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为进一步规范我镇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根据《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要求各执法机关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对本部门、本系统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带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求各执法机关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告知、调查、听证、审核、行政执法公示、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执法举报投诉制度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执法监督约束机制,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
(三)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作为统领全局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抓好对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做到对执法过错事实不查清不放过、对存在的问题不查清不放过、对过错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公正执法的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一是加强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
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与评先表优、干部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促进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不断健康发展。二是强化责任。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了领导分工,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纪检监察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监督,实施考评、投诉、举报制度,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格局。
(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一是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没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允许上岗执法。二是加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力度。加大行政执法岗位责任监督力度,制定操作性强的检查考核办法,不断探索理性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新模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全镇行政执法活动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开通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三是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全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逐卷评查,确保事实认定清楚,处理程序合法。既促进行政执法工作,又达到了增强执法水平、提升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果的目的。
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问题。
(一)、组织干部学法。为干部学法、懂法,在执法过程中不违法,每年至少举办法律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400余人次,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考试提高干部学法用法的水平,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
(二)、开展法制宣传。每年至少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2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认真宣传《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矛盾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在化解矛盾中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开拓创新,扎实
工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党员双带先锋申报材料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洄东村的在全村60多名党员中,抢抓机遇,勇于开拓,在科技致富上,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全村党员、群众效仿和称赞的榜样。
,今年38岁,1988年初中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婚后夫妻二人因家庭困难,生活上产生了许多小摩擦。1996年夫妇二人见到周围的人,先后养起了肉鸡,由于受市场行情的限制,在加上技术不过关,有的赔本,有的收益甚微,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准备独群蹊径,找准目标,并多次经过市场调查,他们夫妇二人决定饲养蛋鸡。
1997年初,筹集资金800.00元,在自家后院搭一个简易棚,占地面积80平方米,养起400头蛋鸡,刚开始不懂技术,就虚心向其他的养鸡户学习,自己又订科技报,买了养殖蛋鸡方面的书籍,以及畜禽防疫知识的书刊。现在,他每天从网上查找各种相关信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他更注得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雏鸡的购进、防疫、饲料的搭配,鸡舍的温度以及小鸡的饮水
等细节问题逐步掌握。在一心一意养鸡的同时,他又要照顾3岁的儿子,整个人忙得瘦了一圈,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就见到了效益。
2002年年初,为了扩大规模,在新院又盖起了东西两间厢房,购鸡笼、建鸡舍,夫妇二人赶集上店,走街串巷,逐渐还清了贷款和欠债。当然生活中也有小波澜,有的时候防疫上不去,鸡也死不少,但是可贵的是他们从不气馁,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迈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
经过几年的模爬滚打,到2005年底,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庭院养殖已不再适合市场的需求。二00五年春,通过自行协商和本组村民调剂土地,占地2亩,投资10万余元,建起了高标准鸡舍,的养鸡场扩大了,由原来的庭院、空房,重新搬运到交通方便的十字路口,他拿出积累了几年的资金,又从亲戚家筹措一部分,共计近二十万元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养鸡场,经专家设计,本地区的建筑工匠联手建起了56间砖瓦结构的场房,从饲养加工到水电设施一应俱全,又买回雏鸡苗一万多只,除此还饲养母猪及育肥猪上百头,充分利用鸡粪喂猪的优势,使生猪长势快、出栏早,到今年初育肥猪已出栏两三茬。算了一笔帐:这百头育肥猪出栏时收到近八万元,除去饲料、防疫费,净营利可达四万元。再加上饲养的蛋、菜鸡的出售额,起码营利
10万元,目前养鸡规模已达到2万多只,年可创利10余万元。。
脸上露出了微笑,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还积极帮助村里的困难户致富,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帮助,到目前为止,已经帮助村里62户贫困户通过养鸡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第四篇:党员双带先锋申报材料(二)
,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学历,1971年8月出生,县乡村农民。他几年如一日,风雨扬帆、辛勤耕耘,大力发展野鸡养殖产业,用辛勤和智慧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致富新途径,闯出了一条养殖发展的农业创业之路,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率先垂范,领头致富。2011年创产值9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共50多户村民,富了自己的同时,也给一方百姓指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