.以为死,或.
以为亡 ( ④或.
未易量 ( )?①吾妻来归. ( 6.归??②吾妻归.宁 ( )?③而皆背晋以归梁 ( ?.
④不知所归.
( )7.比???①其两膝相比.者 ( ??②比.
去,以手阖门 ( ?①故方其盛.
也,举天下之 豪杰,莫能与之争 ( 8.盛?
?②呜呼,亦盛.
矣哉 ( ??③其意气之盛. ( )④盛.
以锦囊 ( ) )
)
))
))
)
)
?? 则殆
( ).
9.殆?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 之际 ( )?④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①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
10.私?? 之.私人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 ( ③私.
见张良 ( )?11.望?①望.晚日照城郭 ( ?②日夜望.将军至 ( ?③在丁卯三月之望?.
( ④德隆望.
尊 ( )?
①而.
庭阶寂寂 ( ?②某所,而.
母立于兹 ( ?③墙往往而.
是 ( ④得双石于潭上,扣而.12.而? 聆之 ( )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而
.
言之不详 ( ?⑥徐而.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13.焉??②焉.
( )?③微波入焉?.
( )④焉.
用亡郑以陪邻 ( ) )) )
) )))
) )
)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②余始循以入 ( )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 ( ).14.以?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 魏之私人 ( )⑤夫夷以近 ( ).??⑥不赂者以赂者丧 ( ).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
二月 ( )
?①既其.出 ( ?②余亦悔其.
随之 ( ③其.
孰能讥之乎 ( 15.其?④尔其.
无忘乃父之志 ( ?⑤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 扣之 ( )⑥其.
皆出于此乎 (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②良乃.
入,具告沛公 ( 16.乃?③乃
.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④以其乃.
华山之阳 (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兵乃.
出 ( ))) ))
) ) ) ) )
??③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
.? 扬扬 ( )17.然?④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
? 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⑤沛公然其计,从之 ( ).??⑥然视其左右 ( ).
①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②有穴窈然 ( ).
?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18.盖?英才盖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