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全市各中小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一块洁净的心田,一份求真的执着,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是基础教育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
三、教师素质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教育何以发生?简而言之,教育是人对人的深刻影响。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教育的根本在于师道与师教。教师教人以其德性,以身教、以行教,以己之为人教,即教师身体力行。
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教师群体的一分子,我们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四有”应该成为我们共同遵循的底线。
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教师首先要做到“立己德”。“立己德”重在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坚守精神家园与道德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其次,还要积极“树人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仁而爱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情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培育出不媚世俗、不受引诱的精英和栋梁,将求真、守正的精神操守追求,贯穿于未来的职业和人生。
在前几天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政府发表了有关“一带一路”的官方文件,定名为“愿景与行动”。我想,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同样如此,不仅要有明确清晰的愿景,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同志们,让我们坚守教育理想,牢记教育责任,彰显教育智慧,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