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社会公平的有效实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使我们的发展出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具体表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前提下,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GDP是硬道理,而忽略了人民对发展的广泛需求,忽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果造成一些领域出现了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差距失控、社会公平失灵和生态环境失调的严峻形势。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发展形势,正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克服片面追求GDP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发展的各个领域,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新阶段中国发展的“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深刻分析并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科学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理性判断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积极汲取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深刻反映了全党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纠正了一些人对发展的认识偏差,进一步完整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人们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且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最近出版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为我们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内涵和实践方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辅导材料,我们应该认真研读,细心领会,把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全党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富有创新精神的特区人,更要以此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发展创新的眼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特区发展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推进特区创新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强大动力。新近成立的深圳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将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分析特区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克服“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瓶颈,树立新资源观,提出解决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办法。我们将围绕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目标,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十一五”规划要求,努力探索特区在紧约束条件下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把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
深圳市委宣传部黄发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它使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是科学发展观与传统的、非科学的发展观的本质区别所在。
作为一种历史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它所回答的是发展动力和机制问题。经济社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谁是活动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人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才能迸发出来,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涌现出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才会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