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协网站建设的完成,为我县打造了一个科技资料、科技信息、学术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全县科普宣传的影响面,使我县科协运用多种载体开展科普活动成为了现实,也使我县科协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推动我县科协工作的发展及与各地科协的互动、交流。
3、认真履行科协工作的职能。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信任和关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县、乡镇科协组织要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活动。科协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依法维护他们的权益,促进他们的团结,引导科技工作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本网版权所有
三、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创新力度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和强大推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科协发展的本质是创新,科协工作自身也应不断的创新[本文章属www.chinamishu.net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这是保证科协工作的时代性、社会性和超前性的关键所在。在科协工作中,也要按照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形象的要求去做好工作。长沙县科协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从创新入手,全面推进科普投入社会化、市场化。科普工作属公益性事业,需要大量的`投入。新形势下,应积极探求推进科普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新途径,主要是体制创新和手段创新。体制创新,重点要研究探索科普运行机制,加快科普与文化相结合,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逐步形成科普投入的社会化。手段创新,重点探索科普投入的市场化,探索科普工作商品化,科普设施建设如何面向市场,科普事业在市场体制下的运行形式和方法。
2、加强科普设施的建设。科普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技术、信息高速发展,传统的科普能力和设施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让公众有一个了解科学,使科学成为大众文化的平台。本网版权所有
3、加强对农技协的培育和扶持。农技协是实行科普队伍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农技协在科普活动中的适度经营,增强农技协的实力,推动产业化进程。各乡镇科协和各部门的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要加强同农技协的联系,努力做好科技帮扶工作。
4、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各类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关键也在人才。要加强科技人才库的建设,培养科技工作者的求实、奉献、创新、协作精神,不断优化科技工作环境,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抱负
、发挥才智的良好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比照同级“科技进步奖”给予重奖,吸引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普事业。
5、要加强城区科普工作。要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在各个社区要有一定的科普阵地,引导社区建设科普画廊,,健全社区科普活动中心和科普阅览室,实现科普阵地的多样化。科普进社区要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生动有效的科普活动,实现日常生活知识到户、卫生保健知识到户、科学文化知识到户,达到教育、引导居民的目地。
四、加强科协组织建设,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这次乡镇科协的成立,使科协网络建设覆盖到了乡镇,扩大了科协的影响,更有利于科协工作的开展。使他们能更好的发挥在科技进[本文章属www.chinamishu.net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步中的作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组织要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的作用。各乡镇科协要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乡镇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典型,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各乡镇要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主要用于发展科普事业和科普宣传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党委要及时听取科协工作汇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呼声和要求,切实帮助科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各级科协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及自身建设,使科协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科技咨询的主网络、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之家”。
同志们,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协工作既有挑战又有良好的机遇和广阔舞台,让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的战略目标,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推动我县“领跑进军”战略目标的实现。
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篇16:县委副书记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副书记在20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___县
(2008年1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经济工作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发扬成绩,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___县。现在,根据县委常委会讨论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成绩,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8.04亿元,较上年增长25,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其中,一、二、三产实现增加值3.9亿元、8.3亿元和5.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43和15。我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名列第40位,较上年上升15个位次。
――工业立县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再攀新高。预计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6.34亿元,其中,规模内工业产值14.3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7.7和41.2,发展速度双双位居全市前茅。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生产原煤750万吨,发电3.38亿度,生产果汁1.25万吨。全县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9亿元,较上年增长37.9,产品产销率达到97.5;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89亿元,较上年增长14。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到2户,过千万元企业发展到7户。其中,___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火石咀煤矿分别完成产值7.59亿元、4.49亿元,较上年净增2.13亿元和2.04亿元,两户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3.8,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大佛寺煤矿顺利投入试运行;水帘洞煤矿一期技改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蒋家河煤矿建设项目掘进井巷1810米,变电站、综合楼土建工程完工;火石咀煤矿新工业广场建设项目主、副斜井掘进到位;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技改工程完工,3号机组投入使用;___长矿区煤化工项目经过各方面的积极争取,签订了合作协议,工程立项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新村建设起步良好。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预计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7亿元,较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较上年增长9.1。农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县财政投资270万元,帮助群众购买苗木285万株,新建果园7万亩,超额40完成了年度建园任务。全县共建成绿色无公害示范园5万亩,累计达到15万亩;水果总产25万吨,实现产值3.3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07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0.8、14.5、7.2。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24.43万头(只),出栏84.96万头(只),实现总产值9256万元,较上年增长4.7。劳务经济迅速崛起。全年输出劳务人员2.5万人,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到8.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3亿元。通村油路建设成绩显著。积极抢抓全省通村油路建设的机遇,采取“群众打底子,政府罩面子”的方式,完成投资4300万元,建成通村油路75条225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82.9,通达147个村,农村油路通达里程名列全市第一。新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县财政投资2000万元,群众投资1.08亿元,实施了80个布点村、40个重点村、12个示范村建设,共建成农民新居2269户13600间27.11万平方米。新民镇东坡、车家庄乡百户新村、龙高镇甘池、南武等一批新村初具规模,新村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城镇建设不断加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以县城建设为龙头,狠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城镇面貌有了新变化。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投资1亿元,实施了10项城区建设工程。其中,南河浚道、城区饮水、原312国道城区段改造、西中街路灯更换和地灯安装等7项工程全面建成;东环路排水、___中巷拆迁改造等3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城市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市管理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投资180万元,安装了街道金属隔离栅栏、倒计时红绿灯,添置了移动垃圾箱、洒水车,落实了门前“四包”责任,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硬化街道6.7万平方米,
铺筑排水管道1.9万米,新建商业用房1400间3万平方米。新民、北极、龙高、车家庄等小城镇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按照理性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的思路,组团参加了西洽会、厦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县共签订招商项目32个,总投资31.24亿元,到位资金10.64亿元,占市上分配任务的106.4,较上年增长4.7,到位资金再创历史新高。全县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3亿元,占年计划的102.7,较上年增长18.4,7项工程全面完工,3项工程完成年度任务,2项工程前期工作到位。其中,东风3S形象店建成营运,___县第二中学、城东综合市场、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县传染病区建设工程主体封顶,太峪河供水工程全面建成,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非公经济再创佳绩,第三产业迅猛扩张。大力实施“民营崛起”战略,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全县新增非公经济组织141户,累计发展到7236户,实现增加值5.5亿元,较上年增长41;非公经济实现利润1.2亿元,较上年增长45;上缴税金6500万元,支付劳动者报酬2.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12,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4亿元,较上年增长15。家福乐购物广场、真草堂足浴中心等一批新型服务企业开业营运,服务水平有所提高。运输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外运车辆发展到1000多辆,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人。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全县累计投资9800万元,建设住宅小区7处,建成商品住宅991套11.9万平方米,房地产业成为全县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财税运行态势良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构建公共财政为目标,不断强化体制改革,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46亿元,较上年净增8800万元,增长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64万元,较上年净增2338万元,增长74,增速双双位居全市之首。全县财政支出2.77亿元,较上年净增8000万元,增长33。“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低保”目标全面实现。干部职工工资按月发放到位,全县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925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73.4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10万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全年用于通村油路、果树建园、新村建设、校舍改造、两免一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资金5776万元,是财政对农村及公共事业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民、车家庄顺利通过市级教育强乡镇验收,城关、龙高、新民、炭店通过省级教育强乡镇初验。校舍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投资1138万元,新建、改建47所中小学校舍2489间,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招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77名,招聘师范类本科毕业生57名,充实了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得到缓解。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1778人,上线人数较上年净增124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进一步完善了运行制度,扩大了定点医院范围,提高了单病种报销比例,全年为3.86万名农民报销医疗费用1167万元,累计为13.8万名参合群众报销医药费用2448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无钱看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人口计划目标圆满完成。积极推进计生综合改革,认真落实计生优惠政策,全县计生率提高到98.9,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别控制在8.1‰和3.2‰,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