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亲子读书感言
从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和女儿共同学习,和孩子一起读书,感受故事内容的精彩,词语的优美,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我们一起看过的书有《淘气包马小跳》《中华上下五千年》《稻草人》《夏洛的网》等,我觉得有益的书籍能让孩子知书达理,懂得感恩,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读书也能让我们全家氛围融洽,一起看书,一起讨论,有问题一起提出来,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在书中寻找答案,并握手言和,一家人其乐融融。
陪孩子一起阅读,才发现自己的成人思维,真的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总是发现孩子学得太慢,一个问题有时要讲三四遍,自己急得不得了,但后来静下心来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这些孩子还真不容易,并暗暗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脑中,要保持孩子的童真。至少在陪孩子阅读中我体会到了对孩子要有耐心,用孩子的思维体会孩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孩子一起读书有很多好处,我们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我们和孩子贴得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
读孩子的书,看孩子的事,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一本好书带来的启迪,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她们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
篇2:读书亲子感言
语文是一门需要时间慢慢沉淀的学科,不可以急于求成,更没有捷径可寻。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结合现代语文教学改革和张贵勇老师提倡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的观念,我觉得张贵勇老师的亲子读书活动很不错,可以借鉴和推行。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的习惯,在他们心目中种下一粒热爱读书的种子,让它随时间而在孩子们心目中逐渐生根发芽,也能让这个习惯称为他们一生最美的风景。毕竟,爱读书也是一种习惯,读好书是一种依赖。这简单又有点不缺实际的想法和我所在的班级(一年级二班)班主任周娟老师一说,她立马赞同,并希望立即操作,好让孩子逐渐接受。
周娟老师是一位年轻有抱负的热血女子,自从接手一年级二班,就一直构思如何积极构建和谐班级书香班级,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而苦思冥想。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经过反复思考,多次商议,觉得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微信流行时代,建立班级微群,让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走在一起,坚持开展每周亲子阳光读书活动。活动旨在加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孩子的牵引,让老师和家长结合起来,一起进行语文教学,把班级读书活动延伸到家庭,让班级阅读与家庭阅读结为一体,不仅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还能提高语文素养,调动孩子对书的热情,营造浓郁的全民阅读氛围。
为了让亲子阳光读书活动落入我们生活实际,我们首先是把张贵勇老师也拉进了我们班级微群,让亲子教育专家和家长们能面对面的交流,结合每个孩子个人实际情况和各自家庭状况,寻求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形成有利孩子成长的环境,家长和老师从中相互学习和促进。其次是每周我们在微群里和家长们就孩子的生活学习方面进行公开交流,同时又不忘温馨提示,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能坚持每天多陪陪孩子,带动家长与孩子利用晚上时间共读好书,在家庭中开展晚间亲子共读活动。我们也参与其中,每周和家长说说自己读书的感受,相互鼓励,相互鞭策,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最棒的状态。
为了促进家长们能积极参与,给于孩子们鼓励,我们每周五上午都会来一次小小的读书活动才艺展示——《我讲故事你来听——故事会》。既能让家长坚持陪着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也让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的时间的点滴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快乐,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没想到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家长们的支持和参与,其中也有因为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通过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让孩子能有足够的信心参加每周五的故事会,主动上台表演,家长们每夜都尽力克服重重困难,争取给孩子最大的帮助。更让我们备受激励的是有几位年轻的爸爸妈妈,虽然人在外地,但是每夜都能坚持通过电话或者微信陪着孩子同读一本书,每个周末都尽力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阳光活动。活动开展至今,家长们都在努力,孩子们也都在进步,每周五的故事会由老师点人上台到人人都严重要求上台发生了强烈的对比,孩子们以前是不想说、不敢说,现在是都想说、都要说。以前不愿读书、不愿写字,现在是不仅仅大声读书,还有表情和动作的展示。看图写话由一句话变成了一篇文章,学说故事到自己编故事…………这些变化,都是家长们努力和付出的汇集。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点的变化,一步一步的向前,特别是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找到读书的快乐,还提高学生语文兴趣和各方面才能以及生活技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素养。大家对利用班级微群积极开展各种读书展示活动感觉非常好,很多家长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孩子教育随笔。
看着家长们的文章,我们既高兴又倍受鼓舞,同时说不出的感动……在此,感谢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亲子阳光读书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你们辛苦了!遇见你们并能在一起学习生活,我们很幸福。有你们的日子,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篇3:亲子阅读感言
但通过将近5个月的亲子阅读让我看到其实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玩具,通过书来了解世界,通过书来巩固、加强亲子关系。
我始终坚信爱书的孩子是睿智的、是快乐的。因此从我打算正式给小宝读书开始,我不断地挑书、买书、屯书,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当然这其中买的书有些并不适合现在小宝这个年龄能看懂、能明白。没关系放放,随着她的年龄不断增长明年她就能看懂了。
鲜艳、我喜欢鲜艳的图画
一般来说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都喜欢比较鲜艳的图案,因为鲜艳的色彩能第一时间的跳进他们的眼中,这时候如果故事内容符合他们的心智发展阶段,父母及时的介入小人会很容易的喜欢上这样的书。
我试过,当把一堆书放在小宝的面前,前提是这些书小宝都没看过,大人不做任何的暗示,小人总是挑选颜色鲜艳、同时是自己喜欢颜色的图书。
新书、新书我爱你
曾经看到网上有的妈妈说,书不在多少重要的看你怎样读。我不知道这个妈妈是如何把自己手边的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我只知道我做不到。因此隔段时间我都会给小宝买新书。
现在小宝对于旧书只要一看封皮就知道它是那本。因此在一堆书中能很轻易的找出妈妈给她买的新书。如这本书正好符合小宝的胃口哪么至此它将成为小宝的新宠。所以新书对于孩子是十分必要。
明白、明白我要明白《宝宝为何会越来越不听话,看这里
书看的懂才能看出里面的故事、看出里面的门道。就像我们大人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书也是翻翻就不愿意看了,为什么那?看了半天不明所以,看了半天自己还是个门外汉。所以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也有深刻的'体会。小宝对于超出自己心智的书是根本不喜欢的。
例如:《母鸡罗斯去散步》,这本书我当时看了评论也看了书,感觉这是个比较简单、非常幽默的故事。但实际给小宝讲时,我茫然了,发现小人根本体会不到书中的那份幽默,同时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这份幽默传到给小宝,因此这本书搁浅于我的书橱里。
在购书中我买了一些超出小宝年龄及接受能力的书,这些书也就暂时囤积在书柜里。她喜欢在现实生活中能遇到、熟悉的故事,她会不厌其烦的要求你反复的给她讲。所以我觉得买书之前,如有可能我们大人应通过一些渠道能实际看到这些书(例如:新华书店),了解这本书实际内容,通过大人的翻阅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现阶段小人的喜好、心智,当然带着小人去买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就省去买回来的书只能放在那里囤积了。
小宝看了很多绘本,有些绘本感觉都是两三岁的孩子才开始看的,现在自己也有些纠结,因为有时这些绘本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在传到一种感情、一种面对处理问题的能力。自己害怕因小宝的年龄太小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而错过了这本书中的精神。真的很希望小宝有一天在看书时,也能与我有如下的对话“妈妈我要跑了,跑的远远的,我要变成.......”“那我就去追,我变成......”。呵呵!现在想想心中就是那么甜蜜、那样期待.....
亲子阅读让我又重新找到了当初母乳喂养的日子——它不仅愉悦了孩子,更多的也愉悦了自己,看着小人在自己的怀里品尝着母乳或知识时,那份幸福真的很让人流连忘返。现在身为职业女性,给孩子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感觉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照顾之外,自己能给小宝的只有书、只有阅读时让其感受到我的爱。《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倾注更多的爱,否则。。
小宝重来不会故意撕书,这有点像天性,我没有故意引导她但她好像就是知道书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撕的。但小宝会画书,当看到书中有笔小人也会找笔,有时会一边看书一边情不自禁的画上两笔,这种情况我没有阻止。因为我感觉无伤大雅,所以家里散架的书都是翻烂的,多半是那些本身装订不是很牢靠的书。如果有一天小宝长大了,不再需要这些图画书自己很想把它们捐出去,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看到好书。同事笑谈说我的书都快开个书店了,呵呵!希望有一天这些书在小宝不再需要时能发挥一下它的余热吧!
篇4:亲子阅读感言
与笑4年的大量亲子阅读后,送她进入了小学。这时我发现,她既不认字,也没比别人多懂多少知识,在阅读理解上更是比认字的孩子差了一大截。至于写作,谈都不用谈。这个差距引发我对“阅读”,“亲子阅读”,“共读”,“认字”等等这些问题,统统做了一次自我反省。
这个过程中,我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把有限的时间,从亲子共读改为鼓励她自己阅读。但是她的确只认识很少很少的字,所以基本是无意义的阅读。同时我也用听故事(听音频)的方式,在零散的时间满足她对故事的渴望。我自己也把朗读手册重新翻出来,重新寻找“亲子阅读”的信心。但是这些努力我觉得都并不理想,再后来,到了现在,一年级下半学期,我突然有所感悟。
我试图寻找阅读的“果”,这个“果”,我一直认为是:认知,表达(写作),认字,理解等等这些语文课考察的目标。当这些“果”我统统没在笑笑的身上找到理想的反馈时,开始对这么多年都一直坚持的亲子阅读产生了质疑。然后又在这个“果”中去认真的反思,修正和追求,期望为这个“ 果”找到一个修正的道路。这也就是上述那些改变的由来。
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世界一天天的变大,她经历的事情一件件的变多,变复杂。而作为父母,我们所能提供的呵护又一天天的变少,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她总是可以应付得了那些别的孩子难以应付的事情?;为什么她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为什么她能有更大的抗压力?为什么她总是假定事情的美好的?为什么她遇到困难时会烦恼会沮丧,叫苦叫累后,却永远不言放弃?.....我曾经把这一切简单的归结为天生性格比较好。可是当我某天,又和她读了类似《阿文的小毯子》,类似《黑暗》,类似《犟龟》《海伦的大世界》时,我突然醒悟了,不正是这些年,这些阅读,这些书,恰到好处的释放了孩子本有的恐惧,不安,给了她安全感,解惑了她的疑虑,让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了解了更多的情感....同时,从这些共读中,让我学会如何面对孩子的焦虑,接受孩子特有的个性,给她恰到好处的安慰和帮助........这才真正的是阅读的“果”啊!而这个“果”,也许必须通过大量长期的阅读才可获得。所以,虽然我看不到她的语文课比别人有一点点的优势,但必须承认,这些年,我们不亏。
如今我们又重新在路上!不过,我们在共读中加强了交流和沟通。也许会挑出来好的词句共同感受。也许会就一个观点交换看法。共读向着更精细的方向前进。当然也希望在未来的一天能百花齐开。
篇5:亲子阅读感言
很多人都说,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可我们这第一任老师却因为多种原因,不能胜任。想到以前老爸老妈也因生活的忙碌没闲暇顾及我们的学习成长,多少有些遗憾,为了不让自己以后也后悔,我们尽力抽出点时间来陪小孩看书学习。一段时间以来还有不少感慨和心得。以下是我总结的一点体会和心得,写出来,希望大家共免:
一、随其所好。
我想,小孩从幼儿时期开始,大概都有个通性。那就是爱看小人书、卡通片;或看听小故事、听儿歌。我家的宝贝也不例外,这些书,家里也不少。每次出街,只要他看到自己爱看的书一般我都会买给他。因为是他自己挑选的,所以,回家里从不用你叫或监督,尽管看不懂文字,但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呢。
二、根据兴趣爱好,书本生活上共同结合。
从还不会走路和说话的时候,我就发现小孩对车辆有种特殊的爱好,看到书本上或报纸上的车辆就特别的兴奋。现在上了幼儿园,家里有关车辆的书籍真的不少。平时到街上,或公路上,看到车辆,他老爸就会一台一台的告诉他哪是什么车,告诉他怎样分辨车上的标志,以致于现在跟我出街老考我这个对车辆一窍不通的老妈,常常让我羞愧不如。他却洋洋得意,自信心喜形于脸。