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评议、查找问题要准确。认真分析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找准问题的重要前提。各级党组织要督促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找准与保持党的先进性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有利于群众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有利于党员干部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二是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对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要求,联系征求意见反映出来的问题,从思想、工作、作风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进行深入分析,逐条对照,逐一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党员的党性分析要形成剖析材料,剖析要触及灵魂,不要讲不痛不痒的话,也不要说模棱两可的事。三是组织开展互帮互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党内团结的一大法宝。评议期间,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要开展广泛的谈心与交心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促进团结,共同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当老好人,说老好话,对同志不负责任。四是认真搞好情况通报。各级党组织都要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对每个党员提出具体的评议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评议情况,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通报。
4、整改提高、解决问题要实在。整改提高阶段,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方面是通过教育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整改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实效,让基层和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围绕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宗旨观念、提高服务本领、促进各项工作,下大气力抓好整改提高工作。一要制定整改方案。抓住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以及机关效能建设“回头看”中查找的问题,党员个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机关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要明确一点,党员整改不到位,个人负直接责任,党组织负重要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负主要责任。二要狠抓整改落实。落实整改措施,要严肃认真,花精力、动真格,不能只说到、不做到。对那些应当并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时间,尽快整改解决;对那些能解决而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整改解决;对那些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如实说明情况,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加以整改解决。但总的来说,反映出来的问题,都要解决。三要接受群众监督。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特别是整改阶段,党组织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和群众公布整改方案,通报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增强整改工作的透明度、公认度。在整改提高阶段结束前,组织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低于60%的党员或党组织,要进行重新整改,并通报党组织和党员名单。四要认真总结经验。各级党组织要坚持边整改边总结经验,注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建立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各地各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总结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
中央提出,这次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但不把组织处理作为一个单独的阶段,并不是说不要进行组织处理。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要多做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尽快转化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对违纪党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党员进行组织处理,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注意客观分析,不能以偏概全,讲究方式方法。对受到组织处理的,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同时,在整个教育活动期间,要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充实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