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引向深入。进一步创新理论工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推进广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理论支持,增添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推进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教育,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巩固发展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对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指导考核,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管理制度,办好全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系列讲座,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全面铺开区(县级市)、系统、企业理论教育讲师团试点工作。二是提高理论研究的应用性、原创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等重大课题,立足广州、面向全国,潜心研究,推出一批质量高、影响大的研究成果。加强社科规划管理,出台《广州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管理办法》,促使学术团体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并实施《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好年度课题招标、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应用研究和决策研究;选择基础好、特色强的学科,建设我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力提升广州在全国社科界的地位。高质量出版《广州通史》,召开“地方文献与建设文化广州”、“南粤先贤”、“《广州大典》与广州文献”等学术研讨会,推动广州“四地”研究,为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组织编写《2006-2007年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三是提高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理论研讨、图片展览等系列活动,宣传党的理论建设的新成果。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普遍关心的问题,推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建设新成果》等一批通俗理论读物,为干部群众解疑释惑。继续办好“广州讲坛”,精心策划出版《广州讲坛演讲录》(第2辑),在广州大学城举办广州讲坛分场,促进广州讲坛与高校和各区、县级市讲坛、讲座的互动,共同营造广州良好文化学术氛围。精心组织好《广州日报》要闻、评论、理论等版面,《南风窗》、《探求》、《开放时代》等刊物,《都市在线》、《深入浅出600秒》、《红棉璀璨》等广播电视栏目以及大洋网、中国广州网的理论宣传,实现跨媒体资源共享与互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举办“2006广州地区社科普及周活动”,提高市民对社会科学的认知水平。
(二)正面宣传、因势利导,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围绕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大做强主流新闻。贯彻市委关于市属媒体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全力以赴宣传报道广州的要求,办好主流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推进广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努力营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氛围。深入宣传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的新举措新成效;深入宣传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全面展示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深入宣传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要部署,深入宣传“十一五”时期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部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奋斗。继续做好先进性教育宣传,及时宣传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活动和部署,集中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为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三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管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好重要会议、重大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积极策划重大新闻题材的宣传战役,有效引导社会热点问题,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落实新闻舆论各项管理规定,重点加强对互联网、都市类报刊、民办文化机构的管理,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了宣传报道广州,市委要求各局级以上单位设两位新闻发言人,其中一位是单位负责人。这对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是很大的帮助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