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承台计算

2025-08-03

4.7 承台计算

4.7.1 承台底面单桩竖向力设计值计算(图4-59)

Nid?Fdn?Mxdyi2?yi?Mydxi2?xi (4-87)

式中:Nid——第i根桩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Fd——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产生的竖向力组合设计值;

Mxd、Myd——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轴、y轴的弯矩组合

设计值;

——承台下面桩的根数;

xi、yi——第i排桩中心至y轴、x轴的距离。

n

图4-59 桩基承台计算 1-墩身;2-承台;3-桩;4-剪切破坏斜截面

4.7.2 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大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其正截面(垂直于x轴、y轴的竖向截面)抗弯承载力可作为悬臂梁按“梁式体系”进行计算。

1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1)当桩中距不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取承台全宽; 2)当桩中距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

bs?2a?3D(n?1)

(4-88)

式中:bs——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a——平行于计算截面的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距离; D——桩边长或直径;

n——平行于计算截面的桩的根数。

2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59)

Mxcd??Nidyci (4-89)

Mycd??Nidxci (4-90)

式中:Mxcd、Mycd——计算截面外侧各排桩竖向力产生的绕x轴和y轴在计算截面处的弯矩

组合设计值;

Nid——计算截面外侧第i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该排桩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xci、yci——垂直于y轴和x轴方向,自第i排桩中心线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4.7.3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等于或小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承台短悬臂可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撑杆的抗压承载力和系杆的抗拉承载力(图4-60)。

1 撑杆抗压承载力

a)“撑杆-系杆”力系 b)撑杆计算高度 图4-60 承台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 1-墩台身;2-承台;3-桩;4-系杆钢筋 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0Did?tbsfcd,s (4-91)

fcd,s?fcu,k1.43?304?1?0.48fcu,k2 (4-92)

?1?(TidAsEs?0.002)cot?i (4-93)

t?bsin?i?hacos?i

(4-94)

(4-95) 式中:Did——撑杆压力设计值,包括D1d?N1d/sin?1,D2d?N2d/sin?2,其中N1d和N2d分

ha?s?6d别为承台悬臂下面“1”排桩和“2”排桩内该排桩的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单桩竖向力按式(4-87)计算;按式(4-91)计算撑杆抗压承载力时,式中Did取D1d和D2d两者较大者;

fcd,s——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撑杆计算高度;

bs——撑杆计算宽度,按前述有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对计算宽度的规定;

tb——桩的支撑宽度,方形截面桩取截面边长,圆形截面桩取直径的0.8倍;

fcu,k——边长为

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Tid——与撑杆相应的系杆拉力设计值,包括T1d?N1d/tan?1,T2d?N2d/tan?2; As——在撑杆计算宽度bs(系杆计算宽度)范围内系杆钢筋截面面积; ——系杆钢筋直径,当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时,d取加权平均值;

h0a?x1s——系杆钢筋的顶层钢筋中心至承台底的距离; d?1?i——撑杆压力线与系杆拉力线的夹角,包括?1?tan,?2?tan?1h0a?x2,其

中h0为承台有效高度;a为撑杆压力线在承台顶面的作用点至墩台边缘的距离,取a?0.15h0;x1和x2为桩中心至墩台边缘的距离。

2 系杆抗拉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0Tid?fsdAs (4-96)

式中:Tid、As——同前;

fsd——系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桩基承台的构造,应符合4.3.3和4.3.4的有关规定。同时,在系杆计算宽度bs内的钢筋截面面积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规定的受弯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4.7.4 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59)

?0Vd?0.9?10(2?0.6P)m?4fcu,kbsh0

(4-97)

式中:Vd——由承台悬臂下面桩的竖向力设计值产生的计算斜截面以外各排桩最大剪力设

计值(kN)的总和;每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其中一根最大值乘以该排桩的根数;

fcu,k——边长为

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As/bh0,当P?2.5,其中As为承台截面计算宽度内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100?P——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P取P?2.5时,

m——剪跨比,m?axi/h0或m?ayi/h0,当m?0.5时,取m?0.5,其中axi和ayi分

别为沿x轴和y轴墩台边缘至计算斜截面外侧第i排桩边缘的距离;当为圆形截面桩时,可换算为边长等于0.8倍圆桩直径的方形截面桩;

,见前述规定; bs——承台计算宽度(mm)。 h0——承台有效高度(mm)

当承台的同方向可作出多个斜截面破坏面时,应分别对每个斜截面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

4.7.5 承台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冲切承载力验算:

1 柱或墩台向下冲切的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或墩台边缘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构成的锥体;桩顶位于承台顶面以下一倍有效高度h0处。锥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取用45?。

柱或墩台向下冲切承台的冲切承载力按下列规定计算:

?0Fld?0.6ftdh0[2?px(by?ay)?2?py(bx?ax)] (4-98)

?px??py?1.2?x?0.21.2 (4-99) (4-100)

?y?0.2式中:Fld——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可取柱或墩台的竖向力设计值减去

锥体范围内桩的反力设计值;

bx、by——桩或墩台作用面积的边长[图

4-61a)];

ax、ay——冲跨,冲切破坏锥体侧面顶边与底边间的水平距离,即柱或墩台边缘到桩边

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h0[图4-61a)];

?x、?y——冲跨比,?x?ax/h0,?y?ay/h0,当ax?0.2h0或ay?0.2h0时,取ax?0.2h0或

ay?0.2h0;

?px、?py——分别与冲跨比?x、?y对应的冲切承载力系数;

ftd——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a)柱、墩台下冲切破坏锥体 1-柱;2-承台;3-桩;4-破坏锥体 b)角桩和边桩上冲切破坏锥体 1-柱;2-承台;3-角桩;4-边桩;5-角桩上破坏锥体;6-边桩上冲切破坏锥体 图4-61 承台冲切破坏锥体 2 对于柱或墩台向下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角桩和边桩,其向上冲切承台的冲切承载力按下列规定计算:

1)角桩

?(by?ay/2)??py?(bx?ax/2)] (4-101) ?0Fld?0.6ftdh0[?px???px???py0.8?x?0.20.8 (4-102) (4-103)

?y?0.2式中:Fld——角桩竖向力设计值;

bx、by——承台边缘至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图

4-61b)];

[图4-61b)];

为桩边缘至相应柱或墩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h0ay——冲跨,ax、

?x、?y——冲跨比,?x?ax/h0,?y?ay/h0,当ax?0.2h0或ay?0.2h0时,取ax?0.2h0或

ay?0.2h0;

?、?py?——分别与冲跨比?x、?y对应的冲切承载力系数; ?px

2)边桩,当bp?2h0?b时[b见图4-61b)]

?(bp?h0)?0.667(2bx?ax)] (4-104) ?0Fld?0.6ftdh0[?px式中:Fld——边桩竖向力设计值;

bx——承台边缘至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

bp——方桩的边长;

ax——冲跨,为桩边缘至相应柱或墩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h0。

按上述各款计算时,圆形截面桩可换算为边长等于0.8倍圆形直径的方形截面桩。

注:当承台变厚度时,公式(4-98)中的h0取沿柱或墩台边缘垂直截面的承台有效高度;公式(4-101)、(4-104)中的h0取承台边缘截面的有效高度。

4.7.6 承台局部承压验算

承台承受局部荷载的部位,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有关局部承压构件的局部承压承载力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4.7.7 承台可不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基础工程承台计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JT-GC-JS07《建筑渗漏、开裂通病防治三十七条》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