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
4. 在多根V带传动中,当一根带疲劳断裂时,应如何更换?为什么? 5. 为何V带传动的中心距一般设计成可调节的?在什么情况下需采用张紧轮?张紧轮布置在什么位置较为合理?
6. 一般带轮采用什么材料?带轮的结构形式有哪些?根据什么来选定带轮的结构形式? 二、选择与填空题
1.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满足关系 。 (1)F1=F2 (2)F1-F2=Fe (3)F1/F2=efα (4)F1+F2=F0 2. V带传动的中心距和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将 ,带在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将 。 (1)增大 (2)不变 (3)减小
3. V带传动在工作过程中,带内应力有 、 、 ,最大应力σ
max=
,发生在 处。
4. 带传动中,主动轮圆周速度v1,从动轮圆周速度v2,带速v,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1)v1= v2=v (2)v1>v>v2 (3) v1 <v< v2 (4)v >v1 >v2
5. 在平带或V带传动中,影响最大有效圆周力Fec的因素是 、 和 。 三、设计计算题
1. 一V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7.5kW,带速v=10m/s,测得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e和预紧力F0。
第九章 链传动
一、分析与思考题
1.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何优缺点?
2. 在多排链传动中,链的排数过多有何不利?
3. 对链轮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大、小链轮的硬度要求有何不同? 4. 国家标准对滚子链齿形是如何规定的?目前流行的是哪种齿形?
5. 为什么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是常数,而在一般情况下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
6. 若只考虑链条铰链的磨损,掉链通常发生在哪个链轮上?为什么?
7. 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有何影响?在高速、重载工况下,应如何选择滚子链? 8. 链传动的中心距一般取为多少?中心距过大或过小对传动有何不利? 二、选择与填空题
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1)适合于高速 (2)制造成本高 (3)安装精度要求较低 (4)有过载保护
2. 滚子链是由滚子、套筒、销轴、内链板和外链板所组成,其 之间、
之间分别为过盈配合,而 之间、 之间分别为间隙配合。 3. 链条的磨损主要发生在 的接触面上。
4. 在链传动中。链轮的转速 ,节距 ,齿数 ,则传动的动载荷越大。
5.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链的疲劳破坏、链条铰链的磨损、 和
四种。在润滑良好、中等速度的链传动中,其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 。
第十章 齿轮传动
一、分析与思考题
1. 闭式齿轮传动与开式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有何不同?为什么? 2. 通常所谓软齿面与硬齿面的硬度界限是如何划分的?软齿面齿轮和硬齿面齿轮在加工方法上有何区别?为什么?
3. 导致载荷沿轮齿接触线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轻载荷分布不均的程度?
4. 在进行齿轮强度计算时,为什么要引人载荷系数K?载荷系数K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考虑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若传动比i、转矩T1、齿宽B均保持不变,试问在下列条件下齿轮的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各将发生什么变化? (1)模数仍不变,齿数z1增加; (2)齿数z1不变,模数m增大; (3)齿数z1增加一倍,模数m减小一半。
6.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大齿轮和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是否相等?如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情况相同,则其许用接触应力是否相等?
7. 配对齿轮(软对软,硬对软)齿面有一定量的硬度差时,对较软齿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8. 在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为什么常将小齿轮设计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在人字齿轮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中是否也应将小齿轮设计得宽一些?
9. 两级展开式齿轮减速器如图所示。已知主动轮1为左旋,转向n1如图 1所示,为使中间轴上两齿轮所受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在图中标出各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并在各齿轮分离体的啮合点处标出齿轮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圆周力的方向。 10. 直齿轮传动与斜齿轮传动在确定许用接触应力〔σH〕时有何区别?
11. 在齿轮设计公式中为什么要引入齿宽系数?齿宽系数Φd的大小主要与哪两方面因素有关? 二、选择与填空题
1. 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对下列参数和尺寸应标准化的有 ;应圆整的有 ;没有标准化也不应圆整的有 。 (1)斜齿轮的法面模数mn (2)斜齿轮的端面模数mt
(3)直齿轮中心距a (4)斜齿轮中心距a (5)齿宽B
(6)齿厚s (7)分度圆压力角α (8)螺旋角β (9)锥距R (10)齿顶圆直径da
2. 材料为20Cr钢的硬齿面齿轮,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
(1)整体淬火 (2)渗碳淬火 (3)调质 (4)表面淬火 3. 将材料为45钢的齿轮毛坯加工成为6级精度的硬齿面直齿圆柱外齿轮,该齿轮制造工艺顺序应是 为宜。
(1)滚齿、表面淬火、磨齿 (2)滚齿、磨齿、表面淬火 (3)表面淬火、滚齿、磨齿 (4)滚齿、调质、磨齿
图1
4. 在齿轮传动中,仅将齿轮分度圆的压力角增大,则齿面接触应力将 。
(1)增大 (2)不变 (3)减小
5. 在齿轮传动中,将轮齿进行齿顶修缘的目的是 ,将轮齿加工成鼓形齿的目的是 。
6. 影响齿轮动动载系数Kv大小的两个因素是 。 7. 一对正确啮合的渐开线标准齿轮作减速传动时,如两轮的材料、热处理及齿面硬度均相同,则齿根弯曲应力 。 (1)σ
F1>σF2 (2)σF1=σF2 (3)σF1<σF2
8. 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的模数 m1=5mm,齿数z1=30;齿轮2的模数m2=3mm,z2=50,则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的乘积YFa1Ysa1 YFa2Ysa2。
(1)大于 (2)等于 (3)小于 (4)不一定大于、等于或小于 9. 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
Flim
和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
Hlim
是经持久疲劳试验
并按失效概率为 来确定的,试验齿轮的弯曲应力循环特性为 循环。
10.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是以 的当量圆柱齿轮为计算基础的。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一、分析与思考题
1.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常用于什么场合?
2. 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为什么将蜗杆的分度圆直径规定为标准值? 3.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的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与变位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
4.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5. 图1所示蜗杆传动均是以蜗杆为主动件。试在图上标出蜗轮(或蜗杆)的转向,蜗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杆、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图1
6. 蜗杆传动中为何常以蜗杆为主动件?蜗轮能否作为主动件?为什么? 7. 在动力蜗杆传动中,蜗轮的齿数在什么范围内选取?齿数过多或过少有何不利?
8. 选择蜗杆、蜗轮材料的原则是什么?
9. 蜗杆传动设计中为何特别重视发热问题?如何进行热平衡计算?常用的散热措施有哪些?
10. 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蜗杆的刚度计算?对于常用的两端支承蜗杆轴如何进行刚度计算?
11. 为什么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轮齿的强度,用碳钢或合金钢制造蜗轮有何不利? 二、选择与填空题
1.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 ,自锁性越 。一般蜗杆头数常取 。
2. 对滑动速度vs≥4m/s的重要蜗杆传动,蜗杆的材料可选用 进行 处理;蜗轮的材料可选用 。
3.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升过高导致 。
(1)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2)润滑油变质
(3)蜗杆热变形过大 (4)润滑条件恶化
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 。
(1)增大 (2)不变 (3)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