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形式,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企业里,不可能通过人人直接参加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方式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只能通过由他们选出的代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形式来行使这种权利;同时,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可以当选职工代表,这就使得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能够共商企业发展大计。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代表大会是现代企业基本组织架构的两极,建立职代会制度,便于协调劳动与资本、依靠与雇用的关系,为实现劳资双赢的现代企业模式提供了制度保证,对这项制度要加强执行频次和管理力度。
六、持续加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双方行为,增进合作共谋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不错,但还需要在内容、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一般是每年一次。但实际上我们有时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仅靠一次协商和一次合同签订显然难以做到“万无一失”,这就需要工会及时组织临时的平等协商,并将协商情况通报给广大职工。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所以工会有义务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以及执行集体合同的情况实行监督,发现没有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问题,工会组织应出面要求企业改正,甚至可以提请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责成企业纠正。
七、深化厂务公开工作
厂务公开是企业实施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平台,也是普通职工了解企业情况的“窗口”。近年来,我们在厂务公开的途径和形式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前在各层面公开的内容已经基本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司每月收入计划完成情况、成本费用开支情况、重点业务发展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其它信息,都通过文件、职代会、经营活动分析会、办公网邮件系统等途径分层次公开。但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工作还需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懈努力。
1.进一步健全和优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厂务公开工作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保证该项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个部门齐抓共管、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岗位在厂务公开工作中的责任。公司党组和行政要把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牵头部门,企业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协调领导和工作指导;各部门分工会要把厂务公开作为日常重要工作之一,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2.加强对厂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厂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推行厂务公开就是要让职工知道企业的实情,而加强监督检查是保障厂务公开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要按照领导是否重视、责任是否明确、制度是否健全、效果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等标准,认真检查并逗硬考核,保证厂务公开达到预期效果。
3.推动完善和规范三项制度。建立完善定期协商制度和临时协商制度,推动工会组织定期或临时地与企业行政方面协商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和其它临时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会和行政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联系沟通情况,听取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和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继续推动职代会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的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并赋予其直接向公司党组或行政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的权力。
4.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一是进行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正确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教育,组织职工学习《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树立职工代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全面正确地理解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二是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职工代表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促使他们在职工民主管理中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正确的决策。三是进行企业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有关生产专业知识的教育,保障职工代表在参加审议和决定企业重大问题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逐步建立职工代表竞选制、培训制、述职制、淘汰制,全面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和职代会质量,切实发挥职代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