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2025-07-15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1、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之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必?? ——《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资治通鉴》

请回答:⑴材料一和二描述分别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答:唐太宗 唐玄宗 ⑵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答: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⑶他们统治时期为对外交往做出贡献的是哪两位僧人,分别去了哪两个国家?答:鉴真 玄奘 日本、印度

2、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答:大运河 隋炀帝 ⑵为什么要开通此河?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⑶此河自北向南分别是哪四段?

⑷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余杭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这条河的中心点在哪里?

3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孙中山

请回答:⑴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 ⑵此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⑶此制度完善于哪个朝代?为此做出贡献的是哪几个关键人物? ⑷在这种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首创的有哪两项考试? ⑸此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

4、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

材料二:颜公变法出新意,细劲入骨如秋鹰。——苏轼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鉴真盲目航东海”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当时的帝王是谁?

⑵材料二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位书法家书法艺术的评价?与他同期的书法家还有谁?后人用哪四个字评价两人的书法?

⑶从鉴真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鉴真:有远大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5、材料一:拉萨市大昭寺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 (3)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重大措施。

(4)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⑴材料中“文皇”和“朕”是不是指一个人?如果是,他是谁?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⑵从材料中反映了“朕”之前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⑶说一说“朕”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⑷“文皇”统治时,为了密切汉藏之间的关系,曾将谁远嫁吐藩?当时该王国的赞普是谁?

6、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请回答:⑴以上说明了元世祖采取什么政策?

2

⑵元世祖在农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最终的结果如何?

⑶元世祖在交通运输业上,开通了哪两段运河?后来使粮食运输逐步以何种方式为主? ⑷为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对中央、地方有何规定?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请回答:⑴“开元”是谁的年号?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他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⑵“贞观”是谁的年号?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他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9、材料一: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惟以指南针为则,尽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请回答:⑴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分别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

⑵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有什么重要影响?

10、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时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的统一。—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

①、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谁类似明太祖一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②、明朝废除了哪两项制度? ③、1421年,谁迁都北京?

④、试分析一下:明朝前期,从那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11、“雍正皇帝时,一位进士因‘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诗而被斩首。” ①这则材料说明了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什么做法?

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盛行于那几个皇帝时期?

③这种做法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12、“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A、材料中的“永乐三年”是公元哪一年?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 B、郑和先后几次远航?他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

C、请你简要评价一下“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清朝前期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4

1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证明。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15、“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