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作者:马天书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1期
【摘 要】当今社会通讯技术飞快发展,手机、单反、平板电脑等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特别是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患有“手机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电话打来就焦虑万分,一般常希望通过手机来减轻自己的孤独感或者获取重要信息。由此可见,手机在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手机媒体;社会;影响 1 手机媒体的特征 1.1 开启全民媒体化时代
手机作为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社会的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传播权,从以往的群体接收信息转变为差异化的个体接收,由单向的传播变成互动传播。同时在时间上,手机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获得想要的讯息,并及时反馈和互动。这样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的变化。个体思想活跃,能与其他个体自由评论探讨事件,参与度空前提高,可以说手机媒体开启了全民媒体化时代。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是固定的传受关系,前者主动进行传播,后者被动接受,传播着拥有垄断地位。手机媒体打破了这种固定模式,使得获得和传播信息机会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智能机逐渐发展,应用功能大大提升,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各种基于系统平台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参与各种信息。如今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涵盖了包括手机即时通讯、手机社交、手机安全、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出行、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在内的诸多应用。在3G4G网络的平台下,手机上网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同时也推动了高性能、高质量手机的制造。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媒体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之前的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实际上是与人分离的,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让人感觉到获取信息的自由,而手机更是能实现人与信息的无缝对接,让人能有控制媒体的能力。人们依赖手机与外界沟通,若是有一天缺了它,必然会感到不习惯,如同摘掉了自身的器官一样。 1.2 “媒介融合”下的手机媒体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聚合”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在功能上呈现出融合一体化趋势,这种媒介融合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媒体范畴。其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