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2)

2025-04-27



    总之,我们正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新科技、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利与弊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需要有战略的眼光、理性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引领潮流的进取精神。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使人们的情感世界产生某些躁动和不安。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着文化的人文关怀。文化体系中的情感层面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感性的价值判断与反映,它的符号形式是文学艺术。情感对伦理、信仰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社会转型和大的变革时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旗帜,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文学艺术对于人的心理抚慰和精神激励功能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正在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一些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处于调整之中,人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人在饥饿时,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以后,便会生出无数的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中国正处于这样一种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在不断解决发展中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理想的境界,而人自身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现着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这是文学艺术倍受需要并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

    生机勃发的中国社会,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不竭的源泉。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人们也明显地感到,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繁荣中显得庞杂,发展中有点浮躁。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比,文学艺术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文化现象固然复杂,但对于现实生活的隔膜,对于普通百姓情感的疏远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不能不说是当前一些作品缺少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当前文化反思中,邓小平二十年前语重心长的教诲,再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感受时代脉搏,体察民意人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良知,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给奋斗着的人民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神文明得到重视,思想道德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但伦理道德层面的文化失根、传统断层现象依然严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伦理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约束和调节。这种约束和调节主要通过法律和道德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学最为发达。传统伦理通过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梳理、归纳,形成了“忠、孝、节、义”等基本范畴,并以十分完备的礼仪、规范来保证,同时,通过文化的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渗透,代代传承。目前,关于道德教育的研讨很热烈,一些同志总感觉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这当中原因固然复杂,忽视传承、忽视文化载体、教育形式单一,以及频繁变动的“要求”太多,持之以恒的“规范”太少,无疑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正义及表达方式。其优秀传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有新意。比如抗日战争期间,国难当头,无数母亲,其中包括一字不识的劳动妇女,毅然送子参战,当她们以“忠孝不能两全”相勉时,人们感受到的绝无丝毫的封建道德,而是一种洋溢时代精神的民族大义。对于民族的伦理道德,正确的方针应该是批判继承,而以往的文化批判,往往因缺乏科学分析而失之偏颇。长期以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传统的批判,达到了全面摧毁的程度。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步入开放时代的,步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导致当前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全力创建“平安含浦”情况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